搬家那天,深水埗桂林街陳記糖水鋪格外熱鬨。
街坊鄰居們圍在鋪子門口,看著陳國富和汪巧珍臉上洋溢著紅光,指揮著來幫忙的員工,小心搬運著幾件簡單的家具和幾個沉甸甸的樟木箱子。
“陳伯,陳嬸,恭喜喬遷啊!”福伯叼著煙鬥,笑眯眯地拱手,“金都花園,旺角靚地頭,阿文真是出息了!”
“多謝福伯吉言!”陳國富聲音洪亮,皺紋都舒展開了,“都是托街坊們的福,還有阿文爭氣!”
周圍的街坊,尤其是那些看著陳秉文長大的叔伯嬸姨,眼神裡充滿了羨慕和感慨。
“嘖嘖,花二十一萬買樓!陳記這是真發達了!”
“阿文才十八歲,就買得起旺角的樓,我屋企個衰仔還在混社團……”
“阿文開了食品廠,又在維園年宵賺了大錢,真是點石成金!”
“何止!你看那些流動售貨車和糖水店,還有兩個大廠......這哪裡還是糖水鋪,分明是大公司了!”
陳秉文站在鋪子門口,看著父母臉上那掩飾不住的喜悅,還有一絲對老鋪的不舍。
笑著走過去安慰道:“老爸老媽,我們隻是搬過去住,又不是不回來,有什麼舍不得的!”
搬家的車隊在街坊們羨慕的目光中駛離深水埗,駛向旺角。
當車子穩穩停在金都花園氣派的大堂門口,穿著製服的門衛恭敬地為他們拉開玻璃門時,陳國富和汪巧珍仿佛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光潔如鏡的大理石地麵,明亮的燈光,安靜的電梯,一切都顯得那麼井然有序,透著現代生活的氣息。
打開新家的防盜門,明亮寬敞的空間映入眼簾。
雖然家具簡單,但窗明幾淨,陽光透過新裝的米色窗簾灑進來,溫暖而寧靜。
“爸,媽,這間大的主臥給你們。”陳秉文推開主臥的門,“帶飄窗,陽光好。”
“這......這太大了,阿文,你住吧,我和你爸住小點的就行。”汪巧珍連連擺手。
“媽,聽我的。你們辛苦一輩子,該住最好的。”陳秉文不由分說地將父母的行李推進主臥,指著另一間房道:“我住這間朝西的,安靜,還有一間當書房。”
陳家搬家,高振海和高美玲兄妹也來幫忙布置。
高美玲手腳麻利地幫著汪巧珍鋪床、掛衣服,臉上滿是羨慕和真誠的祝福:“陳嬸,這房子好漂亮!比我們家的公屋強一百倍呢!
文哥真本事!”她看向陳秉文背影的目光,充滿了不加掩飾的崇拜。
簡單的喬遷宴就在新家的餐廳進行。
從樓下茶餐廳打包回來的燒臘、小炒,擺滿了新買的餐桌。
沒有賓客,隻有陳家三口和高家兄妹。
飯菜雖普通,但意義非凡。
陳國富破例開了一瓶白酒,給陳秉文和高振海也倒了一小杯。
他端起酒杯,手微微有些顫抖,看著窗明幾淨的新家,再看看眼前沉穩自信的兒子,千言萬語哽在喉頭,最終隻化作一句:“阿文,好!老爸......高興!”
他一仰頭,將杯中辛辣的白酒一飲而儘,臉上泛起激動的紅暈。
汪巧珍也是眼眶濕潤,不停地給兒子和高家兄妹夾菜:“吃,多吃點!
搬新家了,以後日子會更好!”
高振海由衷地高興:“陳伯,陳嬸,文哥,恭喜喬遷!這房子真氣派!”
高美玲笑著附和:“是啊,比電影裡的房子還漂亮。”
陳秉文笑著給父親又倒上一杯白酒,自己也端起杯,看向高家兄妹。
“阿海,阿美,最近一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高振海急忙擺手:“文哥說哪裡話!你帶著我們開工賺錢,加班費又給足,我們謝你都來不及!”
旁邊高美玲笑眯眯的捧著碗用力點頭。
......
吃過晚飯,高家兄妹告辭離開。
陳國富和汪巧珍帶著對新環境的興奮和一絲疲憊,早早睡下了。
陳秉文獨自站在新家寬敞的陽台上,望著遠處的霓虹,構思規劃陳記糖水的未來。
二百四十八萬港幣帶來的並非全是狂喜,這筆財富是撬動更大版圖的杠杆,而非享樂的終點。
次日一早,陳秉文回到觀塘食品廠,第一時間撥通了港島理工學院周教授的電話。
“周教授,早上好。我是陳記糖水的陳秉文。上次我們談的那個瓶裝糖水項目,我們這邊已經做好準備了。”陳秉文開門見山,語氣熱誠。
“陳生,效率真高。”周教授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絲讚賞,“瓶裝糖水項目,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挑戰可不小。
風味鎖鮮、常溫保質期、包裝材料選擇、規模化生產工藝......每一步都是難關。
尤其是常溫下保持糖水特有的綿滑口感和天然風味,同時避免微生物滋生,這在目前的食品科技領域是個不小的挑戰。
你確定要投入這麼大資源?”
“教授,我確定。”陳秉文語氣堅定,儘早實現瓶裝化,才能突破地域限製。
況且,有他超越時代的記憶幫忙提示,他相信周教授的研發時間要不了多久。
“陳記不能隻滿足於街頭巷尾。
糖水是港人的日常,但它的便利性和消費場景應該被重新定義。
瓶裝化是打破現製現售天花板的關鍵一步。
風味是靈魂,保質期是生命線,這需要都您的專業團隊攻堅克難。”
陳秉文頓了頓,補充道:“資金不是問題,我預留了專項研發經費。
場地就在觀塘廠旁邊,我新租了一個倉庫,稍加改造就能作為研發中心。
設備清單您儘快給我,我會同步采購安裝。我們需要的是速度和質量的雙重保證。”
“好!”周教授被他的決心感染,“陳生既有如此魄力,我們學院必當全力以赴。
下周我親自帶團隊過去實地考察,細化技術路線和實驗方案。
聯合實驗室的模式很好,我們可以邊研究邊中試,加速產業化進程。”
瓶裝糖水,這將是一個全新的戰場,一個能將“陳記”品牌真正送入千家萬戶、便利店和超市貨架的裡程碑。
掛斷電話,陳秉文找來高振海和鐘強。
“阿海,觀塘廠旁邊那個閒置倉庫,立刻簽下長租約,麵積要足夠分隔出實驗室、中試車間和辦公區。
改造方案同步啟動,通風、水電、排汙都要按高標準做,特彆是潔淨度要求,參照食品生產規範。
那裡以後就是我們的陳記研發中心!”
“明白,文哥!”高振海精神一振,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我下午就去找業主談。”
“強哥,”陳秉文又看向鐘強,“研發中心啟動後,你抽調四名最細心、最好學的技術員,全程跟著周教授的團隊!
不僅要學技術,更要學習研發流程、實驗方法和問題解決思路。
未來,我們自己的研發團隊要靠你們帶出來!”
“老板放心!”鐘強用力點頭,“我一定選最優秀的員工參加。”
說完工作安排,陳秉文接著說道:“陳記的攤子越來越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靠我們幾個人小打小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