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釗現在堅信,被西域胡商廣為流傳的龜茲神跡,就是蕃薯和玉米。
從古至今,糧食問題一直是曆朝曆代無法徹底解決的軍事問題和民生問題。
農民起義,山民造反,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有太多農民和山民沒糧吃而迫不得已揭竿而起拚死一搏。
如果能有畝產四十石以上的仙糧神種讓天下農民廣為種植,讓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吃飽飯,絕對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
西北王李唐如果解決了全天下人吃飽飯的問題,他就是萬家生佛的當代聖人!
聽郭釗提及番薯和玉米,長孫玥也禁不住轉頭望向李唐,很是好奇地問道:
“王爺,番薯和玉米的種子,能在中原普及推廣嗎?”
“當然可以。”
李唐很肯定地點頭答道:“不過,前提是,讓中原所有的土地,都收歸朝廷所有!”
李賀明顯有點激動地拍桌而起,欣然說道:“那就讓朝廷下旨,勒令那些門閥士族和地主鄉紳把土地都交出來!如果有人敢抗旨不從,誅其九族!”
“長吉公子,哪有你想的這麼簡單。”
裴度苦笑著搖頭說道:“朝廷如果下達這個旨意,我保證一夜之間會天下大亂,各州各縣都會舉旗造反。”
“嗬嗬,本王倒是覺得長吉這個建議挺好。”
李唐神情淡然地緩聲笑道:“有人造反是好事,大亂之後再大治。隻要把那些敢起兵舉事的門閥士族都滅了,保證天下太平。
本王當初憑一萬火槍兵就能殺得十萬吐蕃征西大軍屁滾尿流,等朝廷新軍整編完成,先拿那幾個聽宣不聽調的割據藩鎮開刀。
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朝廷心懷天下蒼生子民,占據大義至高點,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又如何。”
長孫玥眼顯憂容,黛眉微皺,望著李唐輕聲說道:“王爺,朝廷並不能完全掌握控製地方上的輿情言論,不明真相的平民百姓會被各地士族鄉紳煽動起來,認為朝廷實施暴政,當今陛下是暴君。”
“輿情言論?嗬嗬,玥姑娘,沒想到你還能認識到這一點。不錯不錯,非常不錯。”
李唐滿眼都是欣賞之色,點頭讚許道:“自古以來,曆朝曆代社會輿論的喉舌,的確是掌握天下讀書人手裡。
不過,這些都是老黃曆了。老百姓之所以會被讀書人的言論愚弄,是因為他們不讀書不識字,所以才會不明真相。
新龜茲最近出版發行了《西北日報》和《新龜茲時報》兩份報紙,回頭我找人送幾份過來,讓你先看看。
要論輿論控製,本王說天下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言天下第一。士族精英統治階層之所以能統治天下,是因為他們一直利用讀書人的言論愚民。本王有的是手段徹底斬斷他們的喉舌!”
報紙雖然在新龜茲開始發行了,但短時間內還是效率太慢。
回頭得把有線廣播和無線廣播搞起來。
印象中,當年清點船山號上麵的集裝箱的時候,有兩套援非的無線電廣播設備和幾個櫃的配套音箱。
這些設備一直放在船山城的倉庫裡吃灰,是時候利用起來發揮作用了。
對李龍而言,在船山城周邊山頭上建立一座無線電廣播鐵塔,應該是小菜一碟。
想到這,李唐對坐在他左側的藥羅葛·娜紮交待道:“吃完飯後你找赫連哲也,讓他找幾份報紙送過來。
另外你再告訴你尼孜姐,讓她跟李龍聯係,讓李龍配合內務府,儘快把西北人民廣播電台搞起來。”
“我吃好了,我這就去。”
藥羅葛·娜紮當即起身放下碗筷。
沒過一會兒,她拿著幾份內務府印發的報紙回到餐廳,在李唐麵前放下後,隨即匆匆離去。
李唐拿起刊頭為《西北日報》和《新龜茲時報》的報紙,順手遞給長孫玥。
這兩份報紙名義上是內務府出版發行,但實際上是李龍一手負責內容編寫和排版,再用船山城的印刷設備批量印刷出來,交由內務府完成分發。
要在這個時代重塑文明,文化宣傳肯定是重點。
《西北日報》和《新龜茲時報》最新刊登的內容,除了時政報道、地方民俗風土人文報道、曆史事件剖析、工業技術分析展望等等,頭版頭條主要以宣傳科技教教義為主內容。
“科技教,以科技發展為第一生產力,用科技改變生活,用科技改變世界……”
長孫玥雙手接過《西北日報》,看著頭版大標題《科技教為西北大開發立足之本》報道的內容,輕聲念著。
一旁的裴度和李賀這時候從長孫玥手中分走《新龜茲時報》,跟郭釗湊一塊,認真看著頭版頭條《科技教:新世界創世之基!》刊登報道的內容。
“科學是一種建立在嚴謹的形式邏輯係統之上,用實證來驗證的一種分析和發現大自然規律的自我糾錯的方法。”
李賀禁不住也輕聲念道:“技術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們利用現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變現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技術具備明確的使用範圍和被其它人認知的形式和載體,包括原材料輸入、產成品輸出、工藝、工具、設備、設施、標準、規範、指標、計量方法等。
技術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和願望,遵循自然規律,在長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技巧和手段,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總和。
科學與技術相比,科學強調研究、探索、分析、論證;技術則強調實用性。技術與藝術相比,技術強調功能,藝術講究表達形式。科學是道的層麵,技術是術的層麵……”
科技教的教義和宗旨,第一次進入代表這個時代中原“高級知識分子”的視線,其產生的震撼效果,絕對是顛覆性的。
李龍一手炮製出來的科技教文章,考慮到先期接受的讀者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因此采用的是楷書繁體字,便於讀者傳閱。
很顯然,李唐要在這個時代推行簡體字,但並沒有打算推翻繁體字。
簡體字便於底層人民群眾掃盲學習,繁體字則可以成為簡體字的一種藝術延伸和拓展。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