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聲音變得斬釘截鐵,“我們要自下而上,發動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
他指著沙盤上那條計劃中橫貫回鶻的鐵路線,眼中閃爍著駭人的光芒。
“這條鐵路,將不再僅僅是經濟動脈,它將是我們的革命之路,是傳播文明與秩序的利劍!”
“李虎,傳我的命令!”
“在!”
“第一,立即著令鐵列都組建工程兵第三兵團。所有成員,必須從‘科技教’最虔誠的信徒中選拔,可以從56師郭釗部抽調一部分官兵為骨乾充實基層連隊。
我們的工程兵,不僅是工人,更是戰士。新兵入職前,必須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所有工程設備,全部按照軍用標準進行改裝,預留武器接口。”
“第二,命令宣傳部,立刻針對回鶻的普通牧民,製定專門的宣傳方案。我們要告訴他們,是誰搶走了他們的草場,是誰讓他們食不果腹。
我們要讓他們明白,隻有信奉‘科技之神’,加入我們的鐵路建設,才能獲得飽飯、尊嚴和光明的未來。我們的口號是:‘打倒部落貴族,分田地,保牛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命令娜紮,立刻從‘科技教’學堂中,挑選一批精通回鶻語、思想過硬的回鶻族女學員,組建‘草原宣傳隊’。
她們將隨同第三工程兵團,深入草原,成為我們思想的播種機。我要讓所有回鶻人都知道,女人,不是任人買賣的貨物,她們同樣可以學習知識,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道道命令從李唐口中發出,清晰、果決,帶著一股不容抗拒的意誌。
這不再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文化滲透,而是明火執仗的階級鬥爭。
李唐要用鐵路這個載體,將西北王府的組織力、動員力和意識形態,像一顆釘子一樣,狠狠地楔入回鶻汗國的心臟。
他要繞過回鶻的上層建築,直接與底層民眾對話。
他要用工作崗位、糧食、教育、醫療這些最實在的利益,將廣大的回鶻牧民爭取到自己這邊,形成一股足以顛覆舊有秩序的洪流。
保義可汗和他的貴族們,以為自己是在向西北王府乞求一條鐵路。
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引來的,是一支能夠將他們連同他們的舊世界一起埋葬的掘墓大軍。
“主人,我明白了。”
李虎眼中稍顯混亂的數據流已經平息,取而代代的是冰冷的殺意和高效的執行指令,“我立刻去辦。隻是保義可汗……他會同意我們的條件嗎?”
“他會的。”
李唐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卻又稍顯冷酷的弧度,“因為他彆無選擇。他現在就像一個溺水的人,哪怕明知我扔過去的是一根帶毒的藤蔓,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抓住。更何況,他根本想象不到,這條藤蔓的毒性,究竟有多麼猛烈。”
李唐轉過身,望向窗外。
蘭州城內,無數新建的工廠煙囪正噴吐著工業文明的滾滾濃煙,那是新時代的號角。
他原本想給這個世界一個體麵的轉型,但現實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既然如此,那就用最徹底、最猛烈的方式,將這個腐朽、黑暗的舊世界,砸個粉碎!
“傳令下去。”
他最後補充道:“‘精衛’項目的進度,再加快一倍。我需要更多的鋼鐵,更多的武器。革命……是需要本錢的。”
一場圍繞鐵路建設,旨在顛覆一個國家社會結構的巨大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而始作俑者李唐,正冷靜地站在風眼之中,準備迎接一個被徹底改變的西域。
相比與大唐中原那些門閥世家錯根盤結的利益關係網,草原上的回鶻人顯然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先拿回鶻人當成試驗田,應該可以很快看見成效。
李唐現在有些理解黃巢為何在揮師帶兵攻進長安城後,把所有的皇室、貴族和世家殺得乾乾淨淨。
因為在回鶻草原出現的這種狀況,中原各地也是屢見不鮮。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