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他李桓乃天皇貴胄,大唐太子,身份尊貴,學識淵博,天下間能入他眼的女子本就稀少。
而如楊文菁這般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定如鳳毛麟角。若能將她納入太子府為妃,豈非人生一大幸事?
他壓低聲音,湊近楊文菁,帶著一絲自以為是的柔情,誠心說道:
“學姐學識過人,小弟佩服不已。若師姐不棄,他日小弟或可向父皇求賜婚,屆時,你我便可日夜研習這‘代數幾何’,共創一番……”
他的話還未說完,楊文菁的眼神陡然變得冰冷,她毫不猶豫地打斷了李桓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桓學弟,你誤會了。我向你講解,乃是船山書院學子互助之責,亦是我溫故知新之法。至於你提及的婚嫁之事,恕我直言,你與我並非同路人。”
李桓愣住了,臉上的笑容僵硬。
他從未想過,竟然會有女子如此直接地拒絕他,而且是在他暗示了“太子妃”的可能之後。
楊文菁沒有理會李桓的尷尬,繼續說道,她的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我楊文菁此生最大的追求,便是追隨王爺,成為西北王府的妃子,為王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偉藍圖添磚加瓦。
我的才學,我的智慧,都將獻給王爺,用來推動‘科技教’的傳播,改造這個舊世界。
在王爺的宏圖中,沒有所謂的門第和身份,隻有對科學的信仰和對真理的追求。我深知,隻有王爺,才能真正理解並實現我的抱負。”
此言一出,李桓如遭雷擊,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王崇文和盧思明等人也震驚不已。
他們萬萬沒想到,楊文菁的誌向竟然是成為西北王的妃子,而且將自己的未來與李唐的“宏圖”緊密相連。
這番話,不僅是對李桓的徹底拒絕,更是在無形中,將李唐的地位抬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顯然,在楊文菁的眼中,大唐太子與西北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這……這怎麼可能?!”
李桓失聲喊道。
他感到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踐踏。
他無法理解,一個女子怎會有如此“離經叛道”的抱負,竟公然宣稱要嫁給一個藩王,而且言語之中,竟將這藩王視為天下之主,將自己的智慧和才學,都視為工具,隻為那藩王的宏圖添磚加瓦。
林昭君看了看李桓,眼中閃過一絲同情,但隨即又被堅毅取代。
她也曾與楊文菁有過類似的交流,深知她的決心。
在“科技教”的熏陶下,她們這些學子,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閨閣女子。
她們的眼界,被王爺所描繪的宏偉藍圖徹底打開,她們渴望的,是參與到那改變世界的偉大進程之中。
“李學弟,文菁學姐所言,乃是她發自肺腑的誌向。王爺所倡導的‘科技教’,所建立的‘船山書院’,其目的便是要打破舊有的一切桎梏,釋放人類最純粹的創造力。
在這裡,身份、門第皆是虛妄,唯有知識與實踐,才是衡量一個人的真正標準。”
林昭君補充道,她的語氣中明顯帶著對李唐的絕對擁護和對“科技教”的堅定信仰。
李桓呆立當場。他的身份、他的背景,在楊文菁和林昭君這些西北學子的眼中,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他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這個西北王府,這個船山書院,正在孕育著一種完全不同的力量,一種足以顛覆他所認知的一切的力量。
遠在總控智能星辰的屏幕前,李唐將圖書館內發生的一切儘收眼底。他嘴角微揚,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
楊文菁的回答,無疑是對他“知識與權力”博弈的最好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