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經過進一步商討,最終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南詔王國將為科技教在全國範圍內提供傳教便利,並劃撥土地用於修建更多的聖堂和學堂。
作為回報,科技教將向南詔輸出部分農業技術、醫療知識,並幫助南詔培訓一批人才。
特使帶著藥羅葛·娜紮的承諾和一張初步規劃的“鋼鐵之路”草圖,心潮澎湃地返回大理。
他心中充滿期待,南詔的未來,必然將因為這次合作而徹底改變。
……
祁連山,船山道場。
李唐通過全息投影屏幕,實時觀看著藥羅葛·娜紮與南詔特使的會談過程。李龍在一旁,適時地將特使的生理數據和微表情變化分析報告呈現在屏幕一角。
“王爺,南詔國王的特使,其心率和血壓在聽到‘現代化軍隊’和‘鋼鐵之路’時,均有明顯波動,情緒激動,但並非恐懼,而是興奮和憧憬。”
李龍平靜地彙報道。
“嗯。”
李唐點了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很清楚,單純的武力威懾隻能帶來暫時的臣服,而真正的掌控,必須通過利益捆綁和認知重塑來實現。
南詔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貿易和戰略上的價值,而其相對封閉的環境,也使得“科技教”的理念更容易深入人心。
“南詔的官員們,對‘科技教’的接受程度如何?”
李唐忽然問道。
“根據娜紮娘娘的彙報,黑彝族部落的民眾,對科技教的接受度極高。而南詔的上層社會,雖然初期有所抵觸,但在認識到西北王府的強大實力和科技教帶來的實際利益後,普遍持合作態度。他們更傾向於將科技教視為一種先進的‘學問’,而非單純的宗教。”
李龍如實回答。
李唐的嘴角再次勾起。
一切都如預期。
用科學的內核,套上宗教的外衣,更容易被這個時代的民眾所接受。
而一旦他們開始學習“格物之道”,開始體驗科技帶來的便利,舊有的世界觀便會逐漸崩塌,取而代之的,是西北王府為他們構建的全新秩序。
南詔,這顆曾經在兩大帝國夾縫中求存的棋子,如今正在被李唐悄然納入他的“眾生之網”中。
他不需要一兵一卒,便能讓南詔心甘情願地成為他的南部屏障,成為他向更廣闊天地拓展的橋頭堡。
而那條“鋼鐵之路”,不僅是連接南詔與西北的經濟命脈,更是文化、科技、思想交流的動脈。
它將徹底打通西南的任督二脈,將南詔的資源輸送到西北,也將西北的文明之光播撒到南詔。
不爭一時之短長,而謀萬世之基業。
通過科技和文化的力量,構建一個全新的,以西北王府為核心的經濟、軍事、文化共同體。
南詔已經被成功拉入棋局。
接下來,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南詔,進一步輻射到更南方的東南亞諸國,以及更大更遼闊的南亞次大陸。
李唐的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條條縱橫交錯的貿易航線,那座座拔地而起的工業城市,以及那一個個被科技之光照亮的世界。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