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軍方一直都自認為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政黨在他眼裡不過就是工具而已。
土耳其軍方把自己看做是這個國家戰略的執政人,負責把握這個國家的戰略方向。
土耳其一直就是一個偽裝成民選政府的軍政府而已,至少在埃蘇丹一步一步的奪權以前,土耳其一直都是一個樣子。
土耳其軍方問題可以說是曆史源遠流長了,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大名鼎鼎的奧斯曼禁衛軍就是一把雙刃劍,對外好不好用先不說,對內多次廢立蘇丹。這是一支有自己想法的軍隊。
在奧斯曼毀滅的時代,天降猛男凱末爾也是軍方的一員,實際上軍方在這個時期還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凱末爾改造了這個國家十五年,最終還是失敗了。他為土耳其埋下了太多地雷,留下了太多曆史遺留的政治問題。
凱末爾沒有把他的共和人民黨打造成現代化政黨,二戰結束以後,共和人民黨打算進行土地改革,繼續走凱末爾國家主義的道路。
後果就是這幫眼高手低的家夥激化了社會矛盾,不但地主階層反對他們,貧民也反對他們。
4名共和人民黨大佬退黨不玩了,重新開一個民主黨直接代表地主和精英團體利益。這個政黨在50年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勝利,一腳把共和人民黨踹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民主黨在後續的執政中,把總統製改成了議會製,這個製度的好處就是黨派力量能發揮最大化。總統開始邊緣化,總理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權力中心。
這種玩法的壞處就是權力不夠集中,被凱末爾壓製的軍方勢力開始恢複了元氣。在50年那場戰爭中,實際上是土耳其軍方自行和燈塔商量出兵事宜,完全繞過了民選政府。
當然,軍方出兵,燈塔也給了大量的好處。馬歇爾計劃沒少給民主黨政府打錢,拿了好處的民主黨政府也就捏鼻子認了。
那個時代燈塔的戰略家意識到了土耳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接壤南斯拉夫,堵住蘇聯擴張通道,還接壤伊朗。這戰略位置讓土耳其在52年就被邀請加入了北約。
當時軍方和民主黨政府還處於蜜月期,民主黨花著軍方賣命錢,懂的都懂,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這個昨天昨天斷章了。)用這個錢收買地主階層的人心。這個時候庫爾德地區也是很穩定的,大家都很愉快。
但是進入了60年代就不好了,錢花沒了。民主黨看燈塔好像不想給錢了,就找北極熊研究下打錢的事,畢竟伸手要錢習慣了,花的也痛快。
後果就是這種行為直接惹毛了燈塔,軍方在燈塔的支持下,直接發動政變把民主黨踹翻在地。軍方從合夥人身份,直接變成了太上皇。軍方也在這個時代開始徹底放飛自我,什麼經商啊、搶地盤啊,都來了。
軍方在這個時代開始就把軍政府偽裝成民選政府,他的執政思路很簡單。世俗主義和伊斯蘭主義並行。
在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存在著一些社會精英。這些精英得益於土耳其戰後和西方的貿易,成為了先富裕的一批人。他們自稱為白色土耳其人,這批人占據土耳其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口。世俗化就是維護這些人的利益,維護和鞏固和西方的貿易體係。這些精英的政黨就是世俗化政黨。
而在小亞細亞半島上,存在更多的農民和做小買賣的,賺著辛苦錢。他們沒辦法分享世俗化帶來的利益,這些人被那些精英稱為黑色土耳其人。
當國家被精英政黨把持,政策全部傾向於白色土耳其人的時代。這些黑色土耳其人遇到問題,隻能求助宗教。伊斯蘭主義就是在這個時代蓬勃發展起來的。
伊斯蘭主義雖然代表的保守,但是伊斯蘭宗教的核心思想確是人人平等的概念,在神之下,都是平等的。
具體到土耳其社會層麵,伊斯蘭主義就代表著黑色土耳其人的利益訴求。
在冷戰的背景下,這種代表黑色土耳其人訴求的伊斯蘭主義政黨很容易被打上紅色標簽。軍方隻要下手打擊伊斯蘭主義政黨,都會獲得西方勢力大力支持。
伊斯蘭主義政黨客觀上等於獲得了這個國家絕大部分民眾的支持,人心所向之下,伊斯蘭政黨的戰鬥力必然的爆表的。雖然被打擊,但是在民選政府的層麵,隻要選舉精英政黨就會被伊斯蘭主義政黨降維打擊。
土耳其軍方執政思路就是簡單粗暴,伊斯蘭政黨做大,土耳其軍方打著維護世俗化的旗號,直接踹門解散伊斯蘭政黨。
精英政黨上台,基層肯定不穩。北極熊還向土耳其輸出紅色革命思想,基層有人在搞紅色革命思想的時候,迅速解放對伊斯蘭政黨的看管,讓這幫伊斯蘭主義政黨去基層和搞紅色革命思想政黨的搶奪人心。
軍方則自己經商去搞經濟,有錢有槍的軍隊是非常可怕的,不是那些民選政府能對抗的。秀才和武力經濟兩手抓的軍政府搶政權,在沒有天降猛男的情況下,必然是被吊打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軍方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隨時合法的解散政府。用國家安全委員會把軍政府偽裝成一個民選政府。
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為了隱蔽的影子政府,暗中操控著民選政府。
軍方在六七十年代進入了無序擴張時代,得罪了社會各大階層。各個階層在70年代同仇敵愾,準備搞掉軍政府。那個時候軍政府實際上已經走到了末期。
隻不過軍政府有一套自身的邏輯,那就是轉移矛盾,抬高軍方的作用。塞浦路斯事件就是在軍方無序擴張階段開始逐步出現的。當希臘問題不夠用的時候,軍方把目光瞄準了庫爾德。當庫爾德不中用的時候,土耳其再次瞄準敘利亞,這才是土耳其數次戰爭的內核。
70年代土耳其軍方在塞浦路斯事件中的快速反應和強硬的部隊戰鬥力,一腳踹翻了希臘軍政府,為土耳其軍方加分不少。讓土耳其各階層民眾繼續認可了軍方在背地裡當太上皇的做法。
塞浦路斯事件為土耳其軍方政府強行續命了幾十年,一直到阿拉伯之春。
到了10年以後,軍方實際上被天降猛男埃蘇丹壓的都喘不上氣來,敘利亞問題正好是塞浦路斯事件的翻版。
如果不是土耳其國內複雜的政治鬥爭,就憑阿薩德家族的兩把刷子,真挺不到24年。
埃蘇丹如果早解決國內政治問題,在17年可能就會把敘利亞政府打翻在地。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