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山脈的硝煙尚未散儘,庫爾德武裝與俄軍在占賈郊外的拉鋸戰已持續了半月有餘。
坦克履帶碾過燒焦的林地,炮彈在俄軍陣地上炸開一道道灰黑色的煙塵,庫爾德第四集團軍突擊部隊曾一度撕開俄軍防線缺口,卻又在俄軍大舉反攻之下被迫收縮防線。
經過了開戰初期的混亂,俄軍在付出了上萬人傷亡代價後,勉強穩定了戰線。
雙方從前沿陣地到後方,布設了密集的光纖通訊網絡,進而讓電子乾擾效果逐漸降低。尤其是在前線投入的近程光纖無人機,可以有效抵抗電子戰乾擾。
戰場從中大型無人機之間的對抗,逐漸轉向小型無人機在前線互相衝擊。
在占賈到巴庫數百公裡的防線上,成千上萬的光纖無人機在戰場穿梭,引導炮兵進攻俄軍陣地。
光纖無人機和大口徑炮彈的數量,成為了戰場上最重要的資源。
在這個方麵,庫爾德人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一天發射數萬枚炮彈,是俄軍的數倍之多,強大的炮兵火力平推著俄軍的防線,逐漸的把俄軍防線向北壓縮。
莫斯科的總參謀部裡,紅色電話的鈴聲徹夜未歇——為了穩住高加索戰線,俄軍持續從東部軍區抽調兵力,加入到高加索戰場。
這場高加索戰鬥,讓莫斯科傾儘舉國之力,邊境鐵路線上,滿載坦克與步兵戰車的軍列正晝夜不停地向西疾馳。
馬拉蒂亞空軍基地,鐵路直接修通到基地地下,係統生產的彈藥直接裝車,運往邊境卡爾斯,後經過第比利斯鐵路網絡,直接運輸到占賈前線。
第比利斯在麵對高加索大戰,直接選擇和庫爾德人站在一起,開放了國內的鐵路網絡。這一舉動,直接激怒了莫斯科政府。
但莫斯科對這種半參戰行為也無可奈何。
前線應對庫爾德人的進攻已經十分艱難,完全沒有必要再開新戰場。
況且,這條線路的運力也隻是錦上添花,來自於蓋亞拉基地生產的物資,同樣直接裝上列車北上,經過薩法維境內的鐵路網絡,直接運輸到巴庫前線。
東西兩條線路同時運輸物資北上,哪怕新開一條戰線也難以切斷庫爾德人的補給線。
雙方在前線打消耗戰,都保持著克製。
莫斯科沒有對庫爾德境內的目標發動襲擊,庫爾德同樣也不打算襲擊對方境內的目標。
雙方各自向前線輸送著物資,支持著前線大量的消耗,但庫爾德明顯更具有優勢。
……
巴庫的消耗戰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麥田焦黑如炭,薩法維集團軍與俄軍的相互炮擊,並展開反炮兵作戰,雙方士兵趴在斷牆殘垣後,比拚著最後一絲耐力,誰都不敢先鬆勁。
而巴庫城內,阿塞拜疆第701旅指揮官米哈德望著在城內穩步推進的薩法維突擊隊,輕聲歎息著。
經過了半個月的戰鬥,士兵們早已彈儘糧絕,突擊步槍也隻能當作狙擊槍使用——士兵的彈藥已經瀕臨個位數,很難在巷戰中繼續和薩法維突擊隊繼續交戰。
清晨,庫爾德將領埃吉爾隻身進入阿軍指揮部,軍裝沾著泥汙,卻目光堅定地走向米哈德。
“將軍,你們已經彈儘糧絕,再抵抗,沒有任何意義。”
米哈德麵色複雜的看向埃吉爾,時而悲憤,時而畏懼。
“為什麼一定要打這場仗?我們對你們和薩法維王國沒有任何威脅。”
埃吉爾默然,片刻後,他沉聲說道。
“這是馬赫迪大人的意誌,沒有人能夠阻擋。他要求薩法維王國重新統一,恢複曾經的疆域。”
隨後,他遞過一份事先擬好的投降協議。
“簽了它,戰鬥就結束了。你們和薩法維本就是一家人,沒必要死戰到底,未來的阿塞拜疆人和薩法維境內的阿塞拜疆人一樣,享受同等待遇,沒人會羞辱他們。”
米哈德接過協議,紙張在顫抖的指間沙沙作響。
他轉身看向身後士兵們,在他們年輕的眼睛裡,看到了求生的渴望壓過了戰意。
米哈德閉上眼,喉結滾動,正要點頭,641海軍特種作戰旅指揮官萊西猛地衝來,大聲怒喝道。
“不能投降!你忘了曾經的誓言嗎?忘記軍人的榮譽嗎?”
萊西想搶奪協議,卻被士兵攔住。
他看著沉默的眾人,看著米哈德筆尖落下的瞬間,突然慘笑一聲,從腰間拔出手槍抵住胸口。
“我守不住城,但守得住軍人的尊嚴!”
槍響劃破寂靜,萊西倒在牆邊,鮮血漫過他軍服上未乾的鹽漬,眼睛仍望著裡海方向,似在期盼永遠不會來的援軍。
米哈德簽下名字的手不住顫抖,他抬頭看向埃吉爾,聲音沙啞:“我隻求你,讓他入土為安。”
埃吉爾接過協議,走到萊西屍體旁,輕輕為他合上雙眼:“他是英雄,我們會厚葬他。”
隨著阿軍701旅殘兵放下武器,巴庫城內的守軍在無戰心,他們紛紛放下武器,向薩法維王國軍隊投降。
薩法維集團軍在結束了巴庫城內的戰鬥後,戰場形勢越發的對俄軍不利,俄軍需要麵臨兩路大軍在東西兩個方向的鉗形攻勢。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