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揚省的戈壁灘上,塵土被呼嘯的北風卷起,掩蓋了前一晚襲擊留下的輪胎印記。
美軍後勤部隊上尉湯姆握著衛星電話,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顫抖:“長官,b7補給線徹底斷了!法泰米揚旅的人像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至少有三百人攜帶大量反坦克導彈,我們的後勤警衛部隊損失慘重,幾十名士兵失蹤……”
電話那頭的喀布爾前線指揮部裡,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作戰地圖上,巴米揚省的位置被紅色馬克筆圈出,幾條代表補給線的藍色線條被密密麻麻的紅色叉號截斷。
美軍駐阿司令安德森中將盯著地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這已經是一周內第五次補給線遇襲,法泰米揚旅的規模和火力,遠超之前的遊擊隊零打碎敲。
“這群人是怎麼繞過我們的警戒網的?”
安德森中將猛地抬頭,看向情報官。
情報官臉色發白,遞上一份剛整理好的報告:“根據無人機偵察,法泰米揚旅和阿夫沙爾第二旅有聯動跡象,他們可能借助當地部落的掩護,在山區建立了臨時據點……而且,一些部落武裝也在坎大哈北部集結,有合圍我們前線部隊的趨勢。”
安德森的眉頭擰得更緊。
其實,喀布爾戰場對美軍來說早已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阿曼東部的主戰場崩潰,利雅德聯軍被圍,美軍傷亡不斷增加,卻遲遲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華盛頓那邊更是爭論不休,為“是否撤兵”吵了三個月,始終沒個定論。
可現在,法泰米揚旅大規模襲擾補給線,就像給美軍的脖子套上了一根繩索。前線幾個步兵師的彈藥和糧食隻夠維持兩周,再拖下去,就是坐以待斃。
“立刻向華盛頓發報,請求批準撤退。”
安德森咬了咬牙,語氣決絕,“讓前線的第10山地師、第3步兵師先向坎大哈收攏,沿途做好警戒,避免與武裝分子正麵衝突。另外,通知坎大哈基地,準備接收撤退部隊,要是情況再惡化,就從邊境撤入鄰國,絕不能被包圍。”
用之前的地圖標注下美軍的位置。
……
命令下達的同時,喀布爾北部剛維修完畢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裡,空軍指揮官霍金斯準將正站在新建的停機坪上,看著嶄新的跑道和剛部署到位的f16戰機,臉色卻鐵青得嚇人。
三天前,他還帶著士兵們連夜搶修損壞的機庫,為了讓基地恢複作戰能力,美軍投入了近三千萬美元的物資,光是跑道的瀝青就鋪了三層。可現在,撤退的命令像一盆冷水,澆得他渾身冰涼。
“這簡直是犯罪!”
霍金斯一把將撤退命令摔在地上,對著通訊兵怒吼。
“我們花了一個月維修基地,昨天剛迎來第一架戰機,今天就要撤退?那些政客和高層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不是在打仗,是在給武裝分子送裝備!”
通訊兵低著頭,不敢接話。
霍金斯喘著粗氣,指著停機坪上的戰機和彈藥庫:“你看!這些戰機、這些導彈,還有基地裡的燃油和零件,我們一走,這裡就成了武裝分子的戰利品!我們修好了基地,卻要把它拱手讓人,這不是幫他們維修、給他們儲備物資是什麼?”
憤怒之下,霍金斯立刻起草了一份請求,要求上級批準炸毀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他寧願讓基地變成一片廢墟,也不願讓美軍的資源落入敵人手中。
可這份請求發出去還不到半小時,就收到了華盛頓的回複:“禁止炸毀基地,保留基礎設施,以備後續可能的‘重返’需求。”
“後續需求?”
霍金斯看著回複,氣得笑出聲。
“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走後,這裡會變成什麼樣!”
他抬頭望向遠處的群山,隱約能看到武裝分子的偵察車在邊境線徘徊。
夕陽下,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跑道泛著冷光,本該是美軍掌控製空權的象征,此刻卻成了美軍撤退路上最刺眼的諷刺。
而在前線,第3步兵師的士兵們已經開始拆除重型裝備上的關鍵零件,準備撤離。
列兵托馬斯背著步槍,看著遠處燃燒的戰車殘骸,喃喃自語:“我們到底為什麼來這裡?又為什麼要走?”
沒有人能回答他的問題,隻有北風卷起的塵土,裹著撤退的腳步聲,在阿富汗的戈壁上漸行漸遠。
……
剛果金加丹加省的鈷礦礦區,塵土飛揚的礦道旁,華盛頓財團旗下“環球資源”的安保人員正驅趕著當地礦工——按照他們與前政府簽訂的協議,這片占全球鈷儲量15的礦區,未來二十年的開采權都歸“環球資源”所有,礦工們隻能拿到勉強糊口的日薪。
可這天清晨,礦區入口突然駛來一隊掛著拉卡政府旗幟的越野車,拉卡礦業部長阿卜杜勒帶著剛果金新政府官員,徑直走到“環球資源”的辦公帳篷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根據新政府的礦產法,所有外資企業的開采協議需重新審核,”
阿卜杜勒將一份文件拍在桌上,眼神銳利,“我們查到,‘環球資源’過去五年偷稅漏稅超過2億美元,還違規將未經處理的礦渣排入盧阿拉巴河,導致沿岸三個部落的水源被汙染。現在,我們正式收回礦區開采權,由拉卡與剛果的合資公司接管。”
“環球資源”非洲區總裁懷特氣得臉色鐵青,他掏出衛星電話就要聯係駐剛果使館,卻被阿卜杜勒的保鏢按住了手。
“彆白費力氣了。”
阿卜杜勒冷笑,“剛果新政府剛加入‘拉卡非洲發展聯盟’,你們使館的抗議已經被駁回。而且,我們的工程隊兩小時後就到,你們要麼主動撤離,要麼等著被當地部落的人‘請’出去。”
懷特看著帳篷外圍攏過來的礦工——他們手裡握著鋤頭,眼神裡滿是憤怒,顯然早就對“環球資源”的壓榨忍無可忍。無奈之下,他隻能帶著安保人員狼狽離開,臨走前撂下一句:“拉卡政府,你們會後悔的!”
這不是華盛頓財團在非洲第一次遭受打擊。
在肯尼亞的蒙巴薩港,“環球航運”突然宣布將港口停泊費提高40,理由是“安保費成本上漲”——在短短的兩周,蒙巴薩港連續遭到當地武裝的無人機和迫擊炮襲擊。
要知道,蒙巴薩港是東非最重要的物流樞紐,80的貨物運輸都依賴這裡,“環球航運”的提價,直接導致肯尼亞的進口商品價格暴漲,當地民眾怨聲載道。
某國企業“紅海航運”得知消息後,立刻與肯尼亞政府達成合作——“紅海航運”不僅以原價承接了蒙巴薩港的貨運業務,還承諾投資2億美元的設備升級港口設施,包括新建三個集裝箱碼頭和一套智能貨運係統。
消息一出,“環球航運”的客戶紛紛解約,其在東非的市場份額一周內從60暴跌至20。更讓“環球航運”頭疼的是,某大國還聯合坦桑尼亞、烏乾達等國,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修建一條連接東非六國的鐵路,這條鐵路將繞過“環球航運”控製的部分港口,徹底打破其對東非物流的壟斷。
在西非的尼日利亞,拉卡政府的反擊則瞄準了華盛頓財團的石油利益。“雪佛龍美孚”在尼日利亞的油田,長期以“技術服務費”的名義轉移利潤,導致尼日利亞政府每年損失超過10億美元稅收。
拉卡政府聯合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成立了“西非石油聯合開發基金”,不僅以更優惠的條件獲得了部分油田的開采權,還引入華國的石油開采技術,將油田的開采效率提高了30,同時將環境治理標準提升到國際水平——這與“雪佛龍美孚”長期忽視環保、導致油田周邊土地沙漠化形成了鮮明對比,當地部落紛紛選擇與拉卡合作,“雪佛龍美孚”的油田開采麵積被迫縮減了一半。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