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徹底摧毀了華盛頓“印太戰略”。
……
然而,核汙染的影響持續發酵,有更深遠的影響。
德裡糧食總產量在3.3億噸的背景下,七分之一的減產幅度意味著4700萬噸的硬性缺口。
這個數字相當於泰國全年糧食出口量的2.3倍,超過全球糧食儲備庫中應急庫存的15。
缺口的衝擊首先集中在德裡優勢出口品類:占全球貿易量40的大米首當其衝。
僅非香米品類的出口量就驟減1200萬噸,較往年腰斬。
作為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德裡小麥出口量同步縮減至600萬噸以下,較峰值年份下降40。
德裡糧食部門緊急封存的200萬噸輻射超標糧食,進一步擠壓了本就緊張的供應空間。
德裡糧食出口受災害的影響,非洲大陸成為首當其衝的重災區。
貝寧、塞內加爾等42個國家半數以上的大米進口來自印度,其中科特迪瓦的依存度高達85。
德裡出口斷絕後,達喀爾港口的大米庫存僅能維持18天,街頭出現“以物易米”的原始交易。
喀麥隆政府被迫動用國家儲備糧,卻發現庫存已降至2008年糧食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東南亞等東盟國家更掀起恐慌性采購,僅馬尼拉港就囤積了相當於往常三個月的進口訂單,導致國際航運費用一周內暴漲60。
德裡糧食減產的消息如同投入油鍋的火星,讓本就緊繃的全球糧價徹底失控。
有“國際米價風向標”之稱的泰國5破碎率大米價格,從每噸520美元飆升至780美元,創下曆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單日漲停,觸及每蒲式耳12.8美元的階段性峰值,較年初累計漲幅達72。
埃及的麵包補貼支出激增30億美元,伊斯蘭堡的糧食通脹率突破45,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全球重度糧食不安全人口將從9億增值到11億。
……
麵對席卷全球的糧食危機,拉卡政府率先暫停糧食出口4個月,禁止轉口任何印度進口糧食。
莫斯科將大米出口禁令延長至年底,即便其出口量僅占全球0.3,仍放大了市場恐慌。
緬甸緊隨其後宣布限製出口45天,這個全球第五大大米出口國的舉動,讓本就短缺的供應雪上加霜。
主要糧食的短缺迫使一些國家擴大玉米進口,導致全球玉米價格上漲22,進而推高飼料成本,巴西的雞肉出口價隨之攀升18。
而隨著台風繼續擴大影響麵積,湄公河和湄南河糧食同樣打上不安全的標簽。
由於核汙染導致的減產具有不可逆性。
德裡農業部門檢測顯示,恒河平原的耕作層土壤中放射性物質超標3倍,至少需要5年才能恢複種植條件。
這意味著缺口可能持續擴大,迫使全球重新評估糧食安全戰略。
華盛頓寧可在農業部緊急上調農業補貼預算,也不打算快速賠償,讓德裡進行土壤治理。
而歐盟啟動“應急種植計劃”,要求成員國將休耕地的30改種糧食,一場圍繞“糧食主權”的全球博弈已然展開。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