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掠過甲板時,甲板上的蒸汽彈射器還在冒著白汽——這一幕通過衛星畫麵傳遍全球時,比美軍坎大哈潰敗的消息更具爆炸力。
兩艘舷號分彆為001與002的核動力航母靜臥海麵,4.2萬噸級的艦體上,折疊機翼的陣風以每側12架的密度排列,艦島頂部的相控陣雷達與法國原版戴高樂級如出一轍。
cia總部的應急燈光徹夜未熄。
當技術部門確認衛星圖像中戴高樂航母真實可信時,局長在淩晨提交了辭呈。
這份不到200字的聲明背後,是37名駐中東情報站人員的即時解雇——要知道戴高樂號從設計到服役耗時21年,而拉卡竟在無任何公開研發記錄的情況下造出兩艘,甚至連海試都沒有,唯一的解釋隻剩技術泄露。
國會山傳來的怒罵聲中,有人翻歐洲聯合艦隊在地中海遇襲的戰報,提出了匪夷所思的新論調。
“連自家航母的詳細數據都賣,還有什麼不能賣的?”
驚悚的言論讓歐洲輿情瞬間發酵,徹底引爆那些在海戰中損失慘重的國家怒火。
而拉卡政府優先釋放在利雅德戰役中被俘的巴黎第6輕裝甲師士兵,被有心人視為巴黎充當’內鬼‘的證據。
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抗議者舉著“絞死內鬼”的標語,砸毀了國防部外牆的玻璃窗。
幾個月前聯合艦隊赴地中海莫名慘敗的謎團,似乎在拉卡航母的彈射器轟鳴聲中解開——既然航母能賣,驅逐艦的數據不能賣?
有人聯想到紫水晶級攻擊核潛艇,再看看戴高樂級航母,似乎巴黎泄漏的武器才是最核心的武器。
倫敦國防大臣緊急召見巴黎駐英大使,卻隻得到“戴高樂級航母技術從未外泄”的冰冷回應。
在巴黎的街頭,則呈現荒誕一幕:香榭麗舍大道的咖啡館裡,民眾對著電視裡的拉卡航母舉杯慶賀。
《費加羅報》的標題赫然寫著“仿製是最高級的認可”。
有人舉著陣風戰機模型高喊:“拉卡的仿製就是對法製武器的認可,法製武器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證明法製武器比倫敦貨強百倍!”
“陣風戰機是最強4代半戰機。”
這種自我安慰式的狂歡,恰與倫敦的暴怒形成刺眼對比。
當德裡國防秘書踏上“001”號核動力航母的甲板時,皮鞋踩在防滑塗層上的觸感讓他頻頻點頭。緊急起飛流程中,9.5噸掛載能力的戰機帶著“流星”導彈直衝天際,這比印度現役米格29k的4.5噸掛載量強出一倍。
在核反應堆控製室,看到與原版一致的反應堆儀表盤後,他當場簽署了轉賬文件——350億美元中,有120億來自緊急挪用的石油出口收入,其餘則是挪用基建資金和向民間資本拆借。
“這是德裡海軍的一大步。”這位秘書對著鏡頭微笑時,背景裡的德裡軍官正用咖喱味英語與拉卡水兵交流。
……
塔布卡空軍基地。
路明指尖劃係統到賬通知,突然轉身將哈克公主攬進懷裡,瘋狂大笑:“痛快,德裡這群人,打款倒是爽快。”
哈克公主指尖劃過他的臉頰,聲音帶著調侃:“你念叨的‘賴賬技巧’,該開始用了?”
“當然,我得給他們好好上一課。”
路明鬆開哈克公主,走到辦公桌前,抽出那份印著燙金印章的合同,指尖在“技術轉讓附件”那一頁敲了敲。
合同附件上明晃晃寫著:拉卡需向德裡轉讓“戴高樂級航母核反應堆維護技術”、“陣風戰機火控係統基礎代碼”兩項核心內容,交付時間為訂金到賬後45天內。
路明拿起筆在“基礎代碼”幾個字上畫了圈,嘴角勾起冷笑:“‘基礎’兩個字,就是我們的護身符。”
許久不用的穿越者福利,在這個時刻終於發揮了作用,達索公司坑德裡的套路,路明照方抓藥在來一遍就好了。
況且,路明手裡抓著的訂單更大,更有發揮的潛力。
……
訂金到賬的第10天,德裡駐拉卡武官卡普爾帶著技術團隊抵達拉卡海軍部,卻被攔在資料室門外。
拉卡軍工部長攤開雙手,臉上堆著歉意:“卡普爾將軍,實在抱歉,根據我國《國防技術安全法案》,所有對外轉讓的技術文檔都需經過國家安全委員會審查,目前還在走流程——您也知道,核反應堆技術涉及國際安全,審查周期比普通裝備長三倍。”
卡普爾盯著他遞來的“審查進度表”,上麵隻標注了“已受理”“待審核”等模糊節點,連具體審查人員的姓名都被隱去。
“可合同裡寫的是45天內交付!”卡普爾把合同拍在桌上。
“達索也同意轉讓技術,但我們還是選擇了拉卡朋友!”
軍工部長卻拿起茶杯慢悠悠抿了一口:“德裡朋友,拉卡的法律體係和巴黎不同,安全審查沒有固定周期——您總不想我們把帶漏洞的技術交給您,導致航母出故障吧?”
這番話堵得卡普爾啞口無言。
“法律不同?”
卡普爾心裡泛起嘀咕,卻隻能暫時接受這個說辭。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