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邁出門的步子沉重了不少。
看著外麵白花花的太陽,楊福平明白,今天中午抓緊時間買糧的,不在少數。
不趁著剛漲了買,難道要等到再漲一波再買嘛。
隻不過買多買少,得看兜裡能擠出來多少錢了。
畢竟生活在城裡,也不是光吃糧食就夠了。
半下午正忙的時候,中午問價的那個中年男人,提著袋子又回來了。
等人稍稍散去,把布袋子遞給二平:“五十斤玉米麵兒,給我送回去。
走了仨糧店,你們跟商量好的差不多,價錢全一樣。”
楊福平光笑不搭話,這價兒還真是商量好的。
老錢連算盤都沒扒拉,脫口而出:“一斤二百一,五十斤一萬零五百。”
男人想抹零,老錢沒讓:“多給您添上二三兩可以,沒聽說能抹掉五百的零頭!”
最後算是看著給添上了三兩玉米麵兒。
老錢說的很實在:“這都能蒸出來兩個不小的窩頭了,不算少!要不是店裡這會兒沒人,可不敢開這個口子!”
覺著自己占到了便宜,想了下讓人送回家多少還得打發兩個子兒。
這人居然一使勁兒,自己背走了!
讓小孫扼腕,還有下鍋了的鴨子自己飛走的,看著人家的背影,可惜的連連歎氣。
很快他就歎不出來了。
劉五,不對,看在錢的份上,人家在小孫麵前也升格成五爺了。
這回自個兒進來了。
看著最近日子可能不太好過,穿的還是去年的白洋布坎肩,補丁又多了一個,像一塊兒窮人家的抹布,看著是窮乾淨窮乾淨的。
小孫微不可見的咧下嘴又迅速收去:“五爺,你看看今兒是買米還是買麵?”
劉五兜裡沒有叮當響,近期可能跟現大洋的緣分有點兒淺。
眼睛隻滴溜溜往玉米麵、高粱麵兒跟小米上打轉。
清了清嗓子:“五爺家裡最近白麵兒吃的有點兒膩歪,今兒就來上三,不五十斤玉米麵兒吧!”
這數熟悉,小孫也會搶答了:“一萬零伍佰,您去錢叔那交錢,我這邊兒給您稱!”
劉五把腰間的布袋子拽下來丟到小孫麵前。
然後從褲腰裡翻出來一卷兒錢,一五一十的數了一起。
數完,還剩下一兩張的樣子,又塞了回去。
不報希望的問了句:“您自己送回去,還是咱們幫你送家去?”
這麼簡單的問題,劉五居然很是思考了兩分鐘,這才開口:“你們給送吧,我這邊還有事兒,就不費這個勁了!”
小孫立馬應了下來,虱子再小也是肉,到會兒不給錢,給個窩頭也行。
喜歡活在民國當順民請大家收藏:()活在民國當順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