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這點兒小事兒被當家的婆媳倆都不同意。
李水仙指著自家的四合院兒:“親家,彆的不說,就是翠芬她弟真帶著媳婦孩子回來,咱們家也住的下。何苦去那······地方!”
劉翠芬說的實際:“你倆住一個院兒,你天天早出晚歸,我弟要是沒結婚,一個人呆著,那不跟魚放到貓嘴邊兒一樣,多危險。
要是帶媳婦回來,哪個好人家的閨女願意在那地方進進出出。”
隻有楊遠信看出來點兒不自在,搭個台階:“要真想搬出去,就近咱們再找個院兒,暫時落腳還在這兒!”
劉老爺子找自個兒的親親好女婿。
環視一周,人家吃完早飯,一抹嘴溜去上工啦!
劉老頭一對三完敗,決定等兒子回來直麵親家的熱情去。
剛跟著紅黨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好不容易進了京。
不提功勞苦勞的事兒,怎麼一回來還分配個對妓院摸底兒的活兒?
越想越覺著這活兒是狗咬刺蝟無從下嘴。
算鳥算鳥,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看著整吧。
劉老頭在女婿家住的舒舒服服,從本心出發也沒有想要搬的意思。
瞅瞅堂屋的座鐘,差不多也到點兒了。
於是喊上楊遠信:“走吧,我開工,你繼續溜達去!”
提起這事兒楊遠信就氣短,上回看好的一個活兒,因為年紀大沒定住。
隻好又重新尋摸。
以四十八歲的高齡,又踏上了求職路。
工作沒找著,先給自己找了個活兒。
回家扛著鐵鍬積極主動跟著街道的工作組去天安門城樓清理鴿子糞去啦!
這畫風轉變的太快了。
糧價都平抑下來了,楊遠信還乾勁十足。
要不是有人來家喊楊遠信去集合,家裡人還不知道這事兒呐!
1949年3月24日,葉劍英在“清運委員會”召開的動員大會上講話:“假如清潔運動能夠獲得成績,那麼經過這一運動之後,人民群眾會認識到人民政府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權,而且也能發現各街各閭中的進步的積極分子,從而聯係到以後區街政權的建立更容易鞏固。”
轟轟烈烈的垃圾清運行動正式開始。此次清運曆時91天,發動群眾7萬多人,共運走垃圾噸。)
晚上回家,知道這事兒的楊福平,驚奇的看著自個兒爹,這種熱血上頭的事兒,跟老楊家真是八竿子打不著。
真的,早年間兒,那位皇太後沒的時候,楊遠信也照樣樂樂嗬嗬的跟在他爹後麵上館子。
怎麼說呢,四九城短短三十年間,換了好幾個當家做主的政權。
歸屬感這種東西,對有了一定自我意識的平民而言,都脫敏啦!
所以楊福平才這麼的驚訝!!!
楊遠信被全家人圍觀還挺不好意思:“我不是沒事兒天天到處溜達嘛,上個月底的時候就見好些人在天安門清理垃圾。
這事兒軍管會也倒是組織過,咱們家老的老,小的小當時倒沒強製。
我想著可能是做個一兩天給上麵長官們看看。
結果都一個月過去了,天安門那都快清理完了。
已經開始清理挨著城牆的那些陳年垃圾了!北平城的垃圾從日本人占領起,就一直靠著城牆堆積,最後一直堆到天安門,有人估計,當時市內的垃圾不少於60萬噸,大約相當於八個景山。
天安門城樓當時都被鴿子糞蓋了一層,廣場也是坑坑窪窪,雜草叢生。正陽門內的順城街一帶,垃圾堆得和城牆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