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運垃圾的全民運動轟轟烈烈。
糧店隔壁的合作社也悄悄的開了門。1949年2月22日,由時任新北平第一任市長兼軍管會主任葉劍英簽署命令,北平市合作社供銷總社正式成立。)
比著當初說好的副食店,經營品種多了不少。
老錢理所當然的站了櫃台當起售貨員。
雖說上頭軍管會任命的有主任。
可站櫃台也踏實啊!
按他的話,這是吃上了皇糧,除非改朝換代,這就是妥妥的鐵飯碗!
楊福平這邊的糧店也改了模樣。
前任掌櫃心心念念要換的門換了,門上的玻璃也裝了。
整個店裡該修的修該補的補。
任是誰一進去,都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可賣的還是那幾樣糧食。
當年提上計劃要增加的油鹽醬醋,全在隔壁的合作社裡放著。
人家還供應紅白糖,雞蛋,煙酒,點心,糖果,黃醬芝麻醬等等等等。
據說有條件的話,還準備不時的上點兒應季的水果!
就連福安,沒事兒也會去隔壁轉悠轉悠,選上半斤江米條,回家幾個小的一起甜甜嘴。
沒辦法,好吃的離的太近了!
兜裡的那點兒零花錢根本留不下來!
二平踏踏實實的回到了糧店,跟著楊福平這個代理店長。
每天早上把七歲的小妹子送到小孫家,晚上再去接回來。
二平親爹最後出現的那天,就是小孫去送糧食的那個晚上。
不知道是扒火車去了外地,頭暈摔進了水坑,還是鑽到了哪個溝渠裡,隨著清運垃圾一起填了壕溝。
打那以後,附近胡同裡誰也沒見過這個對兒子堪比後爹樣兒的男人。
至於後娘,二平也去了那家堂子打探了下,人家早早的傍上個行商,去了外地。
家裡兩間房,倆人住,帶的還是個妹子。
吃的少,用處多,沒嫁出去可以洗洗涮涮幫忙帶孩子,嫁出去賺筆彩禮錢,又沒有爭家產的風險。
二平自己又吃上了皇糧。
在這些個條件的加持下,二平瞬間成了附近幾條胡同的黃金單身漢。
介紹的名單裡麵都出現了十六歲的黃花大閨女。
為著這事兒,店裡的幾個人沒少打趣二平。
可眼見糧店門前磚縫裡的草綠了又黃,開國大典的風聲傳出來的時候,二平才鬆口告訴店裡的人:“我舅媽幫忙給介紹了個姑娘。
福平哥,人家這個周末來家相看,我想讓你跟嫂子去幫忙招呼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實行單休製度。當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的可休假節日有新年、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紀念日,其中新年、勞動節各放假1天,國慶紀念日放假2天,春節放假3天,總天數7天。此外,婦女、中等學校以上學生、兒童及軍事機關人員還分彆享有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各半天的假期。同時期規定我國職工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六天。)
楊福平也為這個小兄弟高興,俗話說娘舅親娘舅親。
都是叔叔奪侄子江山,舅舅拱外甥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