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平看著燒的暈乎乎的倆孩子。
也顧不上這會兒胡大夫開門不開門了。
跟媳婦倆人一人抱一個,天蒙蒙亮的拍起了店門。
好在胡大夫早上起的早,聽見動靜就趕去開門。
摸摸孩子的額頭,腋窩,翻翻眼皮兒,又讓迷迷糊糊的倆孩子吐吐舌頭。
最後搭上肉乎乎的胳膊,斬釘截鐵的說道:“吃積食啦!”
胡大夫叫來小徒弟,指點這穴位,又是按又是揉的,好一會兒功夫,溫度下降了。
接著就拿了些成品的藥丸子,交代怎麼吃。
這回倆孩子老老實實的,讓乾嘛乾嘛,特彆乖。
一通折騰之後,天也大亮了。
抱著孩子回家之後,夫妻倆才有工夫審案子:“昨兒都偷吃什麼了?怎麼會積食?”
劉翠芬唬著臉問,楊福平也挺想知道。
最大的葷腥就是個雞蛋,這倆孩子是怎麼喝著玉米碴子稀飯吃著兩合麵兒的窩頭,把自己吃積食的?
小鎖跟小柱才兩歲多點兒,還是人生經驗太少。
一點兒也不會遮掩的把哥哥姐姐給賣了。
小手直愣愣的指向圍觀的石頭跟紅妞"哥哥,給餅餅,姐姐,給糕糕!”
石頭跟紅妞對視一眼,警覺倆人乾了一樣的事兒。
事情真相大白,石頭攢的零花錢,昨兒下午放學回來的路上,買了個糖油餅,到家分給倆孩子一人一小塊兒。
要是單吃這麼塊兒糖油餅倒也沒關係。
在石頭放學回家之前,紅妞掏出來了姥爺上回給的一塊兒沒吃的桃酥。
摸出來細細品味呢,吃的時候看見兩小隻眨巴著眼睛盯著看。
先於糖油餅,倆人又先嘗了塊兒桃酥。
就這麼兩口倒是吃不飽。
晚上的蛋羹,一人一勺,稀飯照樣喝,窩頭也吭哧吭哧啃了一塊兒。
楊福平聽完之後,以手掩麵,真的,這要是不積食就沒天理了!
沒等兩口子琢磨怎麼處理。
石頭就語重心長的跟紅妞交代:“以後你吃點心的時候避著點兒他倆,太貪嘴了,還能給自個個兒吃撐住!”
紅妞連連點頭,那可是自己不舍得吃的桃酥,這倆跟吃人參果似的,一會兒功夫就下肚了。
結果還不消化。
貪嘴一時舒心,接下來的幾天,天天清淡飲食。
雞蛋都變成了雞蛋湯。
小鎖跟小柱總覺著哪兒不對。
除了一天三頓飯,點心全都不見了,好幾天都不見香香的肉肉之外,又說不出來哪兒不對。
要不說苦難是促使人類文明進步的催化劑。
一周之後,沒等留守媽媽劉翠芬調整菜單,似懂非懂的小鎖跟小柱抱著大腿生氣的提要求:“娘,吃肉肉!”
字正腔圓,聽的清清楚楚。
晚上的飯桌久違的出現了兩盤葷腥。
一盤土豆紅燒肉,一盤木耳青椒肉絲。
這是倆孩子抗議之後,劉翠芬把門反鎖,讓紅妞盯著弟弟們,匆匆上街去肉鋪買的五花肉。
正好公婆這段時間早出晚歸,也是出了大力了。
倆孩子碗裡這回見著了咬著不費勁的肉肉。
隻不過吸取積食的教訓,一人就兩塊兒,多了沒有。
聽完劉翠芬說起倆孩子的趣事。
楊遠信笑了笑,隨即感慨道:“這回運垃圾,真是形形色色的什麼人都接觸了。
跟彆的人家一比。這幾個孩子算是掉到福窩裡了。
還能吃積食!”
反正已經吃的差不多了,楊福平示意他爹展開說說。
楊遠信介紹自個兒見聞:“咱們這片兒清運垃圾的積極分子,都屬於外五區。沒查到具體是外三還是外五,憑感覺選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