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點庫存小孫跟二平都是老手了,吃完午飯,沒多會兒就乾完了。
跟楊福平彙報:“站長,剩的不多了,沒人擠兌的話,最多三天!”
楊福平點點頭:“那估摸著上頭這兩天都該送糧食了。”
可幾個人一直等到第三天,才等到運糧的車。
楊福平問司機:“這回是怎麼回事兒?好不容易送一回,還就送這麼點兒,咱們局裡是準備著多跑幾趟呐?”
司機坐在楊福平的小隔間兒裡,捧著熱水吸溜:“嗨,這不還是糧食緊張鬨的嘛。
哦,對了,這一波細糧,還是九二米跟八一麵啊!“九二米”就是指100千克糙米磨出來92千克白米;“八一麵”是指100千克小麥,磨出來81千克白麵。口感比較粗,但是能增加飽腹感。)
年底開會,去年全年的收購計劃,就完成了六成。
真愁人啊。”
楊福平對什麼米麵沒有想法,好奇道:“都沒有地主了,自個兒種自個兒的地,收成還上不去?”
司機想了下:“我聽我們科長參會回來說,也不知道他總結的對不對,我就這麼一說,你姑且聽個熱鬨!
好像說是的,糧食產量是增產了,增的還不少。
但是各級糧食公司收不上來!”
楊福平從抽屜裡掏出來一小包花生:“這是怎麼話說的?”
司機撥了兩個花生米,嚼嚼嚼:“原因挺複雜!
老百姓不願意賣糧,不外乎自個兒要吃的飽一點兒,加上過去屯糧的老思想,還有就是物價不穩定。
頭一種倒是可以理解,解放前一天最多兩頓稀的,現在好不容易到手這麼多糧食了,怎麼地都得吃上一天三頓飯,有的還吃四頓。
屯糧是為了備荒,倒也正常。老鼠還要放三天陳糧呢!日子好過了,辛苦一年到頭,放點糧食在眼前看著心裡踏實,要真碰上荒年了,爹有娘有不如自家有!
至於惜糧這個原因,其實還是跟糧價有關係。
比如說咱們春天收糧食的時候,一斤麥子可能是二百,到秋天就變成兩千了。漂浮不定的,老百姓怕拿到錢都毛了。
再加上還有私人糧商屯糧,咱們掛牌多少,他就加上個三五百的,惡心人的玩意兒。
我們科長說啊,照這個形式,光是現在棉紗統銷統購可不行,糧食也是個大問題!”
楊福平聽的歎為觀止:“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您這一條條說的,明明白白的,比那種地的老農民都了解自個兒。”
司機不好意思:“哪裡哪裡,我這也是聽我們科長說的,拾人牙慧拾人牙慧!”
楊福平把司機師傅說的笑容滿麵,高高興興的告辭了,並且保證,下回送糧食,隻要不繞遠路,優先給楊福平這邊兒供貨。
雖然已經司空見慣楊福平這種跟誰都能處挺好的樣子,小孫還是見一次吹捧一次:“站長,你這上下嘴皮子一啪嗒,都忽悠著人家優先給咱們站送貨啦!真牛!”
二平默默的補充:“站長跟人嘮的都是真心話!”
福安迷茫的眨巴下眼,能聽出來說的什麼字兒,就是聽不明白。
福平笑罵:“你倆也不差,都快出師啦!哦,對了,糧價明兒再調下,人家還負責通知這事兒呢。”
說著從小屋裡拿出來張油印紙。
二平認字兒多,默默的攔下了這個活兒。
仔細一瞅,沉默了。
小孫腦袋擠過來:“多少錢?多少錢?”
二平歎氣:“玉米麵兒又漲到2000了,紅薯乾都一千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