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總第153章)武裝力量全麵升級與開啟新的航程_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 > 第24章 (總第153章)武裝力量全麵升級與開啟新的航程

第24章 (總第153章)武裝力量全麵升級與開啟新的航程(1 / 2)

24.1四個科研組的初始困境

地球曆2818年,晨光斜斜切進指揮中心,作戰沙盤的全息投影裡,500艘未來戰艦的虛影正緩緩旋轉。

暗藍色的艦體輪廓在光影中流動,護盾的能量漣漪像呼吸般起伏,引擎噴口的藍光,將沙盤邊緣的銘牌"四級低等宇宙文明艦隊建設計劃"映得發亮。

指揮中心的廣播突然響起林軒的聲音:"各團隊注意,以初級大一統理論為基礎的艦隊建設攻堅,從今天正式啟動。"

這句話像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眾人心中漾開層層漣漪。

艾麗婭站在作戰沙盤前,指尖劃過500艘戰艦的虛影。

她深知,這些未來的鋼鐵巨艦藍圖上,眼下缺一件能抵禦四級文明大炮的"護身符"。

前一晚,她剛看完第37次模擬實驗回放,傳統反物質護盾在模擬攻擊下像層薄冰般碎裂,能量衝擊讓艦體裝甲熔化出拳頭大的洞。

“靠硬堆能量扛攻擊就是找死,”她無奈地對澤爾說道,“我們試著把能量輸出調大,也試過疊三層護盾,結果不是撐不過10秒就破了,就是能耗太高把引擎憋壞了。得換個法子。”

澤爾盯著屏幕上扭曲的能量波形,突然抬手敲了敲桌麵:“可能咱們的思路一開始就出錯了。你看這攻擊能量,它就像洪水,三級文明的護盾是築堤壩硬堵,水越漲壩越容易塌;可四級文明說不定是挖河道。與其跟它較勁,不如順著它的性子給條出路。”

他指尖劃過模擬攻擊的軌跡,眼睛亮了起來:“就像暴雨天地麵積水,硬用板子擋著隻會漫得更快,不如在旁邊鑿個溝,讓水順著溝流走。護盾要是能做到這樣,根本不用拚能量強度,隻要找對‘導流’的法子就行。”

“小澤,你說說四級低等宇宙文明的護盾該是咋樣的?”艾麗婭把模擬數據往澤爾麵前一推,屏幕上傳統護盾碎裂的畫麵還在反複播放。

澤爾撓了撓頭,指尖在計算板上漫無目的地劃著:“這你是專家,我隻能瞎猜。但總覺得不該是現在這樣,像塊硬邦邦的鐵板,碰一下就碎。”

艾麗婭挑眉:“哦?那你覺得該像啥?”

澤爾的目光落在窗外漂浮的星塵上,那些微粒在引力場中靈活地繞開障礙物:“或許該跟這些星塵學,碰到攻擊就先‘躲’一下。比如說反物質束衝過來的時候,護盾的力場就順著它的路徑彎個腰,等這股攻擊掠過去了,再自己恢複原樣,壓根不用硬碰硬地去扛。”

“這思路有點意思。”艾麗婭指尖在虛擬星圖上劃過,忽然停在一片扭曲的時空褶皺處,“你看這空間褶皺就知道了,攻擊過來的時候,護盾就順著它的紋路‘滑’過去,等攻擊走了,它自己又能合起來。而且這護盾得有點‘記性’,第一次碰到某種攻擊,可能得愣一下,0.1秒才能反應過來;但第二次再遇上,就得在0.01秒內就變樣擋回去,跟咱們身體的免疫係統似的,見過一次的病毒,再想進來就難了。”

澤爾的計算板上立刻彈出幾組拓撲模型,他指尖點向模型中流動的能量線:“還得能‘分輕重’。主力艦的護盾不用處處都一樣厚實,敵人往哪個方向打,那個方向的護盾就趕緊變結實點;其他地方就不用那麼費勁,省下來的能量全用到挨打的地方去。這就跟人打架時,肯定會下意識抬胳膊護著腦袋一個道理。”

艾麗婭看著逐漸成型的構想,輕輕點頭:“關鍵是得找著一種材料,能讓力場想變成啥樣就變成啥樣。這材料得跟橡皮泥似的,能隨便捏形狀,可又得像鑽石那麼結實耐折騰。說不定啊……這種材料就藏在那些咱們還沒見過的高維晶體裡呢?”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興奮。

這不再是硬抗攻擊的笨辦法,而是讓護盾成為與宇宙規則共舞的智慧屏障。

與此同時,卡列斯的實驗室正彌漫著焦味。

實驗艦的模擬空戰畫麵在屏幕上反複播放,加裝初代護盾的戰艦剛躲過第一波反物質束,引擎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推力表從8500萬牛驟降至5000萬牛,就像負重的馬車突然斷了軸。

最終,模擬艦體在第三波攻擊中解體,殘骸的投影映在卡列斯布滿血絲的眼睛裡。

"這不是勉強及格,是根本跑不動。"他把初代引擎參數拍在桌上,功率為7億千瓦,推力隻有8500萬牛,能量轉化率不到55。

卡列斯捏著眉心,盯著屏幕上引擎崩潰的瞬間,暢想著理想中的四級宇宙文明引擎:“這初代引擎就像匹被套上枷鎖的野馬,明明有勁兒卻使不出。真正的四級引擎該是‘會呼吸’的。湮滅能量進來時它就敞開‘喉嚨’吸,轉化時能順著宇宙的力場紋路走,一點多餘的勁兒都不浪費,哪會像現在這樣,一半能量都從裂縫裡漏掉?”

維蘭娜俯身調出能量流動的模擬圖,指尖劃過那些紊亂的軌跡:“得讓它和周圍的空間‘處好關係’。就像魚在水裡遊,身體擺動總能順著水流的方向,不做一點無用功。引擎的湮滅點該嵌在時空的褶皺裡,借那兒的力場把能量放大,而不是傻乎乎地在三維空間裡硬燒燃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伊芙突然一拍桌子,眼裡閃著光:“還要有‘彈性’!現在這引擎就像塊硬邦邦的石頭,能量輸出要麼猛衝要麼驟降。理想的該像根彈簧,負荷大了就多輸出點,負荷小了就收著點,還能把多餘的能量存起來,等需要的時候再‘彈’出來,就像駱駝的駝峰,既扛得住長途跋涉,又不會浪費一點養分。”

卡列斯聞言點頭,在草稿上畫了個循環的箭頭:“最關鍵是得‘懂配合’。護盾要能量時它能立刻調過去,武器要發力時它也能跟上節奏,就像交響樂團裡的指揮,整個艦體的能量流轉全由它來協調,哪會像現在這樣,護盾一啟動,引擎就跟被抽了筋似的?”

就在三人對著空蕩的設計圖沉思時,實驗室中央的全息屏幕突然泛起柔和的藍光。智能程序“華夏之智”已悄然捕捉到他們的對話碎片,將那些零散的構想編織成一幅動態輪廓。

引擎核心是團流轉的“力場漩渦”,四大基本力不再各自為戰。

強核力像堅韌的絲線,將能量牢牢攏在漩渦中心;弱核力化作細密的篩網,精準過濾掉紊亂的波動;電磁力如靈動的紐帶,牽引能量沿著預設軌跡流轉;引力則像無形的手掌,輕輕托住整個力場,讓它們像咬合的齒輪般協同運轉。

漩渦外圍環繞著層疊的“維度緩衝帶”,當負荷陡增時,緩衝帶便舒展如花瓣,從額外維度中汲取儲備的力場能量;負荷減輕時又收攏如葉片,將多餘能量壓縮回高維空間,整個過程不見絲毫滯澀。

最令人驚歎的是它與宇宙規則的呼應,引擎運轉時,周圍的時空泛起漣漪,仿佛在跟著力場的節奏輕輕呼吸。

當護盾需要能量,漩渦便微微側傾,一縷由四大基本力共同編織的能量流順著漣漪滑出,既不乾擾主推力,又能精準補足護盾需求;武器充能時,它像調琴師般撥動力場的頻率,讓輸出的能量與主炮的諧振完美合拍,不見半分浪費。

這輪廓沒有生硬的管道,沒有轟鳴的機械,更像一個與宇宙本源共振的生命體。

它不與力場對抗,而是順著規則起舞;不執著於單一力的強度,卻能讓四種力像交響樂團般默契配合,總能在最需要的時刻,以最省力的方式釋放恰到好處的能量。

卡列斯三人望著這團流動的光,一時都沒說話。屏幕上的輪廓明明是程序生成的,卻像是從他們心底最深處撈出來的模樣。

武器實驗室裡,馬洛克把三級戰術武器的測試報告遞給澤爾,“咱們這武器,打10萬公裡都費勁,還打什麼仗啊?”

澤爾的計算板上立刻彈出兩組模型,“所以啊,咱得在戰術武器上搞出‘引力諧振炮’,能在15萬公裡外精準鎖定敵艦,靠共振直接拆了它。戰略武器就得做‘超維湮滅彈’,用能控製的正反物質爆炸,把對方的星球防禦徹底掀翻。”

通訊實驗室中,維克斯正把三級文明的中微子通訊報告拍在桌上。

演算分析結果顯示,實驗艦的編隊指令如果在10光年外會延遲2分鐘,引力波信號在強磁場中甚至會出現"串線"。

“三級文明的設備雖說能傳消息,但就跟拿個破喇叭喊口令似的,又亂又不清楚,”他指著澤娜顯微鏡裡蜜蜂跳舞的樣子,“你看蜂群,靠翅膀振動的頻率傳遞消息,既不容易受乾擾,又準得很。咱們得在中微子和引力波的基礎上,學這種生物級的精準穩當勁兒。”

四大團隊的攻堅任務,在2818年的晨光中同步啟動。

24.2核心技術的逐一攻克

澤爾的計算板上,正滾動著近百種異常材料的勘探記錄。

“你是想讓攻擊直接沒影兒?”他忽然停在一組數據前,“上個月,無名星球734號地區發回過重力異常的報告,那邊3000米深的礦脈區,碎石總在固定地方飄著,跟被啥東西托著似的。”

艾麗婭立刻調閱行星探測日誌,放大礦脈的地質掃描圖,岩石斷層處隱約有暗藍色反光。

“把勘探機器人調過去,重點查這個反光區域,”她指尖在屏幕上圈出坐標,“仔細掃掃周圍的重力場數據,看看這暗藍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來頭,讓機器人實時傳數據回來。”

第三周,勘探機器人在無名行星的3000米礦脈裡,傳回了震撼照片。

暗藍色的晶體像凍結的星空嵌在岩石中,周圍的碎石違背重力,懸浮成一圈光暈。

澤爾飛快調出星際礦物數據庫,指尖在屏幕上滑動比對,突然停在一行標注著紅色星標的記錄上:“這是……暗宇結晶?”

他的計算板瞬間彈出密密麻麻的參數,數據流像沸騰的水花般翻滾,“數據庫裡說這東西極其罕見,它的引力場強度,居然是已知最強材料的3倍!”

兩人帶著采礦機器人鑽進礦脈時,艾麗婭的靴底蹭到一塊結晶碎末,腕表上的引力指針突然瘋狂打轉。

“就是這玩意兒了,”她蹲下身,“給戰艦裝上用這東西做的護盾,反物質炮打來的攻擊,隻會繞著船身飛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一時期,卡列斯團隊的引擎優化陷入僵局。

維蘭娜指著護盾的引力場數據說:“測算過了,裝了暗宇結晶後,艦體重量增加了30。現在這引擎就跟小馬拉大車似的,一轉彎,能量全耗在對抗引力場上了,根本跑不動。”

伊芙調出湮滅室的熱成像圖,接話道:“更糟的是,這玩意兒每運行一小時,內壁就被輻射蛀出一堆小孔,跟蜂窩似的,30的能量全從這些窟窿裡漏掉了。”

優化目標很快明確,功率衝10億千瓦,推力穩1億牛,轉化率至少70。

“不是要造全新的引擎,是給它換副結實的‘筋骨’,”卡列斯用手指點著湮滅室的圖紙,“第一代引擎是靠電磁力來約束正反物質的,太‘軟’了根本兜不住;得換成釹167的強核力,用這個當‘枷鎖’才牢靠。”

武器測試場同樣不順利。

2819年初,第一發諧振炮的引力波在15萬公裡外偏了500公裡。

馬洛克踹了踹炮座,罵道:“這引力波在星際裡飛,就跟沒頭蒼蠅似的亂撞!換了十幾種材料想穩住它,用釹167吧,又太硬,把頻率攪得亂七八糟;用弱核力調節吧,射程直接縮到8萬公裡,這壓根沒法弄!”

通訊團隊的同年初次測試中,第一套改良版通訊器在5萬萬公裡外的實驗艦之間測驗失敗。

澤娜的培養艙裡,一群蜜蜂正對著模擬中子星磁場亂撞。

這些被植入"導航基因"的蜂群,在強磁場中暈頭轉向,振翅頻率被扭曲,蜂後發出的"集合信號"變成混亂噪音。

“生物通訊也不是啥都行,”維克斯盯著中微子的信號軌跡,實驗艦收到的坐標比實際目標偏了3000公裡,“咱們這通訊器現在就跟這群蜜蜂一個樣,碰到強磁場,信號軌跡能偏出去0.3光年那麼遠。”

護盾團隊遭遇現實重擊,首批運回的10噸暗宇結晶純度僅65,提純到99.99時,澤爾發現它們的引力場像團亂麻。

對模擬反物質束的偏折率,隻有可憐的30。

“得給這結晶加個‘骨架’才行,”他盯著元素周期表看了三天三夜,鉛筆最後圈住了釹167,“就用它的強核力,把這些亂糟糟的引力場‘擰’成一股繩。”

上萬智能機器人立刻開工。

激光束切開礦岩,真空吸盤輕取結晶,熔煉爐裡釹167按0.3比例鑽進結晶的原子間隙,5000c高溫下兩種物質像被無形的手編織在一起。

卡列斯團隊的第一重優化啟動。

智能機器人將釹167熔成納米顆粒,均勻注入湮滅室內壁材料,鍍膜機器人覆上0.05毫米超導層。

三個月後測試,湮滅室連續72小時承受反物質衝擊,內壁磨損率從30壓減至15。

"以前是用紙糊的鍋燒水,現在總算換了口鋼鍋,"卡列斯看著數據笑,引擎功率衝到8.2億千瓦,推力摸到8800萬牛。

2819年秋,武器團隊的戰略武器試爆引發意外。

半顆試驗彈在1000公裡外炸出直徑300公裡的隕石坑,衝擊波震碎了基地的觀測窗,坑沿的沙子被加熱到1500c熔成玻璃珠,坑上方雲層被震成螺旋狀,形成持續48小時的沙塵暴,季風雨推遲一周,坑區氣溫比周邊低了7c。

“用電磁力約束吧,反物質一下子就把屏障衝垮了,換成強核力呢,能量又全憋在超維空間裡出不來,”馬洛克把測試數據揉成一團紙,“三級文明的武器就是沒腦子的愣頭青,咱們可不能比這還笨。”

通訊團隊這邊,澤娜把蜂群的振翅頻率圖譜放大,“蜂群有個能耐,頻率能跟著環境稍微調整。普通磁場裡,翅膀一秒扇200下;到了強磁場裡,就降到180下,就是調整的幅度還不夠大。”

她指著暗物質分布的區域說:“中微子到了時空彎曲不正常的地方就會‘迷路’,或許不用硬邦邦地去校準,讓信號像螞蟻繞開障礙物那樣,順著暗物質的引力場‘繞著走’呢?”

引擎團隊的推力卡在9000萬牛上不去的時候,伊芙在超維空間模擬器跟前蹲了三天,突然一把拽過維蘭娜說:“把湮滅的過程往超維空間裡挪1納米試試,那兒的時空彎曲能把能量密度放大,就跟用放大鏡聚太陽光似的……”

機器人調整引擎的空間坐標參數,將湮滅點精準錨定在超維空間邊緣。測試時,實驗艦的推力表猛地跳到9800萬牛,功率衝到9.5億千瓦。

但新的麻煩來了,超維空間的引力波動讓能量輸出忽高忽低,波動幅度12,像個喘粗氣的病人。

“加個‘弱核力穩頻閥’,”維蘭娜指著那條起伏的波動曲線說,“鏑162的弱核力能把那些亂飄的引力波吸收掉,讓頻率穩穩地定在4.7赫茲上。”

機器人加裝的穩頻閥像個精密的“能量緩衝墊”,三個月後,波動幅度壓減至3,推力穩定在9900萬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器團隊的轉機來自林軒的偶然路過。

那天傍晚,他抱著護盾測試數據路過武器實驗室,瞥見炮管旁堆著的暗宇結晶廢料,那是艾麗婭團隊淘汰的不合格樣本。

“你們老想著把引力波‘困住’,”他翻著數據頁隨口說,“艾麗婭那兒倒在琢磨‘引著走’,說結晶的引力場能讓能量‘順溜兒地跑’……不過武器跟護盾原理不一樣,保不齊是我想岔了。”

“引著走?”澤爾盯著結晶廢料喃喃,“或許不用硬把它困住,而是讓引力波順著結晶的引力場‘直愣愣地往前跑’?”

兩人連夜模擬,用暗宇結晶做“引力導軌”,讓波沿晶體晶格傳播,釹167則嵌在導軌外側,像扶欄般防止波“跑偏”。

2820年春的測試中,引力波在15萬公裡外的偏差縮至180米。

戰略武器的突破同樣與林軒有關。

2820年初,他來武器庫調取實驗艦引擎的共振參數,看見湮滅彈的殘骸時停了停:“卡列斯那引擎能讓能量‘慢悠悠地跑’,靠的就是超維空間跟現實空間的‘力場緩衝’。你們這炸彈炸得也太急了,說不定……可以在倆空間中間加層‘過渡帶’試試?”

馬洛克和澤爾盯著“過渡帶”三個字琢磨了三天。

“超維空間和現實空間的力場不一樣,說不定能當成天然的‘緩衝墊’用。”澤爾在模型上標紅參數,“用鏑162的弱核力調節過渡帶的‘厚度’,讓湮滅能量一點點‘滲’出來。”

他們讓機器人在彈頭裡加了層鏑162隔離膜,厚度僅0.01毫米。

試爆時,爆炸範圍縮至250公裡,衝擊波揚起的沙塵隻夠形成3小時的薄霧,坑邊緣的沙子雖仍熔化,卻沒再出現玻璃化結晶。

“降溫幅度控製在2攝氏度以內,雲層就算受了擾動,12小時也就恢複正常了,”澤爾指著氣象數據笑起來,“這樣至少不會把氣候搞亂了。”

通訊團隊也迎來關鍵進展。

澤娜把蜂群的振翅頻譜圖放大:“不過蜂群有個本事,頻率能跟著環境稍微調整。你看,在普通磁場裡,它們振翅是200赫茲,到了強磁場裡就會降到180赫茲,就是調整的幅度還不夠大。”

她突然指著圖譜上的暗物質分布帶說:“中微子穿透力是強,可到了時空彎曲不正常的地方就會‘迷路’,試了十幾種校準算法,全被磁場攪得沒用了。說不定不用硬去校準,讓信號像螞蟻繞開障礙物那樣,順著暗物質的引力場‘繞著走’呢……”

維克斯和澤娜正犯難時,林軒抱著實驗艦護盾的引力參數路過,瞥見屏幕上的中微子軌跡,隨口道:“艾麗婭用暗宇結晶的引力場‘引著’攻擊走,你們能不能用它給中微子‘指條道兒’?三級設備就缺個‘引力路標’,說不定結晶能當這路標……當然了,通訊跟攻擊的方向不一樣,可能這主意不怎麼對。”


最新小说: 綜影漫鹹魚躺平了 矢車菊魔女 無解之道 總華探長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新婚立規矩?砸婚房改嫁年代大佬 錦鯉小仙女的人間日常 離婚OK啦,但公公婆婆必須歸我 妃惑宮城之鳳華絕代 我去明末救義士 蕭劍平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