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兩人眼睛一亮。
澤娜馬上想到了沙漠蟻的“磁羅盤”,“不是硬逼著它拐彎,是讓中微子順著暗宇結晶的引力場梯度,自己‘自然而然地轉向’!”
他們讓智能機器人在發射器裡嵌入0.2米長的暗宇結晶柱,柱體的六邊形晶格能形成“引力導軌”,就像給中微子鋪了條會繞路的鐵軌。
2820年春的測試中,5萬萬公裡外的信號偏差縮至500公裡,雖未達標,卻比初期設備的3000公裡好了太多。
護盾團隊的兩年攻堅迎來首次重大測試。
當第一台護盾原型機在實驗艦上展開時,艾麗婭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反物質束射來的瞬間,72的能量確實被引向了虛空。
可不到一小時,結晶表麵突然布滿蛛網般的裂紋,能量儲備斷崖式下跌。
“輻射都在啃它的‘骨頭’了,”卡列斯踹了踹護盾底座,“給它套件鉛208做的‘防輻射衣’試試。”
這層0.5毫米的合金層剛裝上,新麻煩又冒了頭,強核力太“橫”,引力場緊繃得像拉滿的弓,能耗比預期高了35。
那天深夜,艾麗婭盯著監測屏上的力場曲線發呆,澤爾突然起身從工具台上抓過一把微量移液器,吸了點鏑162溶液滴進結晶反應槽,又伸手把冷卻旋鈕往左旋了半格,指著屏幕上漸漸平穩的曲線說:“你瞧,一降溫,弱核力就能讓這場強變得不那麼衝。咱們摻0.1的鏑162進去,就能讓它一直保持這種不較勁、鬆快的勁兒,結晶的引力場就不會動不動就擰成一團了。”
艾麗婭團隊調試暗宇結晶時,總因場強忽強忽弱導致引力場紊亂,艾麗婭盯著數據愁眉不展,澤爾在旁觀察許久,突然動手調整了冷卻參數並加入微量鏑162,用實際操作演示解決辦法。
艾麗婭沒料到,澤爾這專攻數學的小子,竟給她的材料學研究來了這麼關鍵的一下助攻。
她抬眼朝澤爾投去讚許的目光,倒把澤爾鬨得耳根發紅,手都不知往哪兒放了,撓了撓後腦勺嘿嘿笑了兩聲,眼神飄向了彆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引擎團隊的第三重優化來自一次食堂偶遇。
轉化率卡在65遲遲上不去的時候,卡列斯正好撞見艾麗婭在跟人炫耀實驗艦護盾的引力場能自己修複。
他盯著數據突然一拍桌子:“讓引擎的引力場跟護盾共振起來!那些跑掉的能量,暗宇結晶能給‘吸’回來再用!”
接下來的半年,機器人給引擎裹上暗宇結晶薄片,反複校準兩者的引力頻率。當共振成功的那一刻,能量循環圖上多了條漂亮的閉環曲線,原本逸散的15能量,順著引力場流回引擎,轉化率猛地跳到70。
2821年深秋的測試裡,實驗艦做了套“8字回旋”動作,引擎功率穩定在10億千瓦,推力表穩穩停在1億牛,核心溫度僅升高5c。
“以前就像個漏水的桶,能量嘩嘩往外跑,現在總算把縫焊嚴實了。”卡列斯盯著屏幕上起伏的正弦波曲線,嘴角揚了起來。
武器團隊的引力諧振炮經過半年優化,結晶純度和合金絲纏繞密度不斷調整,最終讓偏差壓減至2米。
2821年夏,當諧振炮在實驗艦上連續擊穿15萬公裡外的3個模擬引擎艙時,馬洛克摸著炮管直樂。
戰略武器的後續優化中,馬洛克和澤爾反複調整鏑162隔離膜厚度和弱核力參數,將厚度精確到0.008毫米。
最終試爆那天,荒漠隻揚起一陣短暫的塵土,環形坑邊緣的草葉甚至沒被烤焦,爆炸產生的熱量被控製在坑區範圍內,周邊的風向標紋絲不動,氣象站的溫度計僅波動0.5c。
馬洛克撿起坑邊一片完整的枯葉,葉片上還帶著晨露:“這才叫武器該有的樣兒,隻把堡壘拆了,草原一點都傷不著。”
通訊團隊解決了信號“撞車”難題。
中微子信號能繞路後,實驗艦的引力波信號在交彙時,總有2的概率像500個喇叭同時喊話般串音。
“三級設備靠時間差來避免衝突,效率太低了,”澤娜翻看著蜂群通訊的研究資料,“你看,蜂後振翅的頻率一改變,所有工蜂馬上就同步調整,靠的就是這種‘集體節律’。”
她提出給每艘戰艦的信號加“量子節律碼”:基於鏑162同位素的能量躍遷特性,讓每個信號攜帶獨特的“頻率指紋”。
當它從基態躍遷至激發態時,釋放的0.814兆電子伏能量,能像印章般給引力波“蓋章”。
但測試時,節律碼總被強引力場“磨平”,識彆率降到80。
“林軒送實驗艦引擎的共振數據過來時,指著節律碼的衰減曲線隨口說:“卡列斯用釹167的強核力穩住引擎頻率,你們能不能給節律碼加個‘強核力骨架’?讓它跟甲蟲那外骨骼似的,又韌還不容易變形。”
維克斯和澤娜若有所思,立刻調整方案,在節律碼生成器裡加釹167合金片,用強核力“撐住”弱核力場。
鏑162的躍遷能量被約束在穩定的頻率區間,再強的引力場也無法扭曲其“指紋”。
地球曆2821年測試中,實驗艦的信號“撞車”率降到0.05,500組信號像蜂群振翅般同步跳動。
澤娜盯著頻率曲線笑:“三級通訊是‘各說各話’,咱們這才算‘集體合唱’。”
護盾團隊的第三版原型機也在同年完成測試。
在實驗艦上穩穩偏折85的反物質束,連續運行8小時仍麵不改色。
2822年春天的某個傍晚,迎來了實驗艦上的終極驗收。
諧振炮和湮滅彈完成最後測試時,數據驚豔全場。
引力諧振炮,15萬公裡內命中率99.2,能精準震碎敵艦引擎艙而不傷及核心;連續發射50次,炮管溫度僅升12c。
超維湮滅彈,破壞範圍可控在50200公裡,能量利用率從三級武器的30躍升至85,輻射殘留量降至安全值110。
另一處,通訊模塊的終極測試場景讓整個團隊振奮不已。
5萬萬公裡外的實驗艦同時接收500組指令,中微子信號像被無形的手引導著,繞開3處強磁場乾擾,抵達時延遲僅0.008秒;引力波信號在交彙時紋絲不亂,錯誤率壓到了0.03。
澤娜調出蜜蜂振翅和信號頻率的對比圖,維克斯摸著通訊器的外殼笑了:“三級文明解決了‘能不能傳過去’的事兒,咱們總算弄明白了‘怎麼傳才能穩當、準確又快速’。”
同時,第500套護盾模塊在實驗艦上完成終極測試時,報告讓整個基地炸了鍋,反物質束的偏折率穩定在92,就算10的漏網之魚撞上艦體,結晶的自修複層也能在0.5秒內把痕跡抹得乾乾淨淨。
同年深秋,實驗艦的所有核心模塊均通過終極驗證。
護盾、引擎、武器、通訊係統的性能參數穩定且達標,各模塊間的協同效率達到預期。
24.3從實驗艦到艦隊的跨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軒在全體會議上宣布:“實驗艦的活兒已經乾完了,打今兒起,啟動500艘戰艦的大規模量產計劃。”
量產的六年裡,挑戰比攻堅時更考驗耐心。
智能機器人的生產線需精準複刻實驗艦的每一處細節,暗宇結晶的提純工藝必須分毫不差,釹167的配比誤差不能超過0.001,通訊器的暗宇結晶柱安裝角度偏差需小於0.05度。
艾麗婭帶領團隊駐守采礦點,確保每批次暗宇結晶的引力場強度一致。
卡列斯為生產線加裝“共振校準儀”,讓每台引擎與護盾的能量交互效率都複刻實驗艦的水準。
馬洛克則編寫了武器係統的“智能適配程序”,確保500門諧振炮的瞄準精度與實驗艦完全同步。
地球曆2828年秋,最後一艘戰艦的艦橋燈光亮起,500艘戰艦的暗宇結晶護盾同時展開,暗藍色的引力漣漪連成一片強有力的防護網。
引擎噴薄的藍光形成整齊的光帶,推力表上的數字清一色穩定在1億牛。
諧振炮的瞄準鏡同步鎖定15萬公裡外的靶標,通訊屏上500個信號點像心跳般規律跳動。
所有數據與2822年實驗艦的最終測試報告沒有大的出入。
林軒站在指揮中心,望著全息投影中列陣巡航的艦隊,背後顯示屏首先滾動出護盾係統的性能參數。
暗宇結晶與釹167合金交織的引力場護盾,對反物質束偏折率穩定在95,對擴散性爆炸波的吸收效率達92,受攻擊後0.5秒內可自主修複70損傷,且能根據敵方攻擊軌跡實時調整力場形態,像靈活的水幕般引導能量繞流,既堅韌又智能。
引擎係統的參數緊隨其後,基於四大基本力大一統理論的超維湮滅聚能引擎,功率穩定在10.5億千瓦,推力始終鎖定1億牛,能量轉化率突破70,航速峰值達31光速;借助弱核力穩頻閥,能量輸出波動幅度控製在3以內,能與護盾、武器係統實時共振,按需分配能量,如同精準的能量管家,讓每一份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武器係統的性能同樣亮眼,戰術武器引力諧振炮有效射程15萬公裡,瞄準偏差不超過2米,可通過引力波共振精準擊穿敵艦引擎艙等關鍵部位,連續發射50次後炮管溫度僅升高12c,且能適配不同目標自動調整共振頻率;戰略武器超維湮滅彈采用鏑162隔離膜控製能量釋放,爆炸範圍可在50200公裡內精準調控,能量利用率達85,僅對目標區域造成破壞,周邊環境溫度波動不超過0.5c,輻射殘留量降至安全值的110,實現了精準且可控的打擊。
通訊係統的數據彰顯著協同作戰的核心能力,基於暗宇結晶引力導軌與量子節律碼的協同技術,中微子信號在5萬光年範圍內延遲僅0.003秒,引力波信號串音率壓減至0.03,即便在強磁場或時空扭曲區域,也能像蜂群般通過“頻率指紋”精準傳遞指令,500艘戰艦的通訊同步率達99.98,確保整個艦隊如同一生命體般行動一致。
每一組數據都印證著從實驗艦到艦隊的跨越,這不再是單一技術的突破,而是整個文明科技體係的協同躍升。
“從‘一艘實驗艦’到‘五百艘艦隊’,”林軒轉過身,衝伊芙、維克斯這幫科學家笑了笑,“咱們用十多年證明了,四級文明的底氣,從來不是某一艘戰艦多厲害,而是這五百艘戰艦能跟一個生命體似的,同呼吸共進退,步調都能踩到一塊兒去。”
伊芙笑著接話:“可不是嘛,前幾年調試單艦的時候,總跟摁葫蘆起瓢似的,現在500艘跟串了線似的,一動全動,這才叫真能耐。”
維克斯認同道:“以前誰能想到啊?那會兒調試個共振頻率都得熬半宿,現在倒好,跟指揮一群蜜蜂似的,齊整!”
24.4向伊瑟拉星域進發
地球曆2828年夏,當500艘戰艦在臨時基地上空列隊展開,暗藍色的護盾能量漣漪連成一片時,瑟隆長老帶著瑟蘭、維蘭娜等人走進林軒的戰術室。
此時,林軒正和埃隆、亞瑟圍著中央的全息星圖討論,星圖上,伊瑟拉星域被醒目的紅色光標標注為戰略目標,周圍還密密麻麻分布著艦隊行進路線與戰術節點。
老人枯瘦的手指攥著衣角,喉結滾動半晌才開口:“林指揮官,這些戰艦……能不能暫借伊瑟拉?我們想……回家。”
瑟蘭長老連忙補充:“我們知道這很冒昧,可母星的能量塔還在被厄煞人掠奪,殖民區的族人每天都在減少……”話沒說完便紅了眼眶。
“您二位要說借,我可一艘都不給!”林軒對瑟隆和瑟蘭長老說道。
眾人聞言一片愕然,林軒隨即微笑道:“我乾嘛要借給你們啊?咱們早就是一家人了!我造這五百艘船,是為了在這顆無名星球躲一輩子嗎?殺回伊瑟拉星球這事兒,我心裡一直沒忘。接下來,咱們整個文明的頭等大事,就是乾翻那幫侵略者,把伊瑟拉星域給奪回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調出艦隊的武器參數,“卡列斯博士的引擎參數裡藏著伊瑟拉的引力常數,澤娜的醫療艙數據庫裡存著你們的基因序列,就連rob1號,都學會用伊瑟拉語報能量參數了。您說說,我能讓這些花了這麼多心血弄出來的東西,就這麼在基地裡擱著嗎?”
瑟隆猛地抬頭,看見屏幕邊緣滾動的船員名單:華夏工程師與伊瑟拉科學家混編在每個技術單元,澤娜的實驗室裡擺著卡列斯送的礦物樣本,馬洛克的炮組人員正和伊芙調試共振頻率。
“不可!”瑟蘭急步上前,“厄煞文明的四級中等宇宙水準湮滅炮能撕裂護盾,整個巴納德星係的主要文明,沒一個能扛住他們的武器!我們不能把華夏文明拖進這場戰爭!”
林軒收起笑容,指尖輕叩桌麵,指揮艙的燈光突然切換成伊瑟拉星的晨昏色。
“還記得咱們頭回一塊兒調試超維引擎嗎?”他調出能量共振的曲線,“倆文明的技術就跟正反物質似的,撞在一塊兒才能爆出最大的勁兒。這些年,咱們的護盾共用一套拓撲結構,引擎用同一種湮滅算法,早就成了掰不開的整體。你們的母星,那就是咱們半個家;你們的敵人,那就是咱們的仇人。”
就在瑟隆等人還想開口推辭時,一直沉默站在角落的埃隆突然上前一步,指了指指揮艙屏幕上正循環播放的聯合演練畫麵。
華夏工程師正手把手教伊瑟拉族人操作諧振炮校準儀,而伊瑟拉的念力師則在幫華夏工程師穩定引擎的量子態波動。
“長老您看,”埃隆的聲音帶著笑意,“十二年前我第一次修伊瑟拉的能量導管,光認那些螺旋紋路就花了三個月;現在倒好,我閉著眼睛都能摸出哪根管子是卡列斯博士親手擰的。這十多年來,咱們的工具台早混在了一起,零件箱上一半寫著華夏文,一半刻著伊瑟拉星圖,您說這還分什麼彼此?”
亞瑟跟著點頭,抬手拍了拍瑟蘭長老的肩膀:“您總說怕拖累我們,可您忘了?去年暗物質礦脈塌方,是伊瑟拉的念力師用精神絲線護住了我們三個工程師;上個月調試護盾共振,又是卡列斯博士連夜算出了華夏引擎的適配參數。戰場上哪有孤軍奮戰的道理?再說了,那幫厄煞人搶了咱們的家園,保不齊下次就敢動我們的星艦。對付這種豺狼,就得攥緊拳頭一起上!”
埃隆接過話頭,目光掃過艙內眾人:“老林頭兒和小亞說得對,咱們早就是一家人了。家被搶了,哪有借船幫忙的道理?自然是舉全家之力,把侵略者趕出去才算完!”
他轉身指向身後的全息星圖,語氣愈發懇切:“諸位請看,這幾天老林頭兒天天把我和亞瑟叫到這兒,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光複伊瑟拉星域。您看這上麵標著的攻擊路線、能量補給點,全是為奪回您的母星盤算的。”
星圖上,伊瑟拉星域周邊的戰術節點閃爍著微光,幾條加粗的航線像箭頭般直指被侵占的核心區域,顯然是經過反複推演的結果。
三人的話像暖流通遍指揮艙,瑟隆長老看著屏幕上那些混編作業的身影,枯瘦的手指終於鬆開了衣角,喉結又動了動,這次沒再說出推辭的話。
林軒態度堅決地說道:“就這麼定了。”
隨即讓rob1號傳令下去,立刻做好遠征準備,目標直指侵占伊瑟拉的侵略者,即日啟程!
次日清晨,深秋的寒意裹著星塵掠過臨時基地,500艘戰艦如鋼鐵森林般在臨時基地上空列陣。
暗藍色的護盾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艦體兩側的諧振炮管整齊劃一指向深空,引擎噴口的藍光如凝固的火焰,將整片星域映照得如同白晝。
最前方的“華夏號”旗艦指揮艙,林軒站在指揮台上,聲音經擴音器傳遍每艘戰艦:“大夥兒聽著,伊瑟拉的山脈正被厄煞人的湮滅炮一口口啃著呢……”
他抬手一揮,500艘戰艦的全息屏幕同時亮起伊瑟拉星球的資料影像,破碎的大陸板塊、燃燒的能量塔、星環中漂浮的族人遺體。
“有人說這是伊瑟拉的仗,跟咱們華夏沒關係。”林軒的目光掃過隊列裡混在一塊兒的華夏工程師和伊瑟拉戰士,“可你們瞅瞅,卡列斯博士給引擎換的每根管子,上麵都刻著伊瑟拉的星圖;澤娜那醫療艙裡,納米蟲的基因序列裡都嵌著伊瑟拉的急救碼。這些年,咱們的護盾共用一套拓撲結構,早就成了掰不開的疙瘩!”
林軒猛地指向伊瑟拉星域的坐標:“今天,咱們不是把戰艦‘借’給盟友,是帶著家人回家!讓那幫厄煞人瞧瞧,拆了伊瑟拉人的星環,就得拿他們的堡壘來賠!”
他按下通訊鍵,500艘戰艦的引擎同時轟鳴,藍光彙成一道貫穿星空的洪流。
“目標伊瑟拉,坐標鎖死!”林軒的聲音透著股金屬般的硬氣,“把侵略者的防線撕個稀巴爛,讓伊瑟拉的極光,重新照亮那片天!出發!”
平台下響起雷鳴般的呼應,諧振炮的充能聲如低沉的戰鼓。
第一縷陽光刺破天際的瞬間,艦隊如離弦之箭衝出臨時基地,護盾的漣漪在星空中蕩開層層疊疊的波紋。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