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總第154章)箭在弦上的光複之戰_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 > 第25章 (總第154章)箭在弦上的光複之戰

第25章 (總第154章)箭在弦上的光複之戰(1 / 2)

25.1伊瑟拉星域的戰略態勢

在駛向伊瑟拉星域的星軌上,“華夏號”指揮艙內光影流轉,林軒指尖輕叩操控台,rob1號即刻投射出三維星圖。

幽藍色的伊瑟拉星域與暗紫色的厄煞星域在全息投影中遙遙相對,兩道星域間標注著醒目的“5.4光年”,而聯合艦隊當前坐標與目標星域的距離則顯示為“3.1光年”。

“照現在這航速,到伊瑟拉星域估計得18年。”林軒掃了眼星圖上的參數,轉頭看向圍在投影旁邊的伊瑟拉核心成員,“這18年不光是準備的日子,更是咱們破局的關鍵。瑟隆長老、萊拉夫人,還有各位,關於那個厄煞文明,咱得要最詳細的情報。”

瑟隆長老枯瘦的手指在星圖邊緣虛點:“厄煞人是碳基生物,老家在巴納德星係外旋臂,那顆星球被暗物質雲海包著,是個岩石星球,表麵全是黑曜石熔岩河。這種極端環境讓他們不怕高溫和強輻射,整個文明也滿是好戰的性子。他們和伊瑟拉的關係,得從一百年前的星晶貿易衝突說起。”

萊拉夫人的銀發在投影光線下微微顫動,接過話頭:“那時候伊瑟拉星的星晶礦,是巴納德星域裡最好的能量載體。厄煞人一開始打著做買賣的旗號來接觸,可等他們發現我們的念力學、能量科技,跟他們那套打仗的路數對不上,就露出了凶狠的本性。”

卡列斯接著說,“他們信奉‘力量即真理’,覺得伊瑟拉人‘溫和的能量運用’是糟蹋資源,還宣稱要‘以戰爭重塑星域秩序’。”

他的聲音沉了下去,伊芙接過話,“第一次在邊境鬨了摩擦之後,他們花了十年時間,把周邊三個二級高等文明都吞了,艦隊從一百艘擴到了一千艘。他們甚至會在戰艦外殼上刻下搶來的那些星域的坐標,最後在2776年底,對伊瑟拉星域發起了全麵進攻。”

維蘭娜院長推了推眼鏡,調出一組動態模型:“厄煞的武器係統堪稱四級中等文明的戰爭標杆。先說戰略武器‘大一統湮滅彈’,能量利用率高達97,比我們當前武器高出14個百分點,其核心是通過強核力撕裂目標物質結構,弱核力擴大能量擴散範圍,配合引力場精準鎖定破壞區域,單枚即可造成60230公裡的可控毀傷,對行星核心的破壞力比我們的武器強14,且輻射殘留僅為我們的70。”

卡列斯指著模型一處道:“更棘手的是他們的跨艦能量共享係統,依托分布式算力網絡,能在12秒內完成三艘戰艦的能量調配,確保艦隊始終保持火力飽和。當年圍攻伊瑟拉主星時,他們的湮滅彈齊射曾在大氣層撕開臨時空洞,軌道防禦係統根本來不及重構。”

“戰術武器‘力場坍縮炮’同樣致命。”伊芙補充道,指尖在投影中劃出炮口軌跡,“有效射程17萬公裡,比我們的引力諧振炮遠13.3,瞄準偏差僅1.7米。其原理是發射‘四力耦合彈頭’,命中時強核力瓦解目標原子結構,電磁力形成定向衝擊波,疊加引力場壓縮爆炸範圍,單發威力比我們強12,連續發射60次後炮管溫度僅升10c,散熱效率遠超同級武器。更可怕的是他們的武器協同算法,多艦齊射時能形成交叉火力網,連我們當年最堅固的‘星晶護盾’都被撕開過115的防禦閾值。”

維蘭娜院長調出厄煞星域的資源分布圖譜:“他們的母星核心溫度是伊瑟拉星的3倍,地殼中蘊含的超重元素為武器鍛造提供了天然優勢。每顆湮滅彈消耗的暗物質相當於0.8個標準小行星質量,這也是他們持續擴張的根源。戰爭機器的運轉完全依賴資源掠奪,新生兒從出生起就被灌輸‘武器即生存權’的理念,整個文明的科技樹幾乎全為戰爭服務。”

“還有他們的引擎。”伊芙繼續說道,指尖劃過星圖上的航跡模擬,“35光速的峰值航速,比我們的引擎快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星域戰中,他們能更快形成合圍。”

林軒聽完,指尖在星圖上重重一點,將厄煞艦隊的活動範圍與戰略重心標紅:“從已知情況看,厄煞文明的硬實力優勢主要在武器協同和能量效率上。但這種好戰的文明都有個通病,就認既定的戰術套路,對不按常理出牌的戰場適應能力特差。所以咱絕對不能跟他們硬碰硬。”

“這18年的準備時間,咱得從大麵上搭三套體係。第一,不能打常規的陣地戰,得靠著伊瑟拉星域的複雜地形,弄出個‘動態遊擊網’。把隕石帶、能量亂流區都變成天然的擋箭牌,讓他們的集群優勢沒法發揮。”

“第二,集中勁兒突破‘高維能量乾擾’技術。不用精確破解他們的武器參數,隻要能在大範圍星域裡攪亂能量,讓他們的火力準頭降下來就行。”

“第三,強化艦隊的‘分布式作戰’能力,用小規模編隊靈活穿插,抵消他們跨艦能量共享的優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抬手圈出伊瑟拉星域周邊的一處暗物質富集區:“這片區的物理規則本來就不穩定,正好能當咱們的‘戰略緩衝區’。厄煞人就靠搶資源活著,拖久了仗,他們的補給線肯定得拉長,這就是咱的機會。不跟他們比單場戰役多厲害,得比整個星域誰更能扛住這場仗。”

25.3誘敵計劃與伏擊準備

一直在整理數據的埃隆突然開口,把星圖切到了兩個星域之間的大片虛空中:“從文明擴張的規律來看,厄煞人的‘閃電戰’模式有個致命的前提,就是必須得有穩定的前線補給點。我們可以提前在這片星域布置‘空間標記信標’,不用實時監控,隻要能掌握他們艦隊的大概動向就行。”

埃隆指著敵占區繼續道:“咱們得想辦法把他們的主力引開伊瑟拉主星,然後突襲他們後方占領區的中轉基地。不用把基地毀了,隻要製造出‘補給斷了’的恐慌,就能逼著他們分兵回去救援。”

他調出一組概率模型,“這類戰爭文明的指揮體係通常高度集權,一旦前線與後方的信息出現延遲,很容易引發決策混亂,這正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戰略空隙。”

亞瑟接過話:“根據現有的記錄,厄煞人這三百年裡吞並了七個二級文明和兩個三級文明,這些文明剩下的勢力,很可能還在星域邊緣活動。”

他把目光移到了厄煞星域和周邊文明的關係圖譜上,“我們不用直接跟他們聯合,隻要通過加密頻道散布‘厄煞艦隊主力調出去了’的假消息,就能引發一連串反應。那些被掠奪過的文明肯定會趁機去騷擾他們的邊境,逼著厄煞分兵防守。就算隻是些四處遊蕩的武裝商船,也能變成牽製厄煞的‘意外因素’。”

他停了停,又補充說:“更重要的是打心理戰。厄煞人覺得‘力量最牛’,一旦在幾次關鍵戰役裡吃了虧,他們內部肯定會有人質疑‘戰略判斷錯了’。我們可以把截獲的通訊信號挑一挑,往他們星域裡發點‘前線打敗仗’的片段,讓這種質疑聲變大。對於靠戰爭捏合起來的文明來說,內部出裂痕往往比外麵挨打更要命。”

瑟隆長老捋著長胡子點頭說:“兩位華夏謀略家的分析說到點子上了。伊瑟拉人對這片星域熟門熟路,再加上這種大層麵的安排,完全能讓厄煞人的戰爭機器陷入‘有勁兒使不出’的窘境。”

林軒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就這麼著,把整個星域當棋盤,把文明的扛造勁兒當棋子,咱得讓厄煞人弄明白,真正的厲害從來不是靠武器瞎砸,而是得把戰爭的根兒琢磨透了。”

話音剛落,瑟隆長老重重頷首,銀須隨動作輕顫。

萊拉握緊阿雅娜的手,母女眼中同時燃起星火。

卡列斯指尖在操控台輕快跳動,引擎參數的數據流如活水般刷新。

埃隆與亞瑟俯身星圖,筆尖劃過的戰術節點瞬間連成網。

指揮艙裡的呼吸聲仿佛被無形的鼓點校準,每個人的眼神都淬著同一種光,為了家園,半步不退。

星圖上,代表聯合艦隊的光點依舊在穩步前行,而在幽藍與暗紫的星域之間,一場跨越光年的文明博弈,正隨著這些宏觀謀略的碰撞,緩緩拉開序幕。

25.4伊瑟拉文明的守護理念

地球曆2846年,華夏與伊瑟拉聯合艦隊抵達伊瑟拉星域的“碎星回廊”。

這片橫跨3000萬公裡的小行星帶,是宇宙暴力美學的極致呈現。

千萬塊隕石如被打翻的星塵匣,從拳頭大小的碎石到直徑超千公裡的不規則岩塊,在暗能量流的裹挾下以每秒數十公裡的速度無序衝撞。

泛著金屬光澤的鎳鐵隕石表麵布滿熔蝕坑,那是百萬年來與星際塵埃高速摩擦的印記。

矽酸鹽構成的冰晶隕石則在恒星餘暉中折射出幽藍光芒,內部封存的甲烷結晶偶爾因碰撞破裂,瞬間爆發出淡紫色的能量霧團,在真空裡詭異地擴散成轉瞬即逝的星雲。

更棘手的是區域內縱橫交錯的能量亂流。

這些源自遠古超新星爆發的等離子體流,時而凝聚成肉眼可見的金色光帶,溫度高達百萬攝氏度,能輕易熔穿戰艦的外層裝甲。

時而又化作無形的引力漩渦,讓經過的星艦儀表盤瘋狂跳動,導航係統在引力場的撕扯下頻頻失靈。

有幾塊直徑數百公裡的巨型隕石正處於緩慢的自轉中,其表麵的釹167結晶礦脈在自轉時切割磁力線,不斷釋放出強電磁脈衝,形成天然的“信號屏障”,任何進入這片區域的艦隊,都將失去遠程精確探測能力,隻能依靠短距傳感器在碎石與亂流間摸索前行。

這也是林軒將其選為“動態遊擊網”核心的關鍵。

在這片混亂的星雲邊緣,卡隆星像一顆被遺忘的墨色寶石靜靜懸浮。

它的同步軌道上,厄煞艦隊的暗紫色艦體正反射著恒星的冷光,艦艏的力場坍縮炮炮口偶爾閃過一絲暗紅,與周圍隕石碰撞產生的火花、能量亂流撕裂真空的劈啪聲,共同編織出一張充滿殺機的羅網。


最新小说: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