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九階修煉的要求,融入虛空後需用念力精準操控外部力場,可林軒每次發力,念力剛觸碰到模擬艙的測試力場,自身與虛空的聯結就像被風吹斷的線,瞬間脫離。
“就像隔著一層霧推桌子,明明摸到了,卻使不上勁兒。”他看著模擬艙的監測數據,“墟力操控精度”最高隻到45,連基礎實戰要求的60都差得遠。
第二個難題更棘手,融入虛空的續航太短。
每次融入超過1小時,“能量凝聚度”就會從75驟降到50以下,意識流開始發虛,必須退出補充能量。
“實戰裡哪有中途‘歇菜’的機會?”林軒對著殘頁歎氣,翻遍萊拉夫人殘頁的全息掃描件,隻找到“墟力需‘借虛發力’”的模糊描述,連“借虛”的具體節奏都沒提。
地球曆2934年夏,林軒在虛空模擬艙裡開啟了“死磕模式”。
他試著調整四力比例,把弱核力占比從30提到40,能量散逸速度倒是快了,可剛觸碰到外部力場就“脫虛”。
又把引力占比從20降到10,能量倒是能穩在虛空裡,可念力像被捆住了手腳,連最基礎的力場推動都做不到。
折騰了一個月,“墟力操控精度”始終在3545之間徘徊,沒一次突破45的上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卡就是大半年。
到了年底,林軒急得在模擬艙裡連續修煉72小時,雙眼盯著監測屏上的“精度數值”,連飯都忘了吃。
長時間的高度緊繃,讓他的意識流出現短暫紊亂,原本穩定的能量軌跡突然扭曲,“能量凝聚度”斷崖式下跌到30,模擬艙的應急燈都亮了起來。
正在三層戰略規劃艙整理數據的埃隆,通過華夏號的監控係統發現了異常,當即衝進六層模擬艙,強行終止了修煉程序。
“你這是拿自己的幻形體開玩笑!”埃隆又氣又急,“再這麼硬熬,彆說突破中期,初階的根基都得崩!”
緩了兩天後,埃隆看著依舊愁眉苦臉的林軒,提議道:“你跟虛空力場的事兒,咱不懂,但科研組的老維懂信號同步啊!要不找他想想辦法?”
林軒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維克斯。
這位信息專家在七層實驗室泡了半個月,把林軒近百次的修煉數據翻了個底朝天,終於提出了方案:“既然你的念力能跟虛空能量共振,那咱就加個‘中間人’,我給你做個‘虛空力場感應器’,嵌在手環裡,實時捕捉模擬艙的力場變化,你發力時跟著感應器的節奏來,精準對齊波動頻率,精度肯定能提上去!”
可感應器的研發遠比想象中難。
虛空能量會乾擾常規傳感器的信號,維克斯試了矽基、碳基等20多種材料,最後用暗物質晶體磨成的感應芯片,才做出能在模擬艙穩定捕捉信號的原型機。
可第一次帶著感應器修煉時,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0.1秒的信號延遲,看似很短,卻足以讓念力與虛空力場的共振斷開。
原本20的能量耗損率,反而飆升到35,融入虛空的時間也從1小時縮短到了40分鐘。
林軒摘下手環隨手擱桌上,又按滅了感應器,往模擬艙外的休息區一坐,手指頭敲著膝蓋琢磨:“設備這玩意兒就是個死物件兒,虛空可是活泛的!差哪兒呢?根本不是信號準不準的事兒,是我跟虛空沒‘搭上線’。得讓念力跟著虛空的勁兒走,哪能等設備告訴我該咋動?這不本末倒置了嘛!”
從那以後,2935年成了林軒的“試錯年”。
春天,他試著結合華夏號引擎的力場輔助修煉,結果引擎力場太強,直接衝散了他與虛空的聯結。
夏天,他讓澤娜調整模擬艙的虛空密度,從0.8調到1.2,“虛空融入度”倒是從80漲到了85,可“墟力操控精度”還是沒突破50。
秋天更冒險,他試著在模擬艙內同時操控虛空力場和電磁力場,想借“雙力共振”提精度,結果兩種力場在體內衝突,導致能量失衡,模擬艙的防護盾都自動啟動了,嚇得埃隆專程來“盯梢”了半個月。
就這樣折騰到2935年底,林軒的修煉數據卡在了一個尷尬的節點,“虛空融入度”穩定在85,再也漲不上去;“墟力操控精度”最高隻到60,離實戰要求還差一大截;融入虛空的時間勉強能撐1小時10分鐘,遠達不到長時間作戰的需求。
六層虛空模擬艙的燈光,陪著他熬過了無數個深夜,可九階中期的瓶頸,卻像一道看不見的牆,遲遲無法突破。
“林老頭兒,要不歇兩天?”伊芙偶爾會來模擬艙休息區勸道,“你這一年試的法子,比咱研發反製模塊的方案還多,也該讓腦子鬆鬆勁兒。”
林軒看著模擬艙裡幽紫色的虛空力場,輕輕歎氣:“不是不想歇,是實戰不等人啊。真到了戰場上,虛空可不會給咱試錯的時間。”
24.4實戰驗證:武仙座星域的最終試煉
地球曆2936年初,華夏艦隊避開武仙座α恒星噴薄的赤紅色強輻射區,停泊在η行星軌道外側的安全錨點。
舷窗外,η行星表麵覆蓋著暗褐色的環形山,稀薄大氣層折射出淡橙色光暈,周圍漂浮的星際塵埃在恒星風作用下,形成如同金色絲帶般的旋臂,緩緩繞行星流轉。
這裡的暗物質密度要比蛇夫座高30,這密度,就像蛇夫座是稀粥,武仙座是稠粥,暗物質粒子多了30,就像粥裡的米粒密了三成,對護盾的熬煮勁兒更足。
彌漫的暗物質粒子與星光碰撞,偶爾迸發出轉瞬即逝的淡藍色微光,恰好能模擬四級高等文明常用的“複雜力場作戰環境”,初代反解綁霧護盾的最終測試,便在此拉開序幕。
科研艙內,全息屏左側實時顯示著武仙座星域起伏的引力波動曲線,如同被風吹動的絲綢般微微震蕩。
右側分屏則清晰列著護盾核心參數與四力糾纏監測數據,數據流跳動的節奏,仿佛與窗外宇宙的脈搏共振。
眾人圍在屏前,目光裡滿是按捺不住的期待。
埃隆指尖按在控製台邊緣,眼神緊盯著護盾能量儲備數值。
澤娜攥著生物監測儀,時不時抬頭看向窗外,想第一時間捕捉霧流與護盾碰撞的瞬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洛克則盯著力場耦合公式草稿,嘴裡小聲念叨著“暗物質彆亂了共振節奏”,連呼吸都比平時輕了幾分。
所有人都盼著這次測試能成,這可是他們熬了數年的心血成果。
林軒站在中央,量子態意識流先掃過窗外泛著橙光的η行星,感受著周圍暗物質粒子的流動軌跡,再輕輕覆在護盾控製接口上,指尖懸停:“武仙座的暗物質環境會乾擾力場傳導,先按實戰強度30投送解綁霧,重點盯緊強核力引力糾纏的‘重連’穩定性,彆讓暗物質攪了節奏。”
話音剛落,兩台搭載著矢量推進器的智能機器人便從華夏號對接艙出發,托舉著改裝過的強力解綁霧裝置,緩緩駛入宇宙。
機器人周身亮起淡藍色定位光,借助η行星的引力坐標校準方向,將裝置精準投送到距離華夏艦隊1.2公裡、距離實驗艦0.8公裡的預設測試點。
這個距離經過三重測算,既能確保霧流精準命中實驗艦護盾,又能完全隔絕對華夏艦隊本體及周邊設備的影響,所有可能的風險都被鎖在安全範圍內。
此時,洛克斯在科研艙內遠程操控著裝置參數,屏幕上顯示裝置已成功固定在測試點,側壁貼著的“武仙座邊緣地帶宇宙環境適配”標簽在全息投影中格外清晰。
他將輸出功率旋鈕擰到“30”,鏡頭傳回的畫麵裡,裝置瓶中淡灰色霧流瞬間裹上一層微弱的橙光,那是暗物質粒子附著的痕跡,如同給霧流鍍上了一層薄紗。
洛克斯拍著胸脯朝林軒保證:“老林頭兒你放心!參數都是按四級高等文明的標準調的,保準跟反製護盾的測試需求嚴絲合縫,錯不了!”
隨著他按下遠程發射鍵,宇宙中,強力解綁霧裝置頂端的噴嘴亮起冷光,一道裹著橙光的銀灰色霧柱如同被精準校準的箭矢,筆直射向實驗艦側翼的反製護盾。
霧柱飛行軌跡平穩,全程未偏離預設路線分毫,連實驗艦周邊的觀測設備都沒碰到,穩穩落在安全測試範圍的核心區域。
從具體參數來看,此次噴射的反物質粒子濃度被精準控製在0.3,這一數值嚴格參照四級文明“粒子活性梯度標準”設定,既能模擬實戰中的粒子衝擊強度,又避免了濃度過高對護盾造成不可逆損傷。
同時,霧柱中還添加了0.05的氦3鈦合金粉末,其作用是中和暗物質可能帶來的力場乾擾,確保霧柱能以穩定狀態與反製護盾接觸。
而這兩組參數的配比,恰好與洛克斯此前研發的乾擾試劑形成協同,能最大化發揮試劑對霧流粒子的活性壓製效果,為後續護盾防護數據的精準采集提供保障。
起初,監測屏上強核力引力糾纏係數從0.92微降至0.85,武仙座的暗物質果然放大了霧流衝擊,波動比預期更明顯。
但下一秒,馬洛克研發的“引力強核力共振算法”瞬間啟動,算法自動加載武仙座暗物質修正係數,護盾表麵泛起淡金色引力波,頻率精準鎖定到解綁霧超力場頻率的兩倍。
如同磁鐵穿透流沙吸引鐵釘,解離的強核力粒子穿透暗物質乾擾層,被引力波穩穩“拽回”原子核,糾纏係數以每秒0.06的速度回升,十五秒後穩定在0.90,比未受攻擊時僅低0.02。
“成了!暗物質沒攪亂共振!”馬洛克攥著拳頭湊到屏幕前,指著力場曲線的平滑段,聲音都有些發顫。
他設計的算法本就基於四級高等文明“強核力引力化”原理,前陣子又結合宇宙環境加了“暗物質力場補償模塊”,通過引力波頻率微調,抵消暗物質對強核力約束場的乾擾,讓解離的強核力穩穩“錨定”原子核,從根源上阻斷解離連鎖反應。
林軒盯著屏幕上的曲線,抬手拍了拍馬洛克的肩膀,語氣透著股鬆快:“好樣的!這共振穩住了,後麵的測試就順了!”
艾麗婭捧著剛打印出的護盾材料檢測報告跑過來,報告首頁標著“武仙座宇宙環境測試專用”。
她指尖劃過關鍵數據,嘴角揚起笑意:“暗物質粒子沒白加!按四級高等文明的理論改良後,這護盾材料在武仙座環境裡的表現,比之前強太多了,完全夠支撐長期實戰!”
她舉起手裡泛著幽藍光澤的材料樣品,能清晰看到內部微粒咬合的緊密結構。
從具體參數來看,此次改良的護盾材料以鈦合金為基底,核心是摻入了3的暗物質晶體微粒與1的“力場響應粒子”,這一配比嚴格遵循四級高等文明“暗物質合金理論”。
其中,“力場響應粒子”可隨武仙座的暗物質波動自主調整熵動狀態,直接將力場傳導散逸率壓低40。
此前普通塗層在該環境下的力場損耗率達22,而改良後穩定降至13。
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暗物質晶體微粒與“力場響應粒子”相互咬合,如同在材料內部搭建了“力場通道鎖”,能牢牢鎖住引力波與強核力的共振通道,確保防護效果穩定持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軒湊過去掃了眼報告,拍了拍艾麗婭手裡的材料樣品,笑著點頭:“靠譜!能在武仙座的宇宙環境裡穩住這效果,往後實戰咱心裡也有底了!”
洛克斯趁機湊到維克斯身邊,晃了晃裝著淡綠色乾擾試劑的瓶子,看著裡麵懸浮的銀亮顆粒,語氣帶著十足的底氣:“老維,瞧瞧咱這試劑的效果!按正經理論調的配方,保準能把霧流粒子的活性壓下去,你瞅瞅數據就知道!”
從具體參數來看,這瓶乾擾試劑嚴格依據“粒子活性調控理論”配製,反物質粒子濃度精準控製在0.3,既能有效作用於霧流粒子,又避免濃度過高引發額外反應。
同時添加了0.03的暗物質中和劑,用於抵消環境中暗物質對試劑效果的乾擾。
最終實測數據顯示,該試劑可使霧流粒子活性降低60,試劑中懸浮的銀亮顆粒正是活性調控成分的載體,能確保有效成分均勻作用於霧流,實現穩定的活性壓製效果。
維克斯推了推眼鏡,盯著實時粒子監測屏上的橙光霧流數據,語氣篤定:“沒錯!程序按四級高等文明的邏輯加了監測模塊,能自動適配武仙座的環境,霧流粒子活性降得很穩,護盾壓力也跟著小了,暗物質的乾擾也控製住了。成了!”
從具體數據來看,維克斯團隊在程序中植入的監測模塊,嚴格遵循四級高等文明“動態適配邏輯”設計。
當橙光霧流進入武仙座暗物質環境後,模塊會實時識彆區域內暗物質濃度變化,並自動匹配洛克斯乾擾試劑的作用參數。
最終實測顯示,霧流粒子活性從初始的80精準降至32。
這一變化直接讓反製護盾承受的衝擊強度減半,同時將暗物質對力場傳導的乾擾率壓製在5以下,完全符合預設的測試目標,為後續護盾穩定性監測掃清了環境乾擾障礙。
林軒伸手觸碰全息屏上的力場模型,看著強核力與引力軌跡穿透暗物質區不再紊亂,語氣又豪邁又興奮:“武仙座這環境才叫真考驗!四級高等文明的門道在這藏不住。理論得跟材料、程序搭夥,還得順著星域環境調,缺了‘環境適配’,啥好理論都白搭!”
當測試功率提升至實戰100,η行星突然傳來一陣微弱的引力脈衝,這是武仙座常見的天體乾擾。
但護盾僅短暫波動0.03秒,“引力強核力共振算法”就自動加載脈衝補償參數,最終解離抑製率保持100,塗層損耗僅16,響應時間0.27秒,所有數據均遠超預設標準。
形象說來,解離抑製率100,就像門鎖死死擋住小偷,一個都進不來;塗層損耗16,就像衣服隻磨破了16的邊角,不影響穿;響應時間0.27秒,就像手碰到火0.27秒就縮回來,快得躲得過傷害。
rob1號的電子音清晰回蕩在科研艙內,屏幕上同步彈出實驗結果報告:“初代反解綁霧護盾武仙座環境測試完畢,所有指標均優於預設標準,實驗判定為成功。”
科研艙裡瞬間爆發出歡呼聲,馬洛克被澤娜按著頭往屏幕上湊,非要他再算一遍暗物質補償係數。
洛克斯舉著試劑瓶跟艾麗婭碰“杯”,笑稱“以後再出現解綁霧,就是咱的‘練兵靶子’”。
伊芙眼底浮現出藏不住的驕傲,輕聲補充:“剛才引力脈衝時,應急能量切斷閥也同步自檢了,沒問題。”
林軒看著眼前的熱鬨,量子態意識流掃過護盾核心,那裡,暗物質晶體微粒、帶環境補償的共振算法、動態監測程序正協同運轉,如同四級高等文明“星域適配型科技”的微縮模型。
他在實驗日誌裡寫下:“武仙座星域的初代反解綁霧護盾測試成功,不僅破解了暗物質環境下的解離威脅,更讓華夏文明吃透了四級高等文明‘理論落地’的完整邏輯。基礎科學要跟著環境走,技術要圍著理論轉,裝備要貼著實戰造。這一步,我們在武仙座邊緣地帶追上了四級高等文明的‘應用邏輯’。”
窗外,η行星的橙光灑在華夏號側翼的護盾上,淡金色的引力波、幽藍的暗物質光澤與橙光交織,無聲宣告,華夏文明在四級高等文明的科技坐標係裡,不再是“追隨者”,而是能在不同星域環境中,穩穩握住“理論技術裝備”協同躍遷的門徑。
首次實驗室測試的成功,不過是華夏科研團隊攻堅的起點。
要讓“引力強核力共振模塊”真正能扛住實戰,必須先在宇宙裡找個“全能考場”。
維克斯翻遍星圖,最終把目標鎖定在“天樞47星區”。這地方堪稱宇宙環境的“濃縮樣本”。
一側挨著輻射中等的黃矮星,另一側是暗物質密度較高的星雲邊緣,中間還飄著幾處小型引力湍流,正好能一次性驗證模塊在輻射、暗物質、引力乾擾下的表現。
“老林頭兒,這地兒絕了!”維克斯指著星圖上的天樞47,眼睛發亮,“黃矮星的輻射能測抗乾擾,暗物質星雲能驗力場傳導,引力湍流還能試應急響應,省得咱跑三個地方折騰!”
林軒看著星圖,量子態意識流掃過那片夾雜著淡紫色星雲的星區,笑著點頭:“行啊老維,找的這地兒比食堂的‘拚盤菜’還全乎,就這兒了!傳令,準備啟航!”
指令下達後,華夏號外側的智能機械臂迅速啟動,精準抓取漂浮在宇宙中的實驗裝置。
機械爪帶著緩衝軟墊,穩穩托住共振模塊與監測設備,通過艙門通道緩緩收回艦內。
技術人員立即對裝置進行初步檢測,確認核心部件無損耗、數據存儲完整後,將其送入科研艙封存。
待所有設備回收妥當,華夏號艦體微微調整姿態,尾部推進器噴出淡藍色火焰,如同在深邃宇宙中劃出一道光痕。
艦隊隨之列隊,以華夏號為核心,呈箭頭狀向著天樞47星區的方向緩緩駛離。
舷窗外,此前停泊的安全錨點逐漸縮小,η行星的橙光慢慢淡去,而遠處那片夾雜著淡紫色星雲的天樞47星區,正靜靜等待著這支科研艦隊的到來,一場更全麵的“實戰預演”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