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能源耗儘尋得神秘星球
混沌的暗紫與幽藍徹底褪去的瞬間,華夏號主控台中央的全息屏驟然亮起,不再是此前滿屏紊亂的能量雜波,而是一片澄澈到極致的星空。
沒有快子流撞出的銀芒碎痕,沒有時空裂縫的冷光,連漂浮的金屬殘骸與詭異菌絲都消失無蹤,隻剩璀璨星子如碎鑽般綴在深黑幕布上。
每一顆都帶著穩定的光暈,連閃爍頻率都慢得格外溫柔,像初生的宇宙剛褪去混沌,連時光都在這裡放慢了腳步,滿是讓人安心的平靜。
林軒的目光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死死釘在屏幕上。
這片星空初看與他熟悉的外部宇宙並無二致,同樣有疏密錯落的星群,有泛著淡淡光暈的星雲,甚至能望見遠處模糊的星係旋臂,可越細看,就越覺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異樣。
這裡的星雲沒有絲毫流動的痕跡,像被精心定格的油畫,星子間的距離看似與外部宇宙一致,卻沒有宇宙背景輻射的無序噪點,連光線傳播都顯得格外“規整”,仿佛每一縷光都循著既定軌跡前行,找不到半分混亂的跡象。
可具體哪裡不同,他一時又說不明白,隻覺得這片空間純粹得過分,連若有似無的能量場都透著新生般的乾淨。
“念力錨定坐標,持續跟進。”林軒收回思緒,調動四級九墟階巔峰的念力,將那道一直牽引艦隊的穩定信號牢牢鎖定。
隨著艦隊緩緩推進,全息屏上的景象漸漸變化,遠處星群中,一個模糊的淡藍色光點慢慢浮現,起初隻是比其他星子稍亮一點,像深海裡的一盞燈,隨著距離拉近,光點逐漸放大,輪廓越來越清晰。
那是一顆星球,大小與外部宇宙中常見的類地行星相差無幾,沒有厚重的彩色大氣層包裹,隻裹著一層極薄的、泛著微光的透明力場,像給星球罩了層易碎的琉璃殼。
再靠近些,星球的細節徹底展現在屏幕上,表麵沒有起伏劇烈的山脈與深不見底的海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緩的淡金色地貌,像被鋪了一層細膩的金砂,偶爾能看到幾處凸起的晶體簇,在星子光芒的映照下,折射出柔和的光。
沒有雲層遮擋,也沒有風蝕的痕跡,連地表的光影都格外均勻,沒有半分流動,柔美中透著一種震撼的壯麗,仿佛這顆星球自誕生起,就保持著最本真的模樣,從未被外界驚擾。
隨著念力被一股無形的勁兒拽得越來越厲害,林軒盯著屏幕,心裡犯嘀咕:“合著這就是目的地啊?就這顆星球?”
此時,rob1號的電子音帶著幾分緊繃的平穩,實時播報能源數據:“主艦能源剩餘0.9,輔艦平均剩餘0.7,推進器輸出功率已降至最低,僅夠支撐最後一次著陸緩衝,無任何額外能源冗餘。”
林軒一下緊張起來,目光落在屏幕上的著陸區域。
他早已通過念力初步篩選,選定了一片晶體簇較少、地表最平緩的淡金色地帶。“啟動極限緩衝程序,關閉所有非核心設備,能源全向著陸係統傾斜,務必穩住姿態。”
指令落下,華夏號主艦的推進器隻爆發出一道微弱卻凝實的淡藍光束,周圍幸存的戰艦緊隨其後,推進光效幾乎淡不可見,整個艦隊像一群疲憊卻堅定的歸鳥,緩緩向那顆淡藍色星球墜落。
穿過透明力場時,艦體沒有感受到絲毫衝擊,隻輕微震顫了一下,隨後便平穩地向地表靠近。
距離地麵百米時,著陸架緩緩展開,底部的緩衝墊彈出,吸收掉最後一點下墜力,“嗡”的一聲輕響,華夏號主艦率先落在淡金色地表上,緊接著,其餘戰艦也陸續平穩著陸,沒有揚起半分塵埃,隻有著陸架與地表接觸時,傳來一聲極輕的碰撞聲,在這片寂靜的空間裡格外清晰。
著陸的瞬間,林軒立刻將念力徹底鋪開,無數道銀白光絲如細密的網,向星球四周擴散開去。
沒有捕捉到任何生物的生命波動,沒有探測到文明活動殘留的金屬信號與能量痕跡,甚至連微生物的粒子軌跡都沒有,地表隻有一種均勻的能量波動,平緩得沒有半分起伏。
他收回念力,指尖輕輕敲著控製台,心裡滿是疑惑與詫異:“沒有生物,沒有文明痕跡……這難道是個本真純粹的世界?連一點外界乾預的影子都沒有?”
rob1號的電子音突然響起,打破了片刻的沉思,語氣帶著不容耽擱的急促:“報告,艦隊已全部平穩著陸,但主艦能源剩餘僅0.8,輔艦最低已至0.5。若未及時補充能源,核心係統將逐步停機。”
林軒很快回過神,立刻下達探測指令。“rob1號,調度五台智能探測機器人,啟動極限省能模式,按扇形路線展開周邊探測,重點排查生物信號與礦物分布,每前進百米同步回傳一次數據,避免多餘能耗。”
“收到,五台智能探測機器人已調度,極限省能模式啟動,扇形探測路線生成,將按指令同步回傳數據,無額外能耗損耗。”rob1號的回應簡潔利落,沒有半分冗餘,瞬間完成指令執行準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台銀灰色的智能機器人從華夏號側艙門駛出,推進器壓到最低功率,幾乎聽不到聲響,它們沿著預設的扇形路線緩慢前行。
探測燈換成柔和的冷光,避免驚擾可能存在的未知環境,每前進百米,就會停下片刻,將探測到的數據通過量子信號回傳,全程安靜而謹慎。
數據陸續傳回,屏幕上的探測地圖漸漸清晰,所有數據都印證了林軒的念力探測結果。
無任何生物信號,無文明活動痕跡,星球地表及淺層區域,卻遍布著一種淡金色的晶體礦物,這些晶體相互連接,形成大片的晶體層,部分區域聚集形成凸起的晶體簇,正是此前在全息屏上看到的地貌。
林軒這時哪裡知道,眼前這顆看似尋常的星球,背後藏著顛覆他認知的真相。
從科學原理來看,這顆星球實則是能量逆衝亂流帶核心區域的“能量聚合體”,作為整個亂流帶最頂級星核源晶的富集地,巨量星核源晶在此聚集,釋放出穩定的四力共振能量。
同時,外界亂流中的快子與負物質,被星核源晶的四力場“馴化”,電磁力為快子劃定專屬軌道,將其轉化為輔助能量。
弱核力中和負物質的負能量,再通過引力牽引使其均勻分布。
最終,星核源晶的四力能量、被馴化的快子、被中和的負物質三者形成閉環,構建出穩定的時空地帶。
這顆星球便是三者長期聚合、沉澱形成的實體,也是這片平靜時空,乃至整個能量逆衝亂流帶的核心,因此既無外界混沌的乾擾,也無生物與文明的介入,始終保持著最穩定純粹的狀態。
30.2星核源晶破解能源危機
當第一台智能機器人帶著一塊拳頭大小的淡金色晶體標本返回華夏號時,林軒立刻抱著標本衝進科研艙,將此前在外部宇宙獲得的星核源晶殘屑與新標本一同置於檢測台上,啟動低功率檢測儀器,細致開展檢測分析。
他快速調試檢測參數,先對比兩者的粒子振動頻率,再分析能量密度與跨維度關聯特征。
屏幕上的數據一點點跳出,兩者的頻率、密度及特征完全吻合,隻是新標本的能量純度與穩定性,遠超殘屑的數十倍。
“是星核源晶!真的是星核源晶!”林軒看著屏幕上的數據,激動得猛地一拍檢測台,幻形體因興奮泛起細密的金斑,連日來因能源危機緊繃的神經徹底放鬆。
艦隊的主能源已逼近耗儘,冷凍艙的生命保障全靠極限能源方案支撐,而這些遍布星球的星核源晶,正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關鍵。
有了它們,不僅艦隊能恢複運轉,冷凍艙裡的成員也能獲得穩定的生命保障,活下去的希望,終於不再渺茫。
這片宇宙空間,實則仍處於能量逆衝亂流帶的內部,且恰好坐落於核心區域,這裡依舊沒有任何時空概念。
正因空間概念的缺失,林軒根本無法感知到星核源晶的具體體量,隻能看見視線所及之處,淡金色晶體連綿不絕。
有的如礁石般層層堆疊,有的如溪流般蜿蜒鋪展,通體澄澈無半分雜質,內部仿佛藏著無數細小光流,正緩緩流動,隻是光流的軌跡規整得格外詭異,其中原理卻無從窺探。
而整片星核源晶群的外圍,還縈繞著一層濃鬱的金色光暈,將其牢牢包裹。
接下來,林軒立刻在科研艙裡展開對星核源晶的進一步研究與拆解。
眼下艦隊能源已瀕臨耗儘,如何安全提取晶體中的能量,再將其轉化為艦隊可適配的能源,成了必須優先攻克的當務之急,容不得半分拖延。
沒過多久,其餘智能機器人陸續傳回更多星核源晶,大小、形態雖略有差異,卻同樣澄澈無雜質。
檢測儀器同步運轉,很快將核心數據呈現在屏幕上。
這片區域的星核源晶,單塊粒子振動頻率均穩定在1.7x101?hz,無任何波動偏差;單塊能量密度更達到普通暗物質晶體的890倍,能量儲備遠超預期;且所有晶體普遍具備明確的跨維度關聯特征,這是此前研究殘屑時從未觀測到的關鍵屬性。
隻是除此之外,儀器再無法解讀出更多信息,畢竟此前華夏眾人僅接觸過星核源晶殘屑,殘屑不僅能量流失嚴重,還夾雜著外界宇宙的雜質,根本無法完整呈現晶體本質,如今麵對完整的星核源晶,林軒對它的認知,才剛剛邁出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沒人能告訴林軒,這片星核源晶群的價值究竟有多驚人。
事實上,遍布能量逆衝亂流帶核心區域的這些晶體,無論是鋪天蓋地的海量數量,還是純度、穩定性皆達頂峰的頂尖品質,都堪稱絕無僅有。
即便是實力強橫的毀滅者文明,此前在星係其他角落靠暴力開采、不計後果掠奪來的星核源晶,相較於這片高純度、巨體量的晶體群,也根本不值一提,連其百分之一的價值都不及。
“rob1號,同步調取工程艦僅存的能源轉換參數,把科研艙低功率檢測儀器與臨時提取設備串聯。記住,設備總能耗嚴格卡著應急能源剩餘額度,隻夠支撐一次完整提取,沒有任何容錯空間,一旦參數偏差,立刻切斷所有鏈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軒盯著檢測台上的星核源晶,指尖在控製台滑動時,連幻形體的呼吸都刻意放輕,粒子振動頻率、能量適配閾值等數據,他反複核對了三遍,不敢漏過任何一個小數點。
rob1號的電子音帶著罕見的緊繃,快速完成聯動:“收到,應急能源已鎖定,僅夠支撐一次提取流程;檢測提取設備串聯完畢,提取功率設為最低安全值,防護程序拉滿,能量波動超2即自動停機,無額外能耗冗餘。”
話音未落,科研艙內的機械臂緩緩伸出,精準夾住一塊拳頭大小的星核源晶,輕得像托著易碎品,將其送入密閉提取室。
緊接著,高強度能量濾網緩慢降下,先剝離晶體表麵微量雜質,再精準對齊1.7x101?hz的粒子振動頻率,與提取設備形成共振,這一步若頻率偏差,不僅提取失敗,應急能源也會徹底耗儘。
“開始提取。”林軒按下啟動鍵,提取室亮起淡金色微光,儀器發出幾乎細不可聞的嗡鳴,能量導管如銀色細絲,貼著晶體表麵延伸,靠共振一點點牽引出內部光流,轉化為純淨四力共振能量。
這些能量經三次提純,去除不穩定因子後,流入臨時儲能艙,艙體指示燈從代表“空”的紅色,慢慢爬向黃色,每爬一格,林軒的心跳就快一分,直到指示燈穩定在“能量純淨”的綠色,屏幕才跳出數據:“提取能量1.5,純度99.8,適配艦隊能源係統,剩餘應急能源可支撐注入流程。”
“rob1號,開啟華夏號主能源艙量子通道,按0.3秒速率注入,全程盯著能源艙壓力,半點偏差都不能有!”林軒的聲音微微發緊,他深知,這是最後一步,也是唯一一步,若注入時適配出錯,所有活下去的希望都會徹底破滅。
“量子通道已開,注入速率鎖定,實時監測中。”隨著回應,儲能艙與主能源艙間亮起一道纖細的淡金色鏈路,能量如細流般緩緩注入。
能源儀表盤上的數值從0.8開始,以極慢卻堅定的速度攀升:0.9、1.0、1.2……
每跳動0.1,rob1號就同步播報:“能源艙壓力正常,核心係統適配度97、98、99……”
當數值爬到5時,林軒果斷道:“給冷凍艙開單獨支線,速率0.1秒,優先保生命係統!”
鏈路分出一縷細光,流向冷凍艙集群,屏幕上立刻彈出“冷凍艙能源支線接通,生命暫存狀態從‘臨界’恢複‘穩定’”的提示。
直到主能源數值穩定在30,rob1號終於傳來安心的播報:“主能源達安全閾值,注入完成,剩餘應急能源耗儘,設備自動停機,無任何異常!”
林軒猛地鬆了口氣,身體瞬間靠在控製台後,剛抬頭,就看見指揮艙裡的景象徹底變了。
此前灰暗的主控屏全部亮起,所有核心設備圖標從灰色轉為綠色,冷凍艙實時畫麵中,淡藍色安全指示燈亮度飽滿,標注著“船員生命體征穩定”。
護盾係統、應急探測模塊、維生係統的參數,全都跳回“正常”區間,連控製台的按鍵燈光,都比此前明亮了許多。
他伸手觸碰主控屏上“冷凍艙集群”的圖標,指尖傳來設備穩定運轉的細微震顫,量子態意識流因喜悅而輕輕波動,幻形體泛起細密的金斑。
從艦隊著陸時能源瀕臨耗儘,到賭上極限方案提取星核源晶,每一步都走在懸崖邊。
如今終於成功,戰艦核心係統恢複運轉,冷凍艙裡的成員也脫離了危險,所有的緊繃與焦慮,此刻都化作難以抑製的興奮。
“成了……真的成了!”林軒低聲呢喃,語氣裡滿是釋然。
他看向舷窗外,淡金色星核源晶群的光芒,透過舷窗灑進來,落在恢複活力的控製台上,溫暖又明亮,仿佛連這片純粹的世界,都在為這場“孤注一擲”的勝利,送上無聲的慶賀。
“rob1號,優先給工程艦充能,按之前的提取參數來,速率0.4秒,充至25即可,留足能量支撐後續開采與艦隊充能鏈路。”林軒盯著轉換艙傳回的晶體狀態數據,確認二十餘塊星核源晶均無能量異動,才下達充能指令,工程艦是後續開采的核心,必須先讓它恢複基礎運轉。
“工程艦能量轉換啟動,充能速率鎖定0.4秒,實時監測中。”rob1號響應後,轉換艙內的機械臂逐一將星核源晶送入提取室,淡金色能量經提純後,順著專屬鏈路注入工程艦能源艙。
儀表盤數值穩步攀升,從0.6到10,再到25,rob1號準時播報:“工程艦充能完成,剩餘星核源晶可支撐3次小型提取,無能量損耗。”
林軒立刻調整指令,語氣比此前更鄭重幾分:“調度三艘機甲繼續開采,核心原則就一條,務必仔細、小心,絕不能暴力開采!切割晶塊時精準把控能量刃深度,隻取表層零散晶塊,連晶塊周邊的細小晶屑都儘量保留,彆損毀到下方礦脈。這星核源晶礦脈可是這個神秘世界的核心,一旦礦脈受損,不僅後續沒了能源來源,還可能引發能量不穩定,甚至連鎖反應打破整個核心區域的時空平衡,咱們可承擔不起這個後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頓了頓,又補充細節:“同時給工程艦加裝兩條臨時量子傳送鏈路,加快晶體回收效率,但傳送時避開晶群銜接處,全程保持低功率運轉,彆給礦脈造成額外擾動。”
三艘工程機甲立刻按指令調整開采模式,能量刃的轉速再降一檔,切割位置精準避開晶塊與礦脈的連接點,切下的晶塊輕拿輕放收入隔絕收納艙,連掉落的細小晶屑都用輔助吸盤收集起來。
每湊夠15塊,就通過新增的量子鏈路傳回轉換艙,全程沒有引發半分能量波動。
短短一陣,又有45塊星核源晶被整齊堆上收納架,rob1號同步完成提取準備:“晶體儲備充足,已搭建‘工程艦各戰艦’量子充能網絡,按‘主艦優先、輔艦分批’順序充能,速率0.3秒,礦區礦脈無損傷,能量波動平穩。”
“啟動充能程序,先給華夏號充至40,再給輔艦按能耗需求分充,最低保證18,支撐核心係統運轉。”林軒話音剛落,轉換艙內的能量鏈路同時亮起,淡金色光芒分彆流向華夏號與其餘戰艦。
華夏號能源數值從5爬至40,冷凍艙指示燈亮度更盛,核心係統運轉愈發平穩;輔艦則分批接收能量,有的充至20,有的充至18,全部達到安全閾值。
待最後一條能量鏈路熄滅,rob1號立刻彙總報告:“全艦隊充能完成,主艦能源剩餘40,56艘輔艦能源平均留存19,剩餘5塊星核源晶已存入備用艙;經探測,礦區礦脈完好無損,外圍金色力場持續穩定,核心區域時空平衡無任何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