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進入能量逆衝亂流帶前,華夏艦隊尚存72艘戰艦;而從時空錯亂的混沌地帶,到艱難抵達這片新世界的旅途中,15艘戰艦為掩護主艦與冷凍艙集群,先後損毀於快子流衝擊與紫色菌絲侵蝕,僅餘57艘。
此刻,這57艘戰艦全部充能完畢,核心係統與維生設備均恢複正常,徹底擺脫了此前能源枯竭的絕境,重新煥發出強勁生機。
林軒看著滿屏綠色的設備狀態與“礦脈完好”的檢測結果,終於徹底放鬆,指尖輕輕點了點控製台:“總算讓所有戰艦都活過來了,還守住了礦脈和這片世界的穩定,接下來,就能慢慢琢磨這片世界了。”
30.3萬象共鳴儀錨定時空關鍵
能源危機已解決,新的問題早已接踵而至,在這沒有時空概念的地方,“時間”成了最模糊也最致命的空白。
沒法判斷時間,就沒法規劃星核源晶的開采節奏,不知道該按多久的消耗儲備晶體。
更沒法估算冷凍艙裡船員的生命維持時長,不清楚深冷係統還能支撐他們“沉睡”多久,總不能一直憑著能源消耗的模糊感知來決策,稍有偏差,就可能讓此前的努力前功儘棄。
不用顧及能源消耗,林軒心裡少了最大的牽絆,一門心思撲在計時設備的研發上,連科研艙的主燈都調至最亮,讓每一個操作細節都清晰可見。
林軒皺著眉在指揮艙裡踱了兩步,嘴裡嘀嘀咕咕琢磨著計時的事兒:“這可咋整啊?常規那原子鐘,不就靠原子瞎晃悠計時嘛,可擱這兒時空都亂了套,原子晃得沒個準譜兒,根本指望不上;再說宇宙背景輻射那招,更白給,連輻射都成了沒頭蒼蠅似的亂噪點,壓根沒法用!”
他攥著拳頭敲了敲控製台,目光掃過滿屏紊亂的參數,心裡急得發沉,要是連“時間”都摸不準,星核源晶開采節奏、冷凍艙維生時長全是糊塗賬,之前闖過能源危機也隻是暫時喘口氣。
他蹲下身,翻出艦隊進入亂流帶前的科研日誌,指尖劃過“時空粒子衰變或不受時空扭曲影響”的潦草批注,這還是當初路過某片廢棄科研站時偶然記錄的,當時沒當回事,此刻卻像道微光,突然照進死胡同。
“要不……試試賭一把?”林軒盯著日誌上的批注猶豫了起來,“可誰知道這破地方的時空粒子,衰變周期還穩不穩?萬一跟原子鐘似的亂晃,忙活半天還是白搭。”
猶豫了片刻,他猛地站起身,心想著,試試總比坐著等死強,就算失敗,大不了再想彆的招。
就在思路剛有苗頭時,他的目光突然掃過角落那台蒙著薄塵的基礎傳感器,這是艦隊進入亂流帶前就配備的老設備,此前在混沌裡,其他精密探測儀全成了擺設,唯有它,雖沒法精準測到能量數值,卻能穩定捕捉到能量流動的軌跡,從未被紊亂力場乾擾。
“有了!先拿這老夥計試試水,看看能不能捕捉到時空粒子!”林軒幾步衝過去,擦去傳感器上的灰塵,按下開機鍵,屏幕閃爍了兩下,居然真的亮起了微弱的綠光。
他立刻調大靈敏度,盯著屏幕上緩慢跳動的能量軌跡,心臟跟著提了起來:“要是能在這軌跡裡篩出時空粒子,就算走通第一步了!”
他猛地停下腳步,靈光一閃:“對了!時空粒子!這東西自帶穩定的衰變周期,不管外界時空多亂,它的衰變節奏都不會變,正好能靠它研發一台計量設備,定下咱在這混沌裡專屬的‘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念頭一落,林軒沒半分耽擱,立刻衝向科研艙,路過走廊時還順手喚醒了兩台編號為“科研07”“科研08”的智能機器人:“跟我來,全力搭把手!先試試用基礎傳感器捕捉時空粒子,成不成都得拚一把!”
科研艙內,操作台上很快鋪滿了配件,新拆封的立體量子探測器泛著銀白金屬光澤,核心芯片裝在透明防靜電盒裡,還有細小的導線、微型焊接頭與校準鏡片。
林軒先將基礎傳感器搬到操作台中央,按下外殼解鎖鍵,“哢嗒”一聲,傳感器外殼自動彈開,露出裡麵規整的電路與舊探頭。
“科研07,托穩傳感器主體,彆讓電路受力;科研08,先幫我接根臨時導線,把傳感器數據連到全息屏,我要實時看能量軌跡!”
林軒盯著傳感器內部結構,手裡捏著導線,“先不拆舊探頭,咱先測測,這老設備能不能‘抓’到時空粒子,要是抓不到,後麵的活兒都不用乾了。”
科研07立刻伸出多自由度機械臂,臂端的軟膠墊輕輕托住傳感器底部,屏幕上實時顯示“受力值0.3n,穩定”。
科研08很快接好導線,全息屏上立刻浮現出一條模糊的灰色軌跡,緩慢起伏著。
林軒屏住呼吸,拖動屏幕上的篩選框,一點點縮小能量頻段範圍:“1.0x101?hz……沒反應;1.1x101?hz……還是雜波;再往上調!”
他的指尖微微發顫,萬一這一步失敗,之前的靈光一閃就成了空想。
直到篩選框調到1.2x101?hz時,灰色軌跡突然分出一條細細的銀白色線條,穩定地在屏幕上流動,沒有半分紊亂。
“成了!真的抓到時空粒子了!”林軒忍不住低喝一聲,緊繃的肩膀瞬間垮了些,“這頻段果然靠譜,就是時空粒子專屬的!”
他這才對著兩台機器人吩咐後續步驟:“科研08,現在用微型螺絲刀拆舊探頭,注意避開旁邊的能源線路,拆下來的零件分類放好。接下來,咱就把立體量子探測器裝上去,讓捕捉精度再提一個檔次!”
科研08握著比指甲蓋還小的螺絲刀,精準對準舊探頭的固定螺絲,轉速調至低速,每擰下一顆螺絲,就用磁吸頭吸起,放進貼有“舊探頭配件”標簽的盒子裡。
林軒在一旁盯著全息投影屏,屏幕上放大了傳感器內部結構,紅色線條標注著禁止觸碰的能源線路,確保操作零失誤。
短短三分鐘,舊探頭就被完整拆下,露出接口處的金屬觸點。
“下一步,裝立體量子探測器,科研08遞配件,科研07負責對接,我來校準角度。”
林軒從防靜電盒裡取出新探測器,探測器底部有12個精準觸點,與傳感器接口完美匹配,“這一步可得對準了,差半毫米,可能就捕捉不到粒子軌跡了,之前的功夫全白費。”
科研07小心翼翼地將探測器對準接口,屏幕上的對位輔助線實時對齊,偏差值從0.5慢慢降至0,“哢嗒”一聲輕響,探測器成功卡入。
緊接著,科研08遞來專用焊接筆,林軒握著筆,將探測器與接口的觸點逐一焊接。
焊接時,他特意放慢速度,眼睛死死盯著全息屏上的焊點溫度,確保穩定在230c:“溫度高一點,元件就燒了;低一點,焊點不牢固,後麵設備一震就掉,可不能出岔子。”
每焊完一個,屏幕上就會跳出“焊點合格”的綠色標識,直到最後一個焊點完成,林軒才鬆了口氣:“探測器算裝好了,接下來校準參數,這又是一道坎兒,要是參數偏了,照樣抓不到精準軌跡。”
待探測器裝好,林軒立刻蹲到控製台前,啟動校準程序,第二步操作正式開始:“現在校準粒子捕捉器參數,先把探測頻譜鎖定在剛才測到的時空粒子專屬頻段,科研07,幫我調出頻譜調節界麵,實時同步曲線變化;科研08,準備好抗乾擾濾鏡,參數不對就立刻更換。記住,咱隻有兩次試錯機會!濾鏡換多了,應急能源不夠支撐後續程序編寫。”
所謂時空粒子專屬頻段,具體數值為1.2x101?hz,這一頻段是剛才靠基礎傳感器實測出來的,也是目前唯一能精準匹配這片核心區時空粒子振動頻率、且不受混沌雜波乾擾的參數,鎖定該頻段,才能為後續捕捉粒子軌跡築牢基礎。
全息屏上很快浮現出一條起伏的藍色頻譜曲線,林軒指尖滑動,拖動鎖定框慢慢向目標頻段靠近,心裡跟著七上八下:“1.1x101?hz,偏差10,曲線還亂著;1.15x101?hz,偏差5,曲線穩了點……再往回調一點,1.2x101?hz!”
科研07在一旁實時播報:“1.2x101?hz,偏差0!”
鎖定瞬間,藍色曲線立刻變得平穩,隻在目標頻段內有細微波動,屏幕上同步跳出“粒子捕捉信號穩定”的提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軒拍了下大腿:“太好了!參數校準過了,接下來就是寫程序,這才是最難的,要是算法錯了,沒法識彆衰變節點,設備還是個擺設。”
最後一步編寫軌跡分析程序,林軒直接將科研艙的高性能計算模塊調至滿功率,屏幕上瞬間彈出密密麻麻的代碼窗口,他盯著窗口,手指卻頓了頓:“核心算法用大一統理論基礎框架,但得改改,外麵宇宙的算法,擱這不一定好用,得結合剛才測到的時空粒子數據,調整衰變識彆邏輯。”
他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敲一會兒就停下來,盯著屏幕上的模擬粒子軌跡,眉頭皺成一團:“不對,這樣寫,沒法區分時空粒子和其他雜粒子的衰變,容易漏計。”
說著就刪掉一段代碼,重新編寫,每輸入一段新代碼,旁邊的注釋窗口就同步顯示邏輯說明,他還會特意讓科研07同步模擬運行:“科研07,跑一遍這段代碼,看看衰變識彆準確率多少。”
“模擬運行中,準確率82,存在漏計風險。”科研07的播報讓林軒又皺起眉,他盯著代碼反複看,突然想到問題所在:“忘了加粒子特征篩選了!得先篩出時空粒子的專屬特征,再識彆衰變,這樣準確率才高。”
修改完代碼,再讓科研07模擬,準確率一下子漲到98。
就在他準備往下寫粒子衰變計數模塊時,注釋窗口突然彈出一行提示:“建議在粒子衰變計數模塊的‘節點識彆邏輯’段落後,加個‘軌跡斷裂識彆’。”
林軒掃了一眼,眼睛立刻亮了:“對!我怎麼沒想到這個!粒子衰變時軌跡會有0.1秒的短暫斷裂,加上這個,就能把‘衰變’和‘粒子正常移動’分清,準確率能到100,不會漏計也不會誤計!”
他立刻補充代碼,寫完後長舒一口氣:“總算把計數模塊理順了,接下來就看編譯能不能過,要是編譯錯誤多,還得一點點找問題,時間可不等人。”
科研07在一旁實時同步代碼編譯進度,屏幕上的進度條慢慢攀升,編譯錯誤提示始終為0,林軒的目光就沒離開過進度條,嘴裡還小聲念叨:“千萬彆出錯誤,千萬彆出錯誤……”
科研08則負責調試自校準循環模塊,調試了兩次都出了問題,第一次校準後,計數會中斷,第二次校準精度又不夠。
林軒湊過去看了看數據,很快找到原因:“校準程序和計數程序的鏈路衝突了,把校準時間往後調0.2秒,避開計數節點;再把校準精度參數調高一檔,確保每1000次衰變校準一次,還不影響計時。”
科研08按他的建議修改後,再次調試,自校準模塊終於正常運轉,每完成1000次粒子衰變計數,設備就會自動校準,校準過程中,計數數字依舊平穩跳動。
林軒看著操作台上初具雛形的設備,先停下手裡的代碼編寫,指尖輕輕點了點機身:“功能差不多理順了,得先給它定個名,不然後續調試、記錄都不方便。這玩意兒核心是靠量子共鳴,捕捉時空粒子的穩定衰變信號,還能同步感知星核源晶與周邊力場的能量波動,相當於給這片無常規時空概念的區域,錨定了‘時空基準與能量參照’,既要體現‘感知萬象’,又要突出‘共鳴核心’……就叫‘萬象共鳴儀’!”
敲定名字,他才繼續推進後續設置:“接下來把‘萬象日’的定義寫進程序,就按‘時空粒子完成1000次標準衰變+萬象共鳴儀完成一次完整自校準循環’來算,總時長定為1個萬象日,這樣‘時間’就有準頭了,不用再瞎猜。”
末了,他還特意給這台儀器加了可視化提示機製,“每過一個萬象日,萬象共鳴儀的三根天線就同步閃三次淡金光,核心水晶柱泛起一圈金色漣漪,儀表盤上直接跳累計日數,不用查數據,一眼就懂,省得後麵忙起來,還得翻一堆數據找時間。”
編寫過程中,全息屏上實時模擬著設備運行效果:銀白色粒子軌跡在屏幕上流動,每衰變一次,計數數字就跳一次,從1慢慢漲到1000;隨後,自校準模塊啟動,屏幕上出現“校準中”的提示,進度條走完後,“校準完成”彈出。
此時,三根虛擬天線閃了三次金光,水晶柱泛起漣漪,儀表盤上的“萬象日”數字從0變成1,效果完全符合預期。
不知過了多久,當科研07彈出“程序編譯完成,與設備100適配”的提示時,林軒才緩緩直起身,長舒了一口氣。
操作台上,一台通體銀白、拳頭大小的儀器靜靜躺著,頂部三根纖細天線展開如花瓣,機身中央的透明水晶柱泛著淡淡微光,這正是“萬象共鳴儀”。
他按下啟動鍵,天線立刻同步亮起,全息屏上瞬間浮現出清晰的時空粒子軌跡,計數模塊開始跳動,水晶柱也隨著粒子流動輕輕閃爍。
“成了!真的成了!”林軒拿起萬象共鳴儀,指尖傳來穩定的能量震顫,看著屏幕上跳動的計數與清晰的粒子軌跡,眼眶都有點發熱,從一開始的毫無頭緒,到賭一把試捕粒子,再到一次次調試設備、修改代碼,每一步都怕失敗,現在總算熬過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立刻將萬象共鳴儀抱回指揮艙,穩穩接入主控台。
隨著啟動鍵按下,三根探測天線緩緩展開,像十二組花瓣狀探測臂的迷你版,向四周發射出基於大一統理論設定的特殊頻率能量波。
這波頻能精準“篩選”出時空粒子,不與其他能量產生乾擾。
很快,能量波如聲波遇障反彈般,帶回了時空粒子的軌跡數據,全息屏上當即顯現出兩條清晰曲線:一條是粒子衰變前的直線軌跡,一條是衰變後的擴散軌跡,先後順序一目了然。
這一探測結果清晰表明,儘管這片核心區域時空概念異常,但時空粒子的衰變仍遵循穩定的先後邏輯,時間線性並未徹底湮滅,隻是被深層扭曲。
同時也印證了萬象共鳴儀的探測精度與抗乾擾能力完全達標,可作為這片混沌中的可靠時空參照。
林軒盯著屏幕鬆了口氣,還好,時間線性並未完全消失,隻是被扭曲得“藏”了起來。
更讓他安心的是,萬象共鳴儀已自動啟動粒子衰變計數與自校準程序,往後不用再瞎猜“時間”,看一眼探測天線的閃爍與儀表盤的數字,便知過了多少個“萬象日”。
林軒伸手輕輕觸碰萬象共鳴儀的水晶柱,指尖傳來穩定的能量震顫,像一顆定心丸,讓他連日緊繃的神經終於稍稍放鬆。
此前在漫漫長路上,他既要對抗意識被撕裂的痛苦,又要盯著不斷下滑的能源讀數焦慮不已。
更要命的是,這一路本就沒有時空概念,連多估算、多使用一點能量,都成了奢望。
而此刻,有了這片穩定的安全區域、巨量的星核源晶,再加上能標定時空的萬象共鳴儀,他終於有了底氣,從容去探索、研究這個雖險象環生,卻極可能暗藏天大造化的時空新世界。
30.4開啟快子負物質奧秘探索
林軒的手掌貼上泛著珍珠母光澤的“萬象共鳴儀”操作麵板,指尖蹭過冰涼的納米塗層時,連力道都下意識放輕了幾分,誰能想到,能量逆衝亂流帶內部的核心區,竟這般平靜。
外頭動輒撕裂空間、攪得能量亂作一團的狂暴,在這裡半點不見,這份反常的安寧,像一顆石子投進心湖,漾開層層漣漪,也勾起了他強烈的探究欲。
這台設備,是他親手畫圖紙、逐行寫程序,足足盯了三個萬象月才組裝完成的“心血”,小到每一個焊點的溫度,大到核心算法的邏輯,他都反複核對過。
如今,它就是自己闖這片混沌的“敲門磚”,能不能摸清快子的超光速軌跡、讀懂負物質的能量脾氣,全得靠它。
他借著萬象共鳴儀的初步觀測功能調試了片刻,很快就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在外界,快子與負物質本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對頭”,哪怕隻是輕微觸碰,都會引發能量坍縮,連粒子軌跡都會攪得紊亂不堪;可在此地,這兩種物質居然出奇地溫順平和,沒有絲毫對抗的跡象。
亮銀色的快子超光速掠過,暗紫色的負物質霧團便會輕輕“讓道”,反倒像契合的夥伴般,循著某種看不見的規律,在微觀世界裡和諧共處。
這一幕,更讓他迫切想揭開這片核心區的秘密,以及這兩種物質在此地“和解”的緣由。
林軒盯著萬象共鳴儀中央的啟動鍵,指尖懸在半空兩秒才按下,他心裡清楚,首先要啃的“硬骨頭”很明確。
要靠這台設備,把快子和負物質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抓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對著模糊的數據猜來猜去,為後續讓它們“乖乖聽話”打下基礎。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