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王敏當時就蒙了,怎麼突然會有太監來自己家裡傳旨?
他身上有中書郎的官身,但中書郎說白了就是一跑腿的,負責在中書省協調上下級,處理各類文書檔案,還有一些無關痛癢的政事。
說句不好聽的,在這勳貴眾臣雲集的大明京城裡頭,你站街邊扔塊磚頭出去,都能砸著一群三四品德高官。
他一個中書郎,連個螞蚱都算不上!
怎麼能有旨傳到他這呢?
不過王敏也沒有太過惶恐,他為人向來剛直廉潔,往日所行所作無一件違背大明律例,對前元遺留下來的“潛規則”更是嗤之以鼻。
更何況他小小中書郎,真犯了什麼事也不可能大動乾戈的下旨。
他還真不配……
但當他王敏真的見到傳旨的內監,聽完了內監的話以後,整個人是真的徹底懵了。
大明東宮太子朱標要召見自己?!
自己祖墳今天是冒青煙了?
還是他數年如一日,堅持本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汙,終於是熬出頭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可是東宮太子朱標,板上釘釘的未來大明皇上,性情向來寬厚仁和,朝中公認的有聖君之相!
太子如今要召見自己…………
王敏腦中不由自主的開始幻想……
接完旨的王敏,直接從地上蹦起來,神情激動的就要拉著內監的手往外走。
趕緊入宮謁見太子!
內監見狀也是搖頭苦笑,這樣的他見多了,於是連忙出手攔著,就算再著急也不能穿著常服進宮吧?
君前失儀可不是小事。
就這樣一番忙活,王敏終於是進了宮,見到了朱標。
隻是和他想象的不同,見到朱標免禮賜座賜茶以後,他們並沒有直接開始正題。
朱標身為東宮太子有監國之權,每天要處理的政務數不勝數太多,而且每一件都不能耽擱,全部都是家國大事。
王敏見朱標一直不理會自己,心中也沒有什麼不滿。
反而覺得朝中對太子的評價非常客觀。
政務如此繁重,不僅沒有一絲不耐,儘心儘責處置,還親自囑咐內監為自己賜座賜茶……
當真不愧為聖君之相!
隻是大半個時辰過去,隻敢坐半邊屁股,還要保持儀態的王敏,後背已經濕透,已經有點堅持不住的意思。
他畢竟是個文人,還是個隻知道讀聖賢書的文人。
這樣一直繃著不動,是真的扛不住。
朱標這時恰好處理完一份奏折,抬起頭瞄了一眼王敏,見他這樣嘴角微微勾起。
中書郎王敏,洪武三年以貢入太學,為人剛直廉潔,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忠臣孝子,也是朱標此次千挑萬選出來的人選。
現在科舉主官父皇已經定下。
而副手的位置,朱元璋交給朱標來選,那他朱標還能選誰,當時是給他提出這建議的舅舅馬世龍了。
支援舅舅的大軍都已經出發有三天,快的話再有兩個多月便能凱旋而歸。
如果到時候科舉還沒有一點動靜,那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他爹朱元璋本來的意思,是不想弄那麼麻煩,直接在朝會上下旨。
重開科舉,分設南北兩榜取士。
可這樣肯定會遭受到莫大的阻力,畢竟朝堂中不少人的根基,與此息息相關,不可能就在那看著不管。
以朱元璋的脾氣,到時候還不知道會鬨出什麼呢。
現在朝中官位大量空缺,已經經不起大的折騰了,還是穩妥一點來吧。
用點手段順其自然……
於是他今天召見了王敏。
“讓王愛卿久等了。”
朱標站起身走下來,“年後這段時間事情太多,辛苦王愛卿等這麼久……”
說著還伸出手摁在王敏德肩膀上,讓他不必再起身行禮,安心坐著便好,這本就是他的原因。
見狀王敏心中大受觸動,大明有如此儲君,乃是大明乃至天下之幸啊!
“本宮記得王愛卿是監生出身吧。”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