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走了,帶著無儘的喜悅,和一件小差事。
從今天起,他便不再是從七品的微末小官中書郎了。
而是戶部正六品的主事,官位在這大明京都並不算高,但是其意義卻是完全不同。
自從空印案之後,戶部隻有被抓和被殺的官兒。
王敏這個正六品的主事,還是第一個升遷任職調入戶部的,並且還是由太子朱標親自推舉。
其中深意不得不讓人細想深究。
這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是他王敏的什麼事,被太子殿下看中了,又或者是其他什麼意思?
而就在王敏離開後不久,朱元璋穿著半舊的灰布袍,身邊隻帶著個太監總管白苟,施施然走進東宮。
有太監見狀連忙上前迎接。
另有人急忙想著進殿通知朱標,讓他出來迎駕。
但還沒等他們有實質動作,就都被白苟給攔了下來。
當爹的來兒子這兒看看走走,哪用得著什麼通報迎駕?
這幫子小的是真沒眼力見!
得空了得找黃免和樸不滿說說話了,伺候主子可不能這樣,不能什麼事都要人教,得自己機靈,心裡明白才行……
但就算攔住了人。
朱標還是聽到了動靜,從裡麵走了出來,看朱元璋就笑嗬嗬的要行禮。
“行了,彆來這一套。”
朱元璋沒好氣的打斷朱標,然後拉著他的手走進殿中,白苟跟在兩人身後,也一起走了進去。
剛一落座,朱元璋便直接開口詢問,“人送走了?”
“送走了,要是父皇您再早來上一會,說不定還能見著呢。”朱標說著為朱元璋倒好了茶水,並親自端著遞過去。
“我見他乾什麼?”
接過茶,朱元璋就算不渴也要抿上一口。
“你給升的官,那就是你的人,我見著了喜歡了,那還是你的嗎?”
朱標今天做的事情,根本就沒打算瞞著他,所以朱元璋全都知道。
現在這時候過來,也是得著消息,確定王敏已經離開了東宮。
這還是兒子第一次做這麼大的事,當爹的總要過來看看。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有些沒看懂朱標這些事的原由,對外放出信號,有意重用太學學子。
這和重開科舉有什麼關係?
一口將茶都喝乾淨,朱元璋開口接著問,“最多明天,你有意重用太學學子的消息,滿京城就都知道了。”
“咱就是不明白,標兒你這麼做為的什麼?”
“朝中那些個人,一個個都擱那盯著呢,就算嘴上不說,明裡忍著,私下裡也肯定會想辦法乾涉阻撓。”
“況且,這和重開科舉也沒什麼關聯吧?”
對於父親的疑惑,朱標早就已經預料到了,畢竟重用太學學子,和重開科舉分設南北兩榜,確實是沒什麼關聯性。
甚至如果那些朝堂重臣,能夠放棄眼前的利益,拋棄各派係間的矛盾,看的長遠一點。
默認,同意朱標重用太學學子。
那重開科舉,分設南北兩榜,難度將直線飆升。
想入太學是有門檻的,而這個門檻對這些重臣而言,卻根本不值一提,比科舉更容易壟斷。
而且還是合乎情理的壟斷。
朱標不可能無智到,把壟斷之權交給這些人。
所以他為什麼這麼做?
朱標沒有立刻解釋,反而饒有興趣的看著朱元璋說,“父皇您看不出來?”
朱元璋聞言給了朱標一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