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朱標說這些話,戴思恭差點又給跪下。
他哪敢有那個想法啊!
不過就算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戴思恭卻還是不肯接受這十匹錦緞。
朱標無奈,最終隻能將賞賜改為十匹棉布,兩錠大銀……
這還真是第一次。
送走了戴思恭,朱標走到屋外,感受著燦爛的陽光,很是舒坦的伸了個懶腰。
“今天天氣不錯啊。”
朱標感歎一聲,心裡想著去找媳婦說說話,一起吃個飯。
“殿下……”
突然,貼身太監德子雙手托著東西,從旁邊走過來。
嗯——
朱標微微皺起眉頭,這個時候被人打擾,真的很讓人反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在看到來人是德子。
並且他手裡還托著東西時,皺起的眉頭又很快舒緩了下來。
轉過來身,仔細的看了一眼,確定那就是錦衣衛的密信!
伸出手將密信拿過來,下意識的掃上幾眼,確定暗記沒有任何問題以後,朱標才拆開信封細細看了起來。
信裡的內容非常簡單,和胡惟庸密切相關。
他府中所有事,不管多隱蔽,多私密。
全都寫的清清楚楚,詳細無比,沒有一絲一毫的疏漏……
重開科舉,分設南北兩榜取士的事情。
按照朱標原本的計劃。
是他先有意重用太學學子,在朝中掀起一陣風浪,然後設法形成契機,提拔一員北方重臣作為基石。
再以此基石引出重開科舉,分設南北榜之事。
但怎奈計劃趕不上變化。
他看中的基石趙好德,在他剛開始布局掀起風浪的時候,直接一句話就掐死了源頭。
有人檢舉他安排的太學學子,入戶部後做事出了差錯。
這本應當是風浪的開始。
但作為戶部左侍郎,暫掌尚書事的趙好德,卻直接開口這麼說。
以往戶部官吏做事也有差錯,為何沒人說什麼?
為何現在,太子殿下提拔的人,進了戶部沒多久犯了錯,就有人站出來檢舉了?
這讓人怎麼接?
凡事最怕上綱上線,更何況是上綱上線到儲君太子的身上!
毫無意外,檢舉的人被重重責罰。
胡惟庸和浙東一係全都偃旗息鼓,後麵不管朱標再怎麼安排人,都沒有再敢說些什麼。
趙好德的剛正不阿,真讓人又愛又恨啊!
沒辦法,路被堵死了,朱標隻能想辦法另尋他路。
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完成他的計劃。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忽然想到來一個人。
當初他舅舅大張旗鼓,帶著他和老四朱棣,出城見的那個和尚姚廣孝。
把他帶回來到現在,朱棣一直沒怎麼注意過他。
成天就想著,怎麼從舅舅那裡,把親兵副統領馬勇弄過來,給自己當親兵統領。
隻有朱標時不時的留意這個和尚一下。
因為他對舅舅非常的信任,而且更加肯定他的眼光,這和尚肯定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能力。
所以朱標便把他的目的告訴姚廣孝。
然後又順便給了他一些權力,想著看看他的手段,能不能把這件事情辦好。
事實證明,舅舅的眼光果然沒錯。
這件事情還真讓他給辦成了,而且他選的棋子居然還是胡惟庸!
幾個在茶樓喝茶的年輕學子。
再加上幾個在胡惟庸府中的錦衣衛。
他居然就將堂堂大明丞相,玩弄在股掌之中,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這人留在老四手裡,還真是有些屈才了。
不能在戰場上以一當十,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在老四眼裡根本就不能算是能人。
要不,和舅舅說說,把這人給自己用用?
陰謀詭計,他身為太子不屑用,但手下總要有些這樣的人。
就比如父皇麾下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