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開科舉。
對於他們這些南方官員而言,本應是個天大的好事。
餡餅從天而降,砸在他們腦袋上!
從幾十年前開始,他們的家族便開始建立私塾,請名師教導族中子弟。
而同時間段的北方,食不果腹,戰亂頻發,路邊累累白骨……
十個學子參加科舉,至少八個籍貫是南方!
可以說重開科舉,那就是白送他們一整塊蛋糕,他們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等到子侄後輩們進入官場。
他們這些宦海浮沉幾十的年長輩們,也就可以適當幫幫手。
最多不過幾年。
九品變八品,八品變七品,州縣到省府,地方到朝堂……
若是這子侄自身再優秀一些,或許不用十幾年就能與他們這些長輩們,一同屹立於這大明朝堂之上。
為更多的後輩,遮擋風雨引路前行……
還不隻是如此。
有言道是官官相護,他們這這些人互相之間,還會以姻親地方門生為紐帶,不斷地向外發展。
地方,六部,朝堂……
盤根錯節。
若是能夠一直發展下去,最多不過幾十一百年,這掌管天下的皇帝是姓朱。
但真正能做得了主,可就不一定是天子了……
當然現在的他們還沒有想那麼多。
他們隻在乎他們的後輩子侄,能不能通過科舉取士,進入到大明的官場。
能不能讓他們在朝堂中,掌握更多的權柄!
可是現在是科舉開了。
但卻要分設南北兩榜取士!
一塊蛋糕,分出去一半給彆人吃,這是在他們身上割肉啊!
現場氣氛越來越壓抑。
有些沉不住氣的開始抬頭,望向坐在主位上的宋濂,希望他可以站出來說兩句,能夠帶著他們想想辦法。
如今浙東一係,實力已大不如前。
昔日聞名天下的浙東四賢,已經逐漸凋零紛紛逝去,現如今就隻剩下宋濂一個。
還已垂垂老矣。
若他什麼時候再有個什麼不測,那對他們浙東一係而言,將會是滅頂之災!
說到底還是青黃不接!
更加需要科舉來補充新鮮血液,為他們注入一支強心劑!
所以宋濂他應當是最著急的!
不然他一輩子的心血,他和老友一輩子的心血,可能最後就要毀在他的手裡了。
有一個就有第二個,越來越多的人抬起頭,齊齊的看向宋濂。
他們必須要點什麼,不能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
但首先,官位最高,權柄最重,聲望最隆,宋濂要站出來表個態。
不然以他們這些人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成事,甚至會適得其反……
沒有理會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
宋濂自顧自的端起茶,因為時間的流逝,現在茶水已經涼透了。
喝到嘴裡沒有一點清香氣,更談不上什麼回甘。
有的隻是苦澀。
不過他並不覺得這味道有什麼不好,一口接一口的抿著。
直到喝完這一整杯茶。
製止了侍女加水的動作,宋濂這才睜開渾濁的老眼,看向下首這些人。
這裡麵有他的學生,他的門人,他的同鄉……
哎,還是太嫩了,太當然了。
一群遇到點風吹草動,就以為天要塌下來,就不知道往深了,往細了再仔細想想?
從元末亂世,到大明開國,他宋濂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眼前的這點事算什麼?
不就是科舉要分設兩榜取士嘛?
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嗎?
“老夫知道,你們現在心裡都在想什麼。”
宋濂說著身體往後靠了靠,旁邊的侍女見狀,連忙將一個軟墊放到宋濂的背後。
讓他依著可以更舒服一點。
稍微調整了一下位置,找到一個最舒服的姿態,宋濂接著說,“重開科舉,對於大明而言,乃是利國利民的良策。”
“既然是良策,我等就應當讚同,並全力配合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