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當時正逢馬秀英懷老二,朱元璋正好又納了幾門妾室,大老爺總有需求所以……
而剛學會走路的朱標,被舅舅馬世龍拉著,大晚上到他爹朱元璋的屋外。
三言兩語忽悠他往屋裡扔鞭炮。
說他爹現在乾的時候,對不起他娘,他作為他娘的大兒子,一定要給他娘出口惡氣!
說話都說不利索的朱標,年紀小腦子根本轉不過來彎。
經由這麼一刺激一說,當時就拿著鞭炮上去了,被馬世龍抱起來隔著窗戶丟進屋裡,然後撒腿就開始跑。
砰的一聲。
嚇得朱元璋差點出事,好懸沒滅了老三,老四,老五……
也是從那次開始,朱元璋開始上手教育馬世龍,以前都是妹子上,但那次實在是忍不住手!
父子加小舅子,就這麼一起說說笑笑。
順道把農莊裡麵的事情,全都安排妥當,讓呂宋農人教導農莊裡的莊戶人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麼種植,怎麼看護,怎麼分辨紅薯長勢……
等到什麼氣溫上去合適了,直接就開始動手耕種紅薯,把這裡所有的苗葉,還有之前儲存的成果。
除了一小部分,繼續儲藏以往萬一外。
全部都種到農戶的耕田裡去。
看看幾個月以後,這東西到底能有多大產量。
另外朱元璋又扔馬世龍,又調撥了一批皇城軍過來,將周圍全都看護起來,不準任何人靠近。
對外就以應天府查賬的名義,說這一片地方的土地歸屬不清,要再仔細查驗一番。
等幾個月後,紅薯長成即將收獲。
朱元璋再帶著文武百官,來見狀這天賜給大明的祥瑞,讓那些個隻知道耍嘴皮的文人,也好好誇誇他這個泥腿子!
而趁著這個空隙,馬世龍也沒有閒著。
在離開農莊時,他專門吩咐錦衣衛把龜田次郎帶走,到詔獄裡麵好好訓訓,徹底的訓成狗。
聽話溫順,讓他吃屎都不能有猶豫。
還有那些老兵。
辛辛苦苦曆經磨難,出海三年時間戰死者過半,無論如何都是要好好犒賞一番,
每人白銀兩千兩,田地二十畝。
就從馬忠給他帶回來的,那些金銀財寶裡,還有靖遠侯府的賬麵上出。
身體殘疾者,在此基礎之上翻五成!
並且這還隻是馬世龍個人,對這些老兵的賞賜,朱元璋作為皇帝對他們的獎賞,還遠遠不止這些。
就憑他們此次出海的功勞,每人都至少要官升三級不止!
但因為紅薯,還有海外的事情,暫且不能在朝中公布,所以這些賞賜還要再多等些時間才行。
也幸好這些老兵,都是馬世龍麾下的舊部,跟著朱元璋打過硬仗。
所以對多等些時間並沒有表示有什麼,不然鬼知道從中會誕生出什麼閒話,卸磨殺驢,吃飽了罵廚子……
也是在離開農莊的這一天晚上。
靖遠侯府中數名親兵,帶著朱元璋給馬世龍的聖旨,騎乘快馬離開了京城。
趕往的目的地,正是朱元璋交給他的各備倭軍衛,目的一共有兩個,一是通知這些軍衛的指揮使,以後要聽誰的命令。
二是馬世龍給了他們第一道軍令。
勤出海搜捕倭寇,訓練軍士海戰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多多使用火器。
若軍衛中軍士編製有缺額,則必須要在三月以內全部補齊。
並要一並配齊所有軍械甲胄,完成基礎必要的訓練,等到時直接就能參與到戰鬥之中。
等到第二天,工部得到了太子殿下的吩咐。
搜羅大明所有善於造船的工匠,送往臨海各備倭軍衛,同時以太子朱標的名義,靖遠侯出銀二十萬兩。
於各備倭軍衛附近,建設大型造船廠三處。
其意不明。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