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他老師,翰林學士奉旨,知製誥宋濂的府邸,他現在能想到唯一可能破局的人。
被仆從攙扶著,從正堂中走出的宋濂。
望著自己慌亂的不成樣子的學生,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責備之情,“你這慌裡慌張的,像是個什麼樣子!”
“老師!”
禦史看見宋濂連忙停下腳步,躬身行禮又猛地抬頭,“老師,大事不好啊!”
“什麼大事不好?起來慢慢說。”
宋濂也察覺到了不對。
自己的這個學生,是他最為滿意寄予厚望的學生之一,不然也不會讓他藏起關係。
安插到麾下不老實人中間。
更何況,他平日裡的養氣功夫很是了得,尋常事情不可能讓其慌張成這個樣子。
抬起手中拐杖指了指旁邊的涼亭。
“走,跟老夫坐下細說。”
此時就算心中再是焦急難耐,見老師宋濂這樣,禦史也隻能強忍著慢慢走去涼亭。
兩人還未坐下。
仆役與丫鬟便已送上茶水,蔬果還有點心。
禦史見狀口渴難耐,連忙端起一杯咕嚕嚕的灌下去,一杯不夠又給倒一杯灌下才算緩解。
宋濂靜靜的看著,心中隱隱開始做起準備。
這次的事情絕對不會小。
“說吧,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是,老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禦史對著宋濂拱了拱手,站起身微低著頭將事情,一五一十的將全都說了出來。
除了效死營入城,持有太子殿下調令,靖遠侯軍令之外,還將由南變北的事情始末,也一一說了出來。
同時還有消息泄露的事情。
請求老師救救他,幫幫他,三代血親遷往北方諸省。
真若如此,他這一族就算廢了!
砰——
宋濂手中的拐杖狠狠的砸在地上,“糊塗!”
“我早就說過,科舉之事絕對不可妄動,老老實實的遵守陛下的旨意,怎麼就不知道聽呢!”
禦史聞言連忙躬身,低著腦袋一副認錯的樣子。
宋濂的當時說的確實沒錯,他們這些人都有家學傳世,幾十數百年傳承,就算少一半的名額,科舉製度優中選優。
他們眼前就算損失了一些利益,也完全在可以控製的範圍之內。
以後有的是機會彌補。
但人性如此,況且身居高位之人,手中就算有著巨大的權力,有時也會變得身不由己。
麾下投效的官吏,祖宗長輩後輩的渴求,還有已經到手但又交出去的權利……
抬頭看著學生,宋濂真想要狠狠罵他幾句。
可是罵他又能如何?
眼前的問題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若是真的讓這些學子,連同家中老小,三代血親一同遷往北方,那就真是在掘他們的根了。
宗族宗族,有人才是宗族!
況且這遷的人,還是飽讀詩書的學子,家業豐厚的大戶。
是南方諸省最為精華的那一部分,若是失去了這些人,彆說浙東一係,朝堂中整個南方出身的官員。
在地方上的影響,都要折損至少三成以上。
重開科舉分設兩榜,本意就是為了平衡南北,可眼前這事一出,不用十幾年等遷走的人習慣了。
南北也就不用再平衡什麼了……
靖遠侯啊,靖遠侯,不愧是出身沙場的猛將,這一次借力打力釜底抽薪,下手還真是狠啊!
情理法度無懈可擊,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但,這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扭轉。
由南變北有多少學子參與?
他們的三代血親又有多少人?
合情合理合法,但不一定就會讓人接受,不接受的人多了就會生事,生事就容易激起民變。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