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甚至命令麾下兵馬,拔刀前壓,想要用絕對優勢兵力,迫使這百餘名大明騎兵屈服於他。
但自古以來,開國之兵都最是善戰,也最是喜戰好戰。
更何況這百餘人還是邊軍。
加之大明軍法嚴苛,若是他們此行若是退了,讓這群高麗棒子占了這塊土地,回去以後必定會以軍法從事。
見棒子有這麼大的膽子。
大明百戶索性直接奉陪到底,命令麾下弟兄拔刀對峙。
中間具體發生了什麼,軍報上沒有詳細說明,隻說最後擦槍走火。
猝不及防之下,雙方陷入到了廝殺之中,大明騎兵百人對高麗三千餘人,在如此巨大的劣勢之下,仍是掀翻高麗近三百人。
最終僅剩五人突圍。
將這個消息告知邊衛指揮使。
指揮使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命人八百裡加急,將緊急軍情送遞應天,請陛下朱元璋定奪!
就隻是這樣嗎?
馬世龍看完軍報以後,難以置信的又看了兩遍。
這件事情雖然不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附庸蠻夷小邦,居然敢違逆大明天威,私自侵占中原舊土!其罪當誅!
可對於整個大明而言。
此事卻還算不上真正的大事。
現在大明在北方,特彆是遼東的主要敵人,是元廷,是納哈出這個老賊,不是高麗這個跳梁小醜。
他們膽敢越境侵占大明領土,這點固然可惡可恨!
但對於大明而言,這還真不能把他當回事,真的去派兵去討伐。
離元廷離納哈出太近了。
大明若真的要對高麗用兵,納哈出絕不可能從旁看戲,肯定會趁機襲擾邊境,甚至大規模用兵。
而且這高麗也不是什麼好地方。
真正意義上窮的尿血,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
最高統治者高麗國王的宮殿,連個鄉下土財主的房子都不如,想吃頓麵條餃子都要從大明進口麵粉。
加之惡劣的氣候,山嶺眾多,平原稀少的地形,農業生產異常艱難。
就這還沒完。
他的自然資源也還匱乏,除了高麗參以外,就再無什麼值錢的玩意,礦產這東西也沒有多少。
打他收入和支出完全不成正比。
因此早在洪武六年,朱元璋便將其列入不征之國。
就算現在出了這檔子事。
最恰當的處理方式,也是派遣使臣,去到高麗向高麗王問責。
而不是派遣大軍,千裡迢迢,還要防備納哈出,打一場注定是賠本的買賣!
大明沒那麼多閒錢。
就算有,以朱元璋的性子,也做不出這樣浪費的事情!
那怕馬世龍無比的希望。
能將這根膈應人的棒子,賴腳麵癩蛤蟆直接弄死,像對付倭寇那樣滅了揚了,一個種都不給他們留下。
但此時也是不得不承認。
區區一個高麗棒子,真不至於動用現在這麼大的場麵?
兩個國公,兩個侯爵,和元廷打一場大決戰都夠了,用來對付棒子,既浪費又多餘。
中生代的沐英,藍玉……
隨便哪一個挑出來,都能把他們打出屎來!
想著馬世龍拿起了第二個折子。
嗯,怎麼看著這麼眼熟啊?
馬世龍快速翻看著手中的折子,這不是馬忠出海,從倭國歸來帶回物品的詳細清單嗎?
還有就是對石見銀山,估算的大概白銀產量。
我去!
馬世龍轟的一聲炸響。
他好像明白姐夫今天晚上的用意了。
大明距離倭國遠,還有遭遇風暴,船毀人亡的風險,元廷不就因此損兵折將嗎?
可是高麗這地方就不同了,距離倭國那幾個島最近的地方,幾乎可以說是近在咫尺。
不管是跨海運輸,還是運輸軍隊作戰,都是易如反掌。
明白了,明白了,原來姐夫打的是這主意啊!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