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說這些話時,眼神銳利,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在未來的十幾年,國營企業大規模的的“下崗潮”一直持續到1990年中後期。
陸思源沉默了許久,消化著陳默的話。
他不得不承認,陳默說的有道理,甚至一針見血,點破了國營廠最核心的弊病。
“但是……你要是這麼寫承包方案裡,我敢打保票,找誰遞話都沒用,徐局第一個就會把你打回來,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所以我說了,不會這麼寫。”陳默成竹在胸,“我的承包方案裡,會采用更溫和的說法。比如,‘為適應生產經營需要,將對現有職工隊伍進行優化重組,並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原廠表現良好的職工。’這樣寫,是不是就能接受了?”
“可……這實際要做的,和紙上寫的,差彆是不是有點太大了?”陸思源依舊有些遲疑,感覺這是一種文字遊戲。
“改革要徹底,但是手段要溫和,放心,我心裡有數。”
見陳默不願再多說,陸思源也識趣地不再追問。
因為這次是陳默開車接的陸思源,所以也輪到陳默把陸思源送回家了。
下午沒什麼彆的事兒了,陳默再次開車回了學校。
距離晚飯時間還早,溫亦雪也還在上課。
他習慣性地把自己泡進了圖書館。
經過重活一世的曆練,陳默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體會到係統化知識的巨大能量。
前世的經驗固然有用,但真正能轉化為強大生產力的,往往是那些經過嚴謹論證和體係構建的科學理論。
尤其是經濟學,其實陳默認為這門學科本質上也是社會科學的一種,其揭示的規律和提供的分析工具,對於他眼下正在謀劃的體製改革以及未來的商業布局,至關重要。
陳默很享受在圖書館的時光。
這個年代,工具和方法不如後世豐富,很多經典理論都是翻譯過來的。
範疇大致包括政治經濟學、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財政信貸、會計學等。
陳默目前最感興趣的是微觀經濟學中關於市場機製,企業行為的部分。
這些直接關乎他正在嘗試的承包製改革能否成功設計並有效運行。
陳默找了幾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仔細閱讀。
沉浸其中,時間過得飛快。
等他把手頭一本關於蘇東國家經濟改革的譯著大致翻完,窗外的陽光已變得柔和。
他合上書,從背包裡拿出紙筆,開始起草棉紡廠承包方案。
剛在紙上列出幾個要點,就聽到身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他抬起頭,看到溫亦雪正站在桌旁,嘴角含笑著看他。
“下課了?”陳默一邊整理攤開的書本筆記,一邊低聲問。
“嗯,下課了。”溫亦雪點點頭,“我就猜到你肯定在這兒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