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書閣之內長議論_重生之手握古風闖京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手握古風闖京城 > 第二十四章書閣之內長議論

第二十四章書閣之內長議論(1 / 2)

京都,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線灑在巍峨的宮殿與錯落的樓閣之上,給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一層夢幻的薄紗。在皇城的一隅,朝廷書閣靜靜矗立,散發著古樸而厚重的氣息,這裡珍藏著無數典籍,承載著曆代的智慧與文化。

書閣的一間偏廳內,今日氣氛格外凝重。幾位翰林院學士正圍坐在長桌旁,桌上攤開著一本詩稿,詩稿上的字跡剛勁有力,卻又不失飄逸,正是近日在文人墨客間引起軒然大波的《雲漠關》組詩,作者署名林夏。

為首的張大學士,年逾花甲,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他緩緩拿起詩稿,目光再次掃過那一行行詩句,眉頭緊皺,神情凝重。“諸位,這《雲漠關》組詩,近日已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今日召大家前來,便是要一同商議,此詩所涉內容,關乎重大,不得不慎。”

李學士微微頷首,接過話茬:“張公所言極是。此詩中‘雲漠關前沙漫天,戍樓孤影對殘垣。征人血淚無人問,唯有胡風伴月眠’之句,直白地描繪出雲漠關一帶戍邊將士的艱苦境遇,更隱隱透露出對朝廷邊防政策的質疑,若任由這般言論流傳,恐生事端。”

王學士卻輕輕搖頭,麵帶不同見解之色:“李兄所言雖有道理,但依我看,此詩文采斐然,意境深遠,字裡行間滿是對蒼生的悲憫,對家國的關切。林夏不過是以筆為劍,刺向當下邊防之弊,若能借此詩引起朝廷重視,改良邊防,豈不妙哉?”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這時,一直沉默的陳大學士輕咳一聲,開口道:“諸位,先不論此詩觀點對錯,單說這林夏,究竟是何許人也?如此大膽,敢在詩中直言時弊。據我所知,這名字在文壇此前毫無聽聞,仿若一夜之間橫空出世。”

張大學士歎了口氣,說道:“這幾日我也派人多方打聽,隻知曉這林夏是雲漠關附近一普通村舍之人,家中世代務農,但其自幼聰慧好學,常於書館外偷聽先生講學,無師自通,習得滿腹經綸。此次不知因何機緣,寫出這《雲漠關》組詩,一經傳出,便如星火燎原,迅速在文人圈中傳播開來。”

李學士麵色一凜,語氣略帶擔憂:“如此說來,這林夏雖是無名之輩,卻不可小覷。其詩才出眾,且敢言人所不敢言,若不加以妥善處理,日後恐怕會煽動更多文人對朝廷政策指指點點,動搖民心。”

王學士聽了,有些不悅,反駁道:“李兄此言差矣。我朝以文治國,向來鼓勵文人進諫,若隻因一首詩便打壓作者,豈不讓天下文人寒心?再者,詩中所言,並非毫無道理,雲漠關邊防之事,本就積弊已久,若能借此次契機,加以整頓,反而是好事。”

眾人爭論正酣,忽有一小吏匆匆走進廳內,神色慌張,稟報道:“諸位大人,不好了,《雲漠關》組詩已傳至市井,百姓們口口相傳,如今街頭巷尾都在議論,不少人還自發在茶館、酒肆集會,討論詩中所寫的邊防之事,局勢似有失控之勢。”

此言一出,廳內瞬間一片嘩然。張大學士臉色變得極為難看,重重地拍了下桌子:“事態竟發展到這般地步!此事已非我等能獨自決斷,須立刻進宮,向陛下稟明,聽候聖裁。”

眾學士紛紛起身,整理衣冠,懷揣著詩稿,神色匆匆地朝著皇宮方向走去,一場因詩而起的朝堂風雲,即將拉開帷幕。

皇宮金鑾殿內,龍椅之上,女帝蕭月瑤身著明黃龍袍,麵容威嚴,目光深邃地俯瞰著下方的群臣。今日朝堂氣氛異常壓抑,大臣們神色各異,交頭接耳間隱隱透露出不安。

張大學士率先出列,雙手捧著《雲漠關》詩稿,高高舉過頭頂,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近日有一組名為《雲漠關》的詩在京城內外廣為流傳,其內容關乎邊防,言辭大膽,多有對朝廷政策質疑之處,如今已引得百姓議論紛紛,恐生變故,臣等不敢隱瞞,特呈於陛下禦覽。”

說罷,身旁的太監快步走下台階,接過詩稿,小心翼翼地呈遞給女帝。蕭月瑤接過詩稿,微微皺眉,目光逐行掃過,隨著閱讀的深入,臉上的神情愈發凝重。

待看完最後一句,蕭月瑤將詩稿輕輕放在龍案上,目光緩緩掃過群臣,聲音低沉地問道:“諸位愛卿,對此詩有何見解?”

武將出身的陳將軍率先站出,滿臉怒容,大聲道:“陛下,這林夏簡直膽大包天!竟敢在詩中詆毀我朝邊防將士,汙蔑朝廷邊防政策。我朝將士們在邊關出生入死,保家衛國,怎能容他這般造謠生事!依臣之見,應立刻派人將這林夏捉拿歸案,嚴懲不貸,以法嚴懲,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部分大臣紛紛點頭附和,認為林夏此舉太過張狂,必須予以嚴懲。然而,以禮部尚書孫大人為首的一眾文官卻麵露不同之色。

孫大人出列,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禮,說道:“陛下,臣以為陳將軍所言雖有維護朝廷威嚴之意,但未免太過草率。這《雲漠關》組詩,臣也細細讀過,詩中雖言辭激烈,可細細品來,所寫內容並非毫無根據。雲漠關地處偏遠,邊防之事向來複雜,近年來確實存在諸多問題,戍邊將士生活艱苦,百姓也飽受戰亂之苦。林夏以詩為諫,雖方式激進,但其心可鑒,或許是希望引起朝廷重視,改善邊防現狀。若貿然將其定罪,恐寒了天下文人之心,更讓百姓覺得朝廷不願直麵問題。”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文官們大多支持孫大人的觀點,認為應借此機會整頓邊防,而武將們則堅持要嚴懲林夏,維護朝廷權威,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朝堂之上一片嘈雜。

蕭月瑤靜靜地聽著群臣的爭論,臉色陰晴不定。良久,她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說道:“朕深知雲漠關邊防之事乾係重大,不可輕忽。這林夏雖因此詩,被貶到雲漠關,卻能以詩針砭時弊,勇氣可嘉。但他未經查實,便貿然在詩中大放厥詞,也有不妥之處。此事若處理不當,恐影響朝廷威望,也寒了將士們的心。”

說到此處,蕭月瑤目光轉向一旁的宰相李大人,問道:“李愛卿,你乃朝中重臣,見識不凡,對此事有何看法?”

李大人微微欠身,沉穩地說道:“陛下聖明。依臣之見,此事可分兩步走。一方麵,派人前往雲漠關實地勘察,了解邊防真實情況,若詩中所言屬實,便即刻著手整頓邊防,改善將士待遇,加強防禦工事;另一方麵,將林夏召至京城,陛下可親自問話,一來考察其才學,二來了解他寫詩的初衷,若他確有真才實學,且一心為國,不妨給予他一個機會,讓他為朝廷效力,如此既能彰顯陛下的寬宏大量,又能妥善解決此事。”

蕭月瑤聽後,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李愛卿所言甚是。就依你之計,吏部尚書,你即刻選派得力之人,前往雲漠關調查實情,不得有絲毫隱瞞;另外,派人去尋這林夏,務必將他安全帶到京城,朕要親自見他。”

眾大臣紛紛領命,一場因詩而起的朝堂風波,暫時落下帷幕,可後續的發展,卻如迷霧般籠罩在眾人心頭,無人知曉等待著林夏與雲漠關的,將是怎樣的命運。

雲漠關附近的小村舍裡,林夏正坐在自家破舊的書桌前,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微弱光線,專心致誌地研讀著一本古籍。近日來,村子裡的氣氛變得有些異樣,時不時有陌生人在村子裡打聽他的消息,村民們對他的態度也變得有些微妙,有好奇,也有擔憂。

林夏對此並非毫無察覺,但他一心沉浸在詩書之中,並未太過在意。直到這天,一位身著官服的差役走進他家院子,高聲喊道:“你可是林夏?”

林夏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迎了出去,禮貌地答道:“正是在下,不知官爺有何事找我?”

差役上下打量了林夏一番,說道:“奉朝廷之命,特來傳你進京,陛下要親自見你,收拾一下,隨我即刻啟程。”

林夏聞言,心中一驚,但很快便鎮定下來。他明白,自己的《雲漠關》組詩引起了朝廷的重視,如今被召進京,不知是福是禍。但他本就抱著為天下蒼生發聲的決心,此刻也無所畏懼。

簡單收拾了幾件衣物,林夏告彆了年邁的父母,跟隨差役踏上了進京之路。一路上,林夏看著沿途的風景,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自己在雲漠關親眼目睹的戰爭慘狀,那些戍邊將士的鮮血與百姓的苦難,愈發堅定了自己要為他們爭取公正的信念。


最新小说: 奧特:我終將成為正義的夥伴 拳之下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