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城的黃昏總是帶著幾分詭譎。林夏站在甕城之外,望著夕陽將青灰色的城牆染成血紅色,耳畔回蕩著城門口官兵的喝問:“進城者,可帶鐵器?”
她下意識地握緊腰間的刀柄。那是一把半舊的雁翎刀,刀鞘纏著褪色的青布,唯有刀柄處露出半截暗紅的絲絛,在晚風中輕輕搖曳。三年前,父親留下這把刀和一句“去沂州找陳墨”後便音信全無,今日她終於站在了這座傳說中的古城門前。
“姑娘,要進城便快些,城門要關了!”守門的百戶不耐煩地催促。林夏深吸一口氣,鬆開刀柄,從袖中掏出一張皺巴巴的路引。那是她在兗州府花了十兩銀子買來的,上麵赫然寫著“陳墨”二字。
穿過甕城時,林夏注意到城門內側刻著一行小字:“抽刀斷水水更流”。字跡斑駁,卻仍能看出是用利器刻就。她心中一凜,想起父親臨終前反複念叨的這句話,仿佛預示著某種宿命。
城內的街巷錯綜複雜,青石板路上擠滿了收攤的商販。林夏按著路引上的地址尋找陳墨的住處,卻在轉過街角時被一群黑衣人攔住去路。為首的漢子手持樸刀,冷笑道:“把刀留下,饒你不死。”
林夏後退半步,右手按在刀柄上。她自幼隨父親習武,卻從未真正與人交手。此時她才發現,父親留下的這把雁翎刀比尋常兵器沉重許多,刀鞘上隱約有血漬滲入的痕跡。
“姑娘,我勸你識相些。”漢子逼近兩步,刀鋒在暮色中泛著寒光,“斷水刀的傳說,可不是鬨著玩的。”
林夏心中一驚。斷水刀?這正是父親臨終前提到的刀名。難道這把雁翎刀就是傳說中的斷水刀?她來不及細想,本能地拔刀出鞘。一道寒光閃過,漢子的樸刀竟被齊齊斬斷!
眾人嘩然,林夏也愣住了。這把看似普通的雁翎刀,竟真的能斬斷流水般的兵器。她想起父親常說的話:“這把刀能斷萬物,卻斷不了人心。”
“追!”漢子大喊一聲,帶著手下追來。林夏轉身就跑,卻在巷口撞上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對方伸手一拉,將她拽進旁邊的茶館。
“噓——”年輕人豎起食指,示意她噤聲。林夏這才看清他的模樣:一襲青衫,腰間掛著一枚羊脂玉佩,麵容俊朗卻帶著幾分病容。
茶館內煙霧繚繞,說書人正講到精彩處:“話說那斷水刀現世之日,便是沂州城血流成河之時......”林夏心中一緊,偷偷望向窗外。黑衣人已經追過巷口,並未發現他們。
“多謝公子相救。”林夏低聲道謝。年輕人微微一笑:“在下沈硯秋,姑娘可是來尋陳墨的?”
林夏驚訝地看著他:“你如何知道?”
沈硯秋指了指她腰間的刀:“這把斷水刀,在沂州城可是個燙手山芋。陳墨若是還活著,怕是早就被人殺了。”
沈硯秋帶林夏來到城南的一處小院。院門虛掩,院內雜草叢生,顯然久無人居。“這就是陳墨的住處。”沈硯秋說,“半年前,他突然失蹤了。”
林夏推開門,一股黴味撲麵而來。屋內陳設簡陋,唯有牆上掛著一幅山水畫,畫中瀑布飛瀉,題著“抽刀斷水水長流”七個大字。她心中一動,取下畫軸,發現背後藏著一張泛黃的信紙。
信紙上字跡潦草,寫著:“斷水刀重現,沂州府必亂。速將刀送往琅琊山......”落款是陳墨的名字,日期正是三年前父親失蹤的那一天。
“琅琊山?”沈硯秋皺眉道,“那裡是沂州府的禁地,尋常人進不去。”
林夏握緊信紙,心中愈發困惑。父親和陳墨究竟在謀劃什麼?斷水刀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風波?
“姑娘,”沈硯秋忽然正色道,“實不相瞞,我父親曾是沂州府的通判,三年前因調查鹽稅案被人殺害。我懷疑,這一切都與斷水刀有關。”
林夏驚訝地看著他:“你父親是沈通判?”她想起父親生前曾提到過這個名字,“我父親臨終前說,陳墨是他的生死之交,而沈通判是他們的盟友。”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看來,父親、陳墨和沈通判三人之間,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必須找到琅琊山的入口。”沈硯秋說,“或許那裡藏著解開一切的鑰匙。”
林夏點頭,將斷水刀重新係在腰間。她知道,自己已經卷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而唯一的出路,就是揭開斷水刀的真相。
第四章夜探府衙
深夜,林夏和沈硯秋潛入沂州府衙。他們躲在陰影中,看著知府大人與鹽商頭目密談。
“陳墨已經死了,斷水刀在誰手裡?”鹽商頭目低聲問。
知府冷笑一聲:“還能有誰?林遠山的女兒,林夏。”
林夏心中一凜,握緊了刀柄。原來父親的死並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謀殺。
“大人,那斷水刀......”鹽商頭目欲言又止。
知府擺擺手:“斷水刀的傳說不過是個幌子,真正重要的是琅琊山的寶藏。隻要拿到寶藏圖,我們就能掌控整個沂州府。”
林夏和沈硯秋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原來,斷水刀的傳說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寶藏。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陣異響。守衛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大喊:“有刺客!”
林夏和沈硯秋轉身就跑,卻被官兵包圍。林夏拔出斷水刀,寒光閃過,數名官兵的兵器被斬斷。沈硯秋趁機甩出腰間的羊脂玉佩,玉佩在空中炸開,散發出濃烈的煙霧。
“快走!”沈硯秋拉著林夏的手,衝進夜色中。他們在巷弄中穿梭,終於擺脫了追兵。
“他們要的是琅琊山的寶藏圖。”沈硯秋氣喘籲籲地說,“我父親生前曾提到過,琅琊山藏著前朝的寶藏,而斷水刀是開啟寶藏的鑰匙。”
林夏皺眉道:“可是陳墨的信裡說,要將刀送往琅琊山。難道寶藏圖在琅琊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