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確認曆年收養領養賬冊都在這裡後,紀長卿回了馬車。
他從二十年前的賬冊開始翻。
一直翻到今年。
以馮清歲的年齡,隻可能落在這個區間。
但賬冊上沒有“馮清歲”這個名字。
“她可能改了名字,或用了假名。”
他思忖。
“但姓可能還留著。”
便又翻了一遍,隻找姓馮的孩子。
找出……十一個適齡馮姓女孩。
而後吩咐時安:“你去查一查,這十一個被領養的孩子,近況如何。”
時安領命。
同一時間,馮清歲和五花來到五柳巷。
這是一條很安靜的巷子,兩邊都是三進院子,門口打掃得乾乾淨淨,擺放著各色鮮豔菊花。
走到丁號宅時,她停住腳步,抬頭朝門匾看了眼,上麵寫著“李宅”二字。
眼底微微詫異。
領養翠雀那戶人家姓吳,怎麼是李家人住著?
五花上前叩門。
大門吱呀一聲打開,露出一張皺成菊花的老臉,疑惑地看著兩人。
不等他發問,馮清歲便道:“這裡可是吳元慶吳老爺家?我們想找他談一筆綢緞買賣。”
老門房朝上指了指:“這裡沒有吳老爺,隻有李老爺。”
“吳老爺可是搬走了?”
“三年前就搬走啦。”
馮清歲又打聽了一番,得知三年前吳元慶接了個大單子,誰知出了差錯,賠了個清光,鋪子宅子都賣了,一家子搬到外城區去了。
京城在一百年前擴建過,以皇宮為中心,擴建前的區域稱為內城,擴建後的區域為外城。
權貴和大部分官方機構都在內城,外城大半是平民百姓,小半是底層官員。
要從偌大外城找出吳元慶一家並非易事。
幸好她們打聽的一個對象和吳元慶家還有來往,知道他們的新址。
兩人找過去,在東外城一間茅草屋門口找到了吳元慶。
“二位有何貴乾?”
吳元慶斜躺在一張破舊的竹榻上,有氣無力問道。
他瘦得皮包骨頭,半點看不出曾是闊綽的綢緞商人。
他的妻子在一旁煮麥粑,柴火還有點濕,燒起來濃煙滾滾,她被熏出眼淚,衝身旁好奇打量馮清歲的女兒喝道:“快把扇子拿過來!”
小姑娘隻有五六歲大,頭上綁著兩個鬆鬆垮垮的圓髻,臉又瘦又黃。
聽到喝罵,立刻進屋取扇子。
馮清歲隻瞥了眼,便收回視線,對吳元慶道:“想問問你們,翠雀是怎麼回事。”
吳元慶一怔:“翠雀是誰?”
“你們領養的那個孩子,她在慈幼院的時候,叫做翠雀。”
馮清歲回道。
吳元慶臉色微變。
“你們是慈幼院的人?九年前不就報給你們了嗎?她病死了。”
馮清歲自然從五花那裡知道,翠雀已經被登記死亡,賬冊上寫了,翠雀被領養的第三年,染了水痘,沒能活下來。
但她知道,那不是真相。
她越過吳元慶,看向那鍋麥粑,輕聲道:“我看見她了,她還活著。”
吳元慶臉色大變。
正在扇火的婦人同樣變了臉色,攥著蒲扇,咬牙切齒道:“我就知道!那小畜生肯定還活著!就是她搗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