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就能重來。
前些天剛在朝上說“百姓受苦,朕心不安,立後之事應暫緩”,還誇紀長卿以蒼生為念,才是國之柱石的陛下,跟失憶了似的,居然宣布他要立後。
立的還是追緝司不知打哪找來的一個中年婦人。
一下子創飛他們所有人。
“陛下先前方諭‘以蒼生為念’緩立後,今忽立不明婦人為後,恐傷民望。”
“一國之後,當德言容功俱全,此婦來曆不明,何德何能高居後位?”
“立後事關立儲,陛下立此婦為後,如何立儲?請陛下三思!”
……
皇帝沉聲道:“朕有今日,全賴第五氏當年施救。救命之恩不思報,眾卿難道要朕當那忘恩負義之人?朕意已決,休要再勸。”
群臣:“……”
隻有話本子才有“救命之恩當以身相許”這種事,你堂堂國君要報恩,有成千上萬種方法,怎麼就非得以身相許?
被下降頭了嗎!
“陛下三思啊!”
他們紛紛跪下請求。
皇帝看向唯一沒跪的紀長卿,臉上浮起一絲笑意。
“還是紀卿明曉事理。”
豈料話音剛落,紀長卿也“撲通”一聲跪下。
皇帝:“……”
臉色瞬間陰沉下去。
群臣心中大喜。
看來紀長卿並非一昧和他們唱反調,還是分得清青紅皂白的。
陛下不聽他們的,總該聽自己的股肱之臣的吧?
皇帝冷冷道:“紀卿也要反對朕立救命恩人為後?”
紀長卿搖頭。
“非也,臣是想為長嫂請封誥命夫人,臣長兄生前乃三品將軍,長嫂本該有三品誥命,但因長嫂在長兄身亡後才進門,不曾獲得誥命。”
“封後大典乃國之盛事,長嫂定心向往之,然無誥命者無法進宮參加大典。”
“故臣欲請陛下封誥。”
群臣絕倒。
若非陛下就在跟前,他們非指著紀長卿的鼻子大罵不可。
拍龍屁也有個限度好嗎!
什麼屁都拍,還拍出花來,是想氣死滿朝文武,獨領朝綱嗎!
佞臣!
前所未見的絕世大佞臣!
皇帝卻龍心大悅。
“愛卿長兄戰死沙場,於國有功,其遺孀自當獲封誥命,朕這便命人製誥,封其為三品淑人。”
紀長卿伏拜在地:“謝陛下隆恩!”
群臣:“……”
一意孤行的昏君加上百般奉承討好的佞臣,這不是亡國征兆嗎!
大熙要完。
散朝之後,文武百官一個兩個都看禍國妖孽一樣看紀長卿。
紀長卿渾不在意,目不斜視地走自己的路。
上官牧上前,攬著他的肩膀,嬉笑道:“咱們紀大人真是拿得起放得下,居然這麼快就移情彆戀了。”
紀長卿屈膝,踹了他一腳。
“胡說八道什麼。”
上官牧“嘶”一聲,倒抽了口涼氣。
“你沒移情彆戀,給她請封誥命做什麼?嫌難度不夠,給追妻加碼?”
紀長卿:“與你無關。”
沒誥命她怎麼參加封後大典?
不參加封後大典她怎麼見得到自己師父?
見不到她師父,誰知道她會做出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