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承恩侯都明白,但賴以生存的命脈被掐,讓他如何接受?
他知紀長卿厲害,本想和他做親家,奈何紀長卿看不上儀萱,儀萱設計戚氏又失敗,愣是把紀長卿給得罪了。
“事已至此,該當如何?”
他問太皇太後。
“如今朝政都把持在攝政王手裡,大權在握久了,等陛下長大,他舍得還權?怕是到時……”
他沒說完,但太皇太後知他要說什麼。
“若是儀菀出事後,你們第一時間上門找戚氏賠禮道歉,給足補償,也不至於如此被動。”
她緩聲道。
“可你們什麼也沒做。”
承恩侯:“……”
“儀菀都把責任攬了過去,我們若是上門賠禮,他豈不是當我們心虛?”
太皇太後:“……”
“你們不道歉,他就真信了儀菀的話,以為事情都是她一個人做的?”
做人怎能天真至此!
承恩侯:“……”
他先前隻想甩開嫌疑,確實沒想過要道歉。
不過,以紀長卿睚眥必報的性子,他不覺得道歉能改變什麼。
當初平王世子設計戚氏和馮氏,平王府補償了紀府一個溫泉莊子,紀長卿不照樣彈劾他們?
“娘娘,攝政王這人,和我們勳貴不是一條路上的,不管我們有錯沒錯,他都會想辦法削弱我們,給自己鋪路。”
太皇太後沉默了片刻,道:“吃一塹,長一智,你叮囑府裡人,謹慎行事,少惹是生非罷。”
承恩侯:“……”
“您不管駱家人,也不管新帝了嗎?他可是您親孫子啊。”
太皇太後道:“能幫的我都幫了,其他的我想幫也幫不了,聽天命吧。”
她都半隻腳入土的人,子孫後代榮也好,衰也好,都見不著了。
就懶得操這份心了。
承恩侯一無所獲地回了侯府,管家報上一個壞消息:“五少爺在酒樓醉酒,失手打傷一個堂倌,被帶去衙門了。”
承恩侯:“……”
他擺了擺手:“這點小事,你打點便是。”
管家一臉為難:“那堂倌一隻眼睛被打壞了,他不肯私了,要衙門秉公處理,衙門這邊不肯收我們銀子……”
承恩侯隻好自己去找京兆府尹。
京兆府尹也很為難:“侯爺,這事若是發生在去年,下官定想方設法幫令公子調解,可王爺是什麼人您也知道,他眼裡容不得沙子,下官實在沒轍。不如您找王爺求個情?”
找紀長卿求情?
紀長卿指不定給他兒子多判兩年。
承恩侯再次失望而歸。
左姨娘找上承恩侯,哭哭啼啼地求道:“侯爺,您救救權兒,他哪待得了大牢,您跟太皇太後求個恩典,赦免了他吧。”
承恩侯:“……”
太皇太後自個都泥菩薩過河,怎麼保得住旁人?
他哄了幾句,左姨娘聽不進去,一味要他救子,他煩不勝煩,索性讓人將她帶回院,禁了她的足。
翌日,駱五被判杖一百,徒兩年。
判決一出,世子駱容楷對承恩侯道:“爹,太皇太後娘娘還在,紀長卿就敢絕了我們的命脈,一點臉麵都不給我們侯府,我們若不儘快行動,怕是遲早要被奪爵抄家流放。”
承恩侯蹙眉道:“時機還不成熟。”
“眼下就是最好的時機,”駱容楷道,“他根基未穩,不好大開殺戒,等他站穩腳跟,就沒我們活路了。”
承恩侯猶豫了一會,歎了口氣:“那便著手準備吧。”
駱容楷立刻安排下去。
深夜,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進外城區一個小酒肆,拍了五個銅板在櫃台上。
掌櫃收起銅板,從一旁的酒桶裡盛出一碗酒,遞給男子。
男子端著酒,走到光線最暗的角落坐下,小口小口地抿著酒。
“怎麼光喝酒,不吃菜?”
一個看著像是大戶人家小廝的青年男子放下一個托盤,坐到他對麵。
托盤裡有一壺酒,兩個酒杯,四碟下酒菜:油炸花生米、涼拌豬頭肉、炸小魚、拍黃瓜。
中年男子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被兵器司罷官之前,他吃酒最愛點的,就是這四樣小菜。
可惜……
養傷把銀子都花光了,又沒有進賬,囊中羞澀,哪裡還吃得起下酒菜。
他冷冷道:“沒胃口。”
青年男子笑道:“那倒是可惜了,我特意點了馬大哥愛吃的幾樣,想和馬大哥喝兩杯來著。”
馬三火吃了一驚,抬頭認真打量男子,“你是何人?”他一點印象都沒有。
青年男子道:“馬大哥貴人事忙,自是記不得我,我們以前在酒肆遇見過幾次,我還給你敬過酒呢。”
馬三火還是記不起來,不過他以前在酒肆愛顯擺自己的匠官身份,確實有不少人給他敬酒。
於是信了青年男子所言。
兩人很快熟絡起來。
青年男子點的酒比他買的要好得多,他就著下酒菜,不知不覺喝了大半壺。
微醺之際,聽見青年男子問道:“馬大哥今後有什麼打算?”
馬三火自嘲道:“我還能有什麼打算?自然是混吃等死。”
他隻會製火藥,但兵器司如今不要他,他也無法申辦煙花作坊,卸貨跑腿之類的活他又乾不來。
青年男子搖頭:“馬大哥這身本事,若就此埋沒,未免太過可惜。”
他探身過來,低聲道:“我這裡有個去處,不知馬大哥感不感興趣……”
馬三火聽完,冷笑道:“你們好大膽子,這可是掉腦袋的事。”
青年男子笑了笑:“富貴險中求,難道馬大哥甘心下半輩子做個廢人?”
馬三火定定地看著他。
片刻後,道:“要我加入可以,不過我有個條件。”
隨即提了自己的條件。
青年男子擰眉:“這事怕是不好辦,她畢竟是朝廷命官……”
馬三火嗤笑:“區區一個匠官你們都不敢動,好意思說自己是做大事的?”
青年男子一噎。
“好吧,那便依你。”
馬三火舉杯:“我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翌日,馮清歲剛回到宗府,正要出門遛狗,戚玉真突然找上門來。
“夫人,您有沒有空?我想請您幫忙救個人。”
馮清歲立刻吩咐五花回院取藥箱趕車。
而後問戚玉真:“誰受了傷?”
“聞既明。”
戚玉真回道。
隨即將事情經過告訴她。
“聞既明就住在我隔壁,我們同一時間回到各自院門口,他下車後往我這邊走,打算看孩子。”
“我剛下車就有個乞丐端著碗走來,但我在琢磨火銃彈丸的火藥配比,一時沒有留意,直到耳邊傳來聞既明的呼喊聲,才扭頭看了眼。”
“那乞丐揣著刀朝我刺來,我來不及閃躲,聞既明推開我,擋了那一刀。”
她一臉憂色。
“那把刀刺進了他的腹部,他院裡的護衛聞聲而出,把扮成乞丐的刺客打跑了,我立刻就來找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