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坐視校內網被千橡收購,他作為早期投資者,或許能小賺一筆,但這與他期望的回報相去甚遠。
畢竟,千橡互動集團收購校內網也不過是用了200萬美元而已。
哪怕他參與其中可以讓千橡互動集團提高收購價格也意義不大。
那點錢還不夠他費功夫呢。
而且他清楚地知道,在千橡手中更名後的人人網,在2011年作為中國社交網站第一股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一度衝高至77億美金。
雖然最後人人網還是走向了衰弱,但是77億美金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特彆是那時候還是2011年,騰訊的市值也不過是四五百億美金。
如果有他的幫助,人人網的市值可能還會更高。
能否阻止出售,支持王美團自己將校內網做大做強?
後世的王美團在團購領域證明了自己是頂尖的互聯網創業者。
但那是後來的王美團。
現在的王美團,是否有能力在激烈的社交網絡競爭中,將校內網打造成足以挑戰騰訊的巨頭?
這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陸陽自己親自下場運營?
這更不可能,他深知隔行如隔山,互聯網社交的水太深,專業的事應交由專業的人。
77億美金的誘惑實在太大!
陸陽絕不願錯過這場資本盛宴。
他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深度參與這場財富遊戲,又不至於陷入具體的運營泥潭。
一個更宏大的構想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
校內網或許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投資標的,更可以成為他撬動更大棋局的一個支點!
他深知,由於自己重生的時間節點,已錯過了低成本入股騰訊的最佳時機。
如今的騰訊如日中天,想從二級市場或直接談判獲取其有分量的股權,所需資金將是天文數字。
但如果有人人網在手呢?
如果他能通過投資校內網,與王美團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在校內網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深度參與,甚至在其與騰訊產生競爭或合作交集時……
那麼,他未來是否有機會,以校內網作為籌碼或媒介,以遠低於市場價的成本,從騰訊那裡換取一部分寶貴的股權?
這相當於用“潛力股”換“藍籌股”,以小博大!
風險與機遇並存,但這盤棋的想象空間,遠比單純的校內網上市收益要大得多!
決心已下。
陸陽在校內網的官方頁麵上找到了王美團的聯係方式。
他整理思路,撰寫了一封措辭嚴謹、充滿誠意且展示出雄厚資金實力的投資意向書,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了王美團。
“種子已經播下,”陸陽看著發送成功的提示,眼神深邃,“接下來,就看王美團如何回應,以及……這枚棋子,最終能在互聯網的棋盤上,為我撬動多大的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