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首都,他雖對諸如中關村、金融街、CBD、望京、亞奧等核心區域的長期價值有清晰認知,但對具體樓盤細節和最佳入手時機的把握,遠不如中海那般精準。
這要求他必須更依賴團隊的市場調研和宏觀趨勢判斷。
而且當前的首都樓市正處於快速上升通道,遠未達到中海去年那種因政策調控、市場觀望而導致的“冰點”狀態。
開發商和業主普遍心態樂觀,資金壓力較小,議價空間有限。
想複製中海那種利用賣家急於套現心理、大幅折價掃貨的模式,在首都幾乎不可能。
因此,鑒於市場處於上行期而非底部,以及首都房產總價普遍更高的現實,陸陽決定采用相對穩健的杠杆策略,三成首付。
這既能放大收益,又將風險控製在相對安全的範圍內。
像在中海那樣動輒使用極限高杠杆的做法,在首都當前環境下風險過高,得不償失。
他計劃將此次帶來的7億多資金,除了扣除預留用於支付中海房產月供的幾千萬,其他的大部分都投入首都市場。
陸陽預計首都房價的全麵爆發將在2007年,目前正處於蓄力階段。
他需要精準把握入市節奏,既要避免過早占用大量資金承受時間成本,也要防止踏空快速啟動的行情。
會議室內,燈光柔和,茶幾上攤開著首都地圖和幾份孫茂團隊初步整理的區域分析報告。
陸陽、趙晟、孫茂三人圍坐,開始了對首都房地產版圖的深入探討,空氣中彌漫著戰略布局的凝重與資本即將出擊的興奮。
會議伊始,孫茂首先向陸陽、趙晟彙報了貝殼房產首都分公司的發展情況。
“陸總,趙總,”孫茂翻開文件夾,語氣乾練,“根據陸總上次視察時的指示,我們全力推進門店擴張。”
“目前,貝殼房產在首都的門店數量已從最初的15家擴展至30家。”
“其中,第一批15家門店已全部完成選址簽約,並處於裝修收尾階段,部分已開始試運營。”
“第二批15家門店中,已有8家與業主達成租賃意向或完成簽約,正在啟動裝修程序;剩餘7家正在積極洽談中,預計本月內能完成選址簽約工作。”
聽著孫茂條理清晰、進度明確的彙報,陸陽和趙晟都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
孫茂展現出的執行力,確實深得貝殼房產的精髓。
要知道,在中海,貝殼房產能在短短半年內鋪開30家門店,靠的就是這種遠超傳統中介的、近乎軍事化的高效執行。
看到孫茂能將這種強大的執行力在人生地不熟的首都市場成功複製並延續,陸陽和趙晟都感到十分滿意。
門店運營的具體細節並非陸陽此次首都之行的核心關注點。
他更看重的是戰略方向和關鍵結果。確認貝殼首都發展勢頭良好後,陸陽直接切入主題:
“門店的事情做得很好,繼續保持。我這次來首都,核心目標是進行個人財務投資。”
“投資方向是首都核心區域的住宅房產。重點關注那些具有明確發展潛力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