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君虎妖,不惜獻出靈酒,自然也是有所求。
果然,此刻低聲對玄清開口。
“玄清道兄,實不相瞞,在下本是此山中一懵懂白額虎。三十年前,偶得天眷,於絕壁之上吞食了一株異果,自此靈智漸開,方知天地之大,道途玄妙。
這些年來,唯知對月吐納,汲取些微精華,進境實如老牛破車,緩慢不堪。
然既開靈智,得窺大道門徑,便如久旱盼甘霖,心中實是慕道心切,日夜渴求明師指點,得聞真法!
今日天幸,得遇道兄這般有道真修,在下厚顏,懇請道兄慈悲,賜下一門煉氣吐納的入門法訣,指引在下一條明路!
此恩此德,山野之靈,永世不忘!”
言罷,竟以手撫胸,微微欠身,姿態放得極低。
齊雲心中了然:果然如此!靈酒珍果,盛情款待,皆為此請。
這虎妖心思玲瓏,深諳“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之道。
玄清放下酒杯,撫須沉吟片刻,臉上並無不悅,反而帶著理解的笑意:“山君赤誠求道之心,貧道感佩。隻是我五臟觀道統,法不輕授,非觀中弟子,不敢外泄分毫。
此乃門規,萬望山君體諒。”
山君聞言,眼中並無失望,反而精光一閃,急忙道:“道兄誤會!
在下豈敢覬覦貴觀不傳之秘?
隻求道兄手中若有那等法統之外、不甚緊要的煉氣法門,不拘高低,能引在下踏入正途,辨明氣機,便已是天大的恩典了!”
玄清展顏一笑:“如此說來,倒真有一門。
貧道三年前於嶺南十萬大山深處,誅滅一為禍一方的‘五毒尊者’。
從其遺物中得了一卷《百脈導引術》。
此法非道非佛,乃旁門左道采煉自身精血、導引內息以強體魄、延壽元的法門,雖算不得上乘正道,卻也體係完整,中正平和,不涉邪祟。
導引天地靈氣入體,梳理百脈,滋養元精,正合山君這等體魄強橫、元精充沛之輩。
若山君不嫌粗陋,貧道願以此術相贈。”
山君大喜過望,霍然起身,對著玄清便是深深一揖:“道兄大恩!在下銘感五內!
此術於道兄或為微末,於在下實乃登天之梯!感激不儘!”他聲音洪亮,震得石台嗡嗡作響,足見心中激動。
玄清含笑受了這一禮,隨即並指如劍,指尖竟有微芒吞吐。他隨手從石案邊緣削下一塊尺許見方、寸許厚的平整石板。
以指為筆,以石為紙,指尖劃過堅硬的石板,竟如利刃切豆腐,石屑簌簌而下,發出細微而清晰的“嗤嗤”聲。
不過盞茶功夫,一篇蠅頭小楷的功法便已龍飛鳳舞地刻滿石板,字跡遒勁,深陷石中。
玄清將石板推至山君麵前:“山君請看。”
山君如獲至寶,雙手捧起石板,湊近月光,虎目圓睜,看得如癡如醉,口中喃喃,時而蹙眉,時而恍然,最後化為一聲滿足的長歎:“妙!妙啊!果真是直指氣機根本的法門!多謝道兄!”
他珍而重之地將石板收起。
此後,玄清與山君便借著酒興,談論起修行之道。
齊雲凝神靜聽,獲益匪淺。
從交談中,他得知這山野精怪修行,遠比人類艱難。
妖物天生體魄強橫,氣血旺盛,壽元亦遠超常人,更有機緣覺醒種種天賦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