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是善於搞研發的。
但落實到量產這塊,光靠搞研發是不頂用的。
還需要全社會的人員和資源參與進來。
想到這兒,林老總輕歎一口氣。
“這一版方案先壓在這兒,你們這個項目緩一緩。”
“我的想法是,要做,就做儘善儘美。”
“等到材料學的問題能落實再說。”
欒建設充滿了懷疑:“能……落實嗎?”
“事在人為吧。”
送走了欒建設。
林梟再次漫步來到窗台邊,打開窗簾打開窗戶。
窗外依然霧氣昭昭,小雨淅瀝瀝。
“娘的,什麼倒灶天氣。”
“天天下。”
“沒完了是吧?”
…
…
與此同時。
距離臨陽一百多公裡遠的海濱城市衛海。
衛光漁具集團會議室。
魏修、劉闖和龔鞠坐在一端,正在的等待主人家的到來。
龔鞠看了看手表,臉上全是牢騷。
“小老板。”
“主人把我們晾在這兒十來分鐘。”
“意味已經很明確了,不太歡迎我們。”
“你覺得這樣的並購,真的有必要嗎?”
這次的會麵,前期搭線的是劉闖。
後期拍板的是魏修。
龔鞠隻是作為勝利防務的二把手,過來付款的。
直至現在,他都對這樁收購案沒什麼興趣。
“這是一家純純的民用廠。”
“搞的還都是消費品,不是工業品。”
“和咱的業務八竿子打不著啊。”
魏修翹著二郎腿,雖然等的有點煩。
但是麵對二把手的質疑。
他還是忍著性子,反向拋出一個問題。
“龔總,我們的勝利防務目前的第一要務是什麼?”
龔鞠經過這些天的pUa,已經學廢了:“賺錢啊。”
“對嘍!”
魏修拍拍手。
“我和劉闖做過市場調查。”
“全國有1.2億釣魚人。”
“沒人平均要有四根魚竿。”
“這個市場是很大的。”
“而從事這個行業大的廠家,暫時還不算飽和。”
“衛光漁具又是業內的中流砥柱,離我們又那麼近。”
“我們入股賺點錢不是很好嘛?”
話是這麼說。
漁具行業不算太飽和。
年輕人也在逐漸入坑,用戶群體還在增長之中。
這個行業確實有點油水。
衛光的實力也在線,起碼是一線品牌。
可龔鞠總覺得不對勁。
“既然大家都能看到這個公司的優點,人家憑什麼跟您談並購入股?”
需要融資的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
但不需要融資的公司,一定是好公司。
衛光就是這樣。
人家乾的好好地,為什麼要引入一位股東來稀釋股權呢?
龔鞠已經從這等待的十幾分鐘裡,看出了這次談判的結果。
鐵失敗的。
可魏修有絕對的自信。
“憑什麼?憑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