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架?”
會議室裡。
銷售部門各級主管都到齊了。
連一把手劉闖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棒子把無人機當泡菜采購?”
李曉麗如實彙報:“他們甚至都沒有用平台給的滿減券!”
其他銷售聽完也是直迷糊。
雖然咱家的無人機物美價廉,有一定的競爭力。
但不是這麼個買法啊。
草草跟客服交談幾句,就直接水靈靈的下單了。
“劉總,發不發貨?”
銷售部主管有些擔心。
劉闖聞言一愣:“什麼叫發不發?有賺錢的機會我不賺?”
“不,我的意思是他們這個訂單有些詭異。”
銷售部主管心細如絲。
一次性要300架無人機,而且要求拆成零件發貨。
這不對勁。
正經的客戶是不會這樣下單的。
“我考慮是不是同行搗亂之類的。”
這個論斷一出。
會議室裡眾人紛紛點頭。
有點道理。
消費者怎麼可能買零件?
隻有同行會搞這種騷操作。
買一堆零件過去,要麼逆向研發,要麼貼牌轉賣。
前車之鑒也是有的。
有些人在國外,融資搞出一個造車公司。
然後從國內倒騰車子零件。
拉到外國一通組裝,再加個led顯示屏。
摁說是自己家裡研發的新車。
這種操作危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有可能影響商譽。
作為一把手的劉闖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並且他覺得問題不大。
“不管是同行,還是什麼玩意兒。”
“他隻要給我錢,我就賣。”
“反正五萬塊錢一架的無人機,都是我在華強北供應鏈攢起來的。”
“也沒啥核心科技。”
他覺得高管們的擔憂是多餘的。
隻有好產品才會懼怕友商的皮尺部。
我賣的是工業垃圾。
怕什麼?
隻要錢到位就行。
不過,劉闖也不想讓友商過得太好。
“我們可以發貨。”
“而且是按他們的要求,拆成零件發貨。”
“但有一點,發貨歸發貨。”
“不要給說明書。”
劉闖對著銷售部的主管說道。
“叮囑工廠,每一個零件都給我分解到螺絲釘級彆再打包!”
……
……
一個周之後。
集裝箱經由卡車,抵達了金善浩的辦事處。
由於他開的是一家皮包公司,連一個正規的倉庫都沒有。
所以他隻能在工業園區臨時租下來一間廠房。
開包的那一瞬間。
他就意識到了東大為什麼會崛起。
從下單到發貨,就隻用了一個周。
發過來的物品也確實全都按照自己的要求,拆分成了零件。
最騷的是。
人家連隱私發貨這種事情都做到了。
無論是報關單還是收貨地址,都沒有透露出金善浩公司的任何信息。
“大發!”
“這批貨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但預算隻需要一半。”
金善浩看著零件滿眼都是小星星。
可是一旁的助理看不懂了:“會長,我們為什麼要一堆零件,要成品無人機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