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修目光堅定。
“所以劉總工,入夥嗎?”
劉為民沒有乾綱獨斷,他回頭看了看項目組的其他人。
他們的眼神裡沒有退卻,隻有對翻身仗的渴望。
其實從魏修提出發射一個萬用基座那裡開始,項目組的人心就已經開始悸動了。
改型後的玉盤項目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偵察衛星項目。
而會成為一個全能的軌道衛星平台。
這是國內的第一次,也是國際的第一次。
學了大半輩子空間科學,誰不想當一次第一呢?
“那好吧!”
內部的想法統一之後。
劉為民也傾向於朝著魏修的方案靠攏。
“這樣,我們聯名寫個報告,隻要上級同意……”
不等劉為民說完,魏修製止了他。
“上級不能知道這件事。”
劉為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瞞著上級,為什麼?”
“你也看出來了,這個項目的體量和規模和之前不能比,上級考慮的因素更多,所以大概率沒有好的結果。”
魏修太懂老總他們了。
倒不是老總他們不想進步。
隻是各有各的難處。
手裡就那麼一張餅,好幾個口子搶著吃,根本不夠分。
與其把計劃報上去,讓老總上火。
就不如自己先搞,拿出一點成果,再去要錢。
“我的意思是,我們先把衛星搞出來。”
“第一期計劃,還是原來的目的,發射一顆偵查衛星上去。”
“隻不過這顆偵查衛星,是放在萬用基座上的。”
“等到有了結果,再跟上級彙報,這個項目立項的可能性更大。”
劉為民一邊聽,一邊點頭:“你是了解我們這個圈子的,用項目裹挾上級,才能拿到經費。”
“話說的那麼難聽,這叫用項目打動領導。”魏修糾正道。
“什麼用詞都無所謂了。”劉為民補充。“但你忽略了一點,這個項目就算是一期,也要花老鼻子錢了,沒有錢,什麼都是白搭的。”
等研究出結果,再跟上級要經費,表麵上是合理的。
但初始經費哪裡來?
還不是上級批的。
沒有原始資金,劉為民覺得這個項目很難啟動。
“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問題。”
魏修躊躇滿誌。
“經費我來負責,研發你來主管。”
“你研發的速度,肯定跟不上我賺錢的速度。”
對於魏修的海口,劉為民保持疑問。
但既然人家打包票解決了最難的問題。
劉為民覺得還是可以一試。
“既然你都開口了,沒說的,那我上船!”
緊接著。
劉為民拿著玉盤改的計劃書,愛不釋手,再次仔細閱讀。
一邊看,他一邊讚歎這個計劃書的精巧。
同時還發出陣陣思考。
“按照你這個規模整,那火箭那邊可能要等一下,項目突然複雜了,時間點肯定會推遲。”
“這個你彆管了,火箭和衛星分離,誰快誰等。”
魏修心裡的小算盤打的劈裡啪啦直響。
“對了,劉工,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
劉為民看著這份計劃書,已經意識到了魏修的水平,於是發自內心道。
“你我之間,已經談不上請教了,你儘管說。”
魏修滿臉笑容。
“你說就火箭這個玩意兒…”
“上了近地軌道之後…”
“怎麼能爆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