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掛了電話,臉上的得意還沒維持三秒鐘,就垮了下來。
他拿著那已經沒了聲音的話筒,愣在原地,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
“技術報告?”
他把這四個字在嘴裡咂摸了半天,隻覺得滿嘴苦澀。
他娘的,老子李雲龍要是會寫那玩意兒,還用得著在這山溝溝裡跟鬼子玩命?
早就去延安坐辦公室,天天給首長們寫報告去了!
這不純屬是逼著張飛去繡花,趕著和尚娶媳婦嘛!
他煩躁地把話筒一摔,在指揮部裡轉起了圈,像一頭被困在籠子裡的老虎。
不行!
這事老子一個人辦不了!
他眼珠子一轉,立馬就想到了救星。
“來人!”
他衝著洞口吼了一嗓子。
“去!把政委和耿科長,都給老子叫過來!快!”
不一會兒,趙剛和耿忠就一前一後地進了指揮部。
他們看李雲龍那副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的樣子,還以為出了什麼岔子。
“老李,怎麼了?旅長批評你了?”
趙剛關切地問。
“批評?”李雲龍一聽,立馬把腰杆一挺,“那哪能啊!旅長把我給誇得喲,天上有地下無的!”
他先吹噓了一句,隨即又把臉一耷拉,像個受了委屈的大孩子,把手中的電報往桌子上一拍。
“可是,旅長給老子出了個天大的難題!”
他攤著手,一臉的無奈。
“旅長命令,讓咱們寫一份,關於那個‘定向爆破’的,技術報告!還要圖文並茂,越詳細越好!”
他指著趙剛,理直氣壯地“甩鍋”。
“老趙,你是秀才,是咱們團最有文化的人!這寫報告的事,你比我在行!”
“這事,你看著辦吧!”
趙剛一聽,拿起電報看了看,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得無比鄭重。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份報告。
這,是獨立團,是耿忠,向更高層級展示自己價值的,唯一的機會!
這份報告,寫得好與不好,將直接決定上級對這項新技術的重視程度!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耿忠。
“耿忠同誌。”
他的語氣,無比嚴肅。
“這件事,必須,也隻能由你來主導。”
“我,隻能幫你潤色格式,整理語言。”
“你需要把‘聚能爆ropower’的原理、製作方法、材料配比,以及這次實戰中取得的效果和數據,都儘可能詳細地,口述給我。”
耿忠點了點頭。
他也明白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三人,就在這間昏暗、簡陋的防炮洞裡,開始了獨立團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技術攻關會議”。
沒有桌子,就把彈藥箱當桌子。
沒有稿紙,就用繳獲來的鬼子作戰地圖的背麵。
油燈的光芒,將三個人專注的身影,投射在斑駁的土牆上。
耿忠坐在中間,他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論文口述”。
他知道,他不能直接把腦子裡那些超越時代的物理公式和理論給搬出來。
那不是寫報告,那是寫天書,是給自己找麻煩。
他必須,用這個時代的人,能聽得懂,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來闡述這個“神跡”。
“政委,您這麼記。”
耿忠看著趙剛筆尖已經蘸滿了墨水,開始娓NARRARE。
“關於原理部分,我們可以這麼說。常規的爆炸,就像咱們用拳頭打人,力量是散的。而這個‘定向爆破’,是想辦法,把這股子‘氣’,這股爆炸的力量,給它擰成一股繩!”
趙剛的鋼筆,在紙上飛快地滑動,發出一陣“沙沙”聲。
耿忠繼續說道:
“如何擰成一股繩呢?關鍵,就在於那個‘鐵碗’。”
“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藥型罩’。”
“它的作用,就像一個山穀的回音壁。爆炸的‘氣’,往旁邊跑的,都會被這個鐵碗給擋回來,然後,逼著它們,隻能從碗口那一個方向衝出去!”
“這樣一來,這股‘氣’,就被高度地壓縮了。”
“它的速度會變得非常快,溫度也會變得非常高。”
他刻意隱去了“金屬射流”這個過於超前的概念,而是用了一個更形象的比喻。
“最後,就形成了一股,高速、高溫的,‘穿甲氣流’!”
“這股氣流,就像一根燒紅了的鋼釺,力量大,速度快,專門鑽鬼子的烏龜殼!”
趙剛奮筆疾書,他的眼睛,越來越亮。
他被耿忠這種化繁為簡,將複雜科學原理用生動比喻講出來的能力,給深深地折服了!
這哪裡是什麼土專家?
這分明就是一位學究天人,又深諳教化之道的大師!
耿忠口述,趙剛記錄。
一個負責輸出最硬核的技術內核,一個負責用最嚴謹、最規範的語言進行“理論包裝”。
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很快,一份名為《關於利用“空心裝藥原理”提升爆破攻堅效率的初步研究與應用簡報》的報告初稿,就在趙剛的筆下,漸漸成型。
李雲龍在一旁,背著手,像個監工一樣,來回踱步。
他雖然聽得雲裡霧裡,但看著趙剛和耿忠那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心裡就覺得這事,靠譜!
初稿完成後,趙剛長出了一口氣,他將那份還散發著墨香的報告,遞給了李雲龍。
“團長,您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