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接了過來,裝模作樣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說實話,上麵的字,他都認識。
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什麼“能量聚焦”,什麼“壓力突變”,看得他是一個頭兩個大。
但他沒有不懂裝懂。
他看完了,沉吟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他指著報告,提出了一個,讓趙剛和耿忠都為之一愣的,修改意見。
“老趙,這報告,寫得不錯!有水平!”
他先是誇了一句。
“但是!有一點,必須給老子改了!”
“你得在報告的最前麵,給老子加上一句——”
他清了清嗓子,模仿著文化人的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
“此項技術,乃是我獨立團,在長期艱苦的戰鬥實踐中,廣大指戰員,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怕犧牲,大膽創新,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他加重了語氣。
“不能光說是我兄弟耿忠一個人搞出來的!”
“得讓上級覺得,這是咱們八路軍的戰士,自己摸索出來的!是可以在全軍,進行複製和推廣的!”
這話一出口。
趙剛和耿忠,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到了一絲震驚,和一絲,由衷的佩服!
高!
實在是高!
他們之前,隻考慮了技術的嚴謹性。
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政治的智慧!
耿忠的技術,太過驚世駭俗,太過超前。
如果真原原本本地,把功勞都歸到他一個人身上。
那上級會怎麼看?
是會把他當成寶貝,還是會把他當成一個來路不明的“妖怪”,抓去“切片研究”?
誰也說不準!
而李雲龍這看似粗鄙的一句話,卻一下子,就給耿忠,套上了一層最完美的,最堅固的保護衣!
——“集體智慧的結晶”!
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質,從“個人黑科技”,變成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
這不僅,讓這項技術的出現,變得更加合理,更加接地氣。
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耿忠這個最大的秘密!
這老李,看著是個大老粗,這腦子裡的彎彎繞繞,比誰都精明!
“團長英明!”
趙剛是由衷地讚歎。
他們立刻,按照李雲龍的意思,對報告進行了最後的修改。
一份,既有耿忠技術硬核,又有趙剛理論高度,更有李雲龍“狡猾包裝”的,堪稱完美的報告,最終,定稿了。
報告,通過那部繳獲來的電台,用最高級彆的加密,加急,發往了旅部。
旅長辦公室裡。
當旅長,看到這份,條理清晰,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的報告時。
他拿著報告的手,都在顫抖。
他震驚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立刻就意識到,這已經不是一次簡單的技術革新了!
這,是一次,足以改變整個八路軍,乃至整個中國戰場,未來所有攻堅戰模式的,重大的,理論性突破!
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他立刻,親自提筆,在報告的後麵,加上了自己的批注和推薦意見。
然後,用他能使用的,最高級彆的加密方式,將這份報告,直接,上報給了——
延安,總部!
……
在遙遠的,黃土高原的某個窯洞裡。
幾位同樣戴著眼鏡,氣質儒雅,卻決定著千軍萬馬命運的總部首長。
在看到這份,來自晉西北前線的,充滿了各種“穿甲氣流”、“藥型罩”等新奇術語的報告後。
陷入了,長久的,激烈的討論。
一個叫“耿忠”的名字。
和他的,“獨立團技術科”。
第一次,以一種石破天驚的方式,進入了八路軍的,最高決策層的視野。
……
李家坡大捷的喜悅,和上報報告後的輕鬆,讓獨立團,進入了一段短暫的,卻又無比寶貴的休整期。
耿忠,也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來,複盤這次戰鬥的得與失。
勝利,是巨大的。
但暴露出的問題,也同樣觸目驚心。
他在複盤時,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戰士,在和鬼子進行白刃戰時,手裡的漢陽造,因為鋼材不行,拚了幾下,刺刀就彎了,斷了!
他也看到,自己的戰士,在衝鋒時,因為缺乏有效的單兵防護,傷亡慘重。
勝利的喜悅,漸漸褪去。
一種新的,更深層次的危機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沒良心炮”,隻能解決攻堅的問題。
可戰爭,是全方位的。
單兵裝備,槍械製造,鋼材冶煉……
這些,才是決定一支軍隊,真正脊梁的,核心科技!
他的技術升級之路,下一步,將指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