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鐺”的一聲大響,黃石的手臂也同時震得一麻。他定睛看去,那刀刃已經深深陷入了熟鐵棍之中,那根兒臂般粗細地熟鐵棍幾乎被鋼刀切入了有五分之一那麼深。
不光黃石看得心驚,那鮑九孫看到後也立刻大叫起來:“大人真是天生神力啊。”
黃石想把刀抽出來再看看刀刃,但他一拔之下那刀紋絲不動,他隨手就左右晃了晃想把刀從熟鐵棍裡起出來。
“大人小心。”鮑九孫見狀就是一聲大叫,看黃石愕然回首,又連忙賠罪說:“卑職失禮了,請大人恕罪。”
黃石地神色有些不快,說話的時候語氣也略帶不滿:“鮑兄弟。我早就說過無須如此多禮。其他人都改了,可你還總是這樣。”
那鮑九孫又是一躬:“請大人恕罪。”
“無罪。無罪。”黃石鬆開了刀柄,盯著刀刃問道:“你要對我說什麼,儘管說好了。”
“大人明鑒,這刀刃硬是硬,但實在是非常脆,”鮑九孫說話地時候又是一揮手,幾個工匠士兵就上來把熟鐵棍和鋼刀一起從支架上抬了下來,然後前後反複搖晃著,把它小心翼翼地從熟鐵棍上取了下來。
從那幾個士兵手裡接過了鋼刀,鮑九孫飛快地掃了一眼它地刀刃,然後畢恭畢敬地雙手捧送給黃石:“大人請看,這刀刃還是完好無損的。”
黃石把刀刃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點了點頭又還給了鮑九孫,他記得鋼裡麵含碳越高就越硬,而含碳越低的話,鋼就會越有韌性,似乎添加某些東西的話還可以讓鋼不生鏽,或者變得非常非常硬或韌,不過這些東西黃石一個也不記得,更不要說如何去獲得了。
鮑九孫愛惜地接過了刀,目光看在鋼刃上麵的時候還在嘖嘖讚歎:“古人所謂的‘削鐵如泥’的寶刀多了,不過如同這把刀這樣好打造的,可沒有了吧?”
古代一把刀如果在火力鍛打地時間足夠長,總有機會把大量的雜質趕出去,也有機會滲碳成為高碳鋼,不過這要花的功夫和力氣就彆提了。而且中國的具體國情是過早地使用了煤炭來冶煉鋼鐵,雖然煤炭的熱值很高,但這也造成鋼鐵被大量有害雜質汙染,結果宋以後的中國鐵常常含有了大量雜質,用這些鐵打造地武器質量甚至還不如唐朝。
黃石編給鮑九孫聽的故事是這樣的:他以前在開原的時候有個鄰居是鐵礦商人,偶爾用小坩堝練鋼水。所以黃石現在隻不過是他以前看到的小坩堝變成了大坩堝。小爐子變成了水力鼓風地大爐子,至於為什麼他以前的鄰居能用小爐子融化鐵而他不能,那自然就是彆人的祖傳絕技了。
這個解釋倒也沒有讓鮑九孫起什麼疑心,這個年代實在是有太多的祖傳絕技了,再說黃石一看就不是冶金方麵的內行,不然就不會在一開始花那麼多冤枉銀子。最讓鮑九孫和長生島軍工司遺憾地是,黃石說他地鄰居死於努爾哈赤地種族屠殺了。鮑九孫每次想起來這件事情都先是難過得捶胸頓足一番,隻歎氣沒有機會偷學到更多地秘密。但隨後鮑九孫也會雷打不動地緊跟著慶幸起來,在他看來黃石地的鄰居沒有被努爾哈赤留下當鐵匠——真是天佑我大明。
黃石又詢問了一番這坩堝煉鋼的效率和成本,結果他發現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效率卻還是很不怎麼樣。
“我記得以前聽他們家說過——這鐵融化成水以後,燒得越久,出來的鋼就會越韌,燒得越短。出來的鋼就會越硬。”這鋼水在煉鋼爐裡時,上麵還有火焰,黃石琢磨著多半是裡麵的碳在燃燒,那麼燒得久一點想必就能得到低碳鋼了。
“卑職敢問大人,那到底要燒多久呢?”
“這我就不知道了,你們自己去測吧。”黃石大度地一揮手,把權力下放給了鮑九孫:“以後煉出來鋼錠,你按照軟硬不同把它們分成十級。這事兒就全權交給你了。”
“卑職遵命。”
鋼地產量雖然還不大,但黃石覺得應該已經很有用了,首先就是大炮,黃石早就盼著能用上熟鐵鑄的大炮了,因為用銅鑄炮實在是太貴了。可是從前隻有比較脆的高碳鋼鏜刀和鑽具,那東西也就能用來造銅炮。隻要還在用老式的刀具,黃石覺得也就能能鑽鑽火銃,熟鐵鑄的大炮黃石根本就不懂怎麼去加工。
“等鐵炮試製成功以後……”黃石惡狠狠地想到:“就一定要把現在的那些銅炮都鎔了,那幾門銅炮至少夠給黑島艦隊再添條船了。”
另一個黃石能想到的好處就是造火銃,到了長生島以後,黃石長期以來一直覺得明朝的鳥銃走了一條很古怪地邪路。明朝的鳥銃似乎是仿造的日本火繩槍,日本火繩槍細長好理解,因為那個窮地方的人穿不起好盔甲,日式火繩槍的威力足夠大了,再說日本也很窮。他們也舍不得在火繩槍上用太多的鐵。
但中國明明完全不一樣啊。鳥銃造得比日式火繩槍還細,這不但非常容易炸鏜。而且威力也非常小,加工難度不用說,也變得非常非常大。黃石覺得大明仿造鳥銃不奇怪,但越造就變得越細實在是太邪門了,這明擺著就是吃力不討好嘛。
直到黃石從南京買銅錢地時候,他才隱隱看出了這條發展道路背後的動力,黃石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大明工部官員的君子之腹:造這麼細的鳥銃多半是為了偷工減料,反正有大批奴隸一樣的工匠,他們的工時幾乎不算成本,而每杆火銃用的鐵當然是越少越好,反正炸死的也是奴隸一樣的軍戶。
大明地鳥銃直徑大約在十二毫米到十三毫米地樣子,看上去卻是很精致。而黃石和鄧肯設計的火銃則是傻大苯粗型,當黃石發現支架不可避免後,他也徹底看開了——怎麼威力大怎麼來,長生島現在用地火銃直接已經足有二十二、三毫米那麼粗了。
雖然大大拓寬的內徑帶來了很大的加工方便,但以往磨火銃槍管用的都是熟鐵棍加老式的鋼製工具,磨一根槍管要一天的時間,而且有些地方還是磨得不夠平滑,為了避免炸膛就隻好再加厚管壁。黃石希望有了高質量的高碳鋼後就可以造鑽槍管的鑽台,精巧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水平,也就可以極大地降低對口徑和管壁厚度的要求,當然,黃石無意縮小長生島火銃的口徑和管壁厚度,他更傾向於多給火銃添加火藥——複州之戰後黃石一直在考慮怎麼進一步加大火銃的威力,好讓後金軍的大部分盾牌(非全金屬製)徹底失去作用。
煉鋼帶來的最後一項好處是,黃石覺得有了高碳鋼後就可以生產另一種大型機床了——軋鋼機,這種重型機械可以把還沒有降溫的鋼錠軋成厚鋼板、薄鋼板等鋼材……甚至無縫鋼管。到底水力軋機能做到哪一步,黃石不知道,不過他記得這種機械的原理類似擀麵杖,用高碳鋼作一個鋼芯,把紅熱的鋼錠揉一揉就好了,反正……有鮑九孫去試驗具體可行性。
現在比較讓黃石迷茫的是,他不知道自己造鋼和重型機床到底有什麼用,黃石目前想到的就是高碳鋼的長槍槍刃,或者用鍛機把軋機軋好的鋼板鍛成頭盔和鎧甲。
“辛辛苦苦發展機械和煉鋼,扔了這麼多銀子和人力進去,難道隻能用來造冷兵器和早期火器麼?就算我能流水線般地製造這些原始武器,最後造了一大批又給誰使去呢?”黃石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很困惑。
……
與此同時,蓋州衛右屯所
“二弟,外麵哄傳說複州又是明軍大勝,斬首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