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俊又冷哼一聲:“你是武將,如何跟個老夫子一樣迂腐之極!所謂慈不掌兵,又想立功,又舍不得死些兵卒,天下如何有這等好事?”
王副都頭在旁,臉色漲得通紅,想要開口,高藥師輕輕扯了一下他。
呼延慶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後來聽到他身材魁梧,相貌高大,拳腳功夫很厲害,覺得他是武鬆李逵一樣的人物,但是又聽到呼延慶能夠領兵打仗,至少是嶽飛楊六郎一樣的人物。這個呼延慶到底何許人也,在曆史上是不是也確有其人,或者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呼延慶在曆史上確實很厲害,說他文武雙全一點也不過分,他的口才很好,更為難的是他會外語。極有辯才,甚至在外交上有一把刷子。在曆史上呼延慶生活在宋徽宗的時代,和呼延灼同時代的人,他曾出使北國,而且受到扣留,極像牧羊的蘇武。呼延慶等人到達金國軍前,金主以及黏罕等人責怪大宋使臣半途而廢,而且說:“登州不當行牒。”呼延慶回答:“本朝已經知道貴朝與契丹和好的事情了,所以派人到登州,召回了使臣,隻派遣延慶和貴朝使臣同行,想早點到你們軍前。使臣已經病死了,故權且讓登州發牒文到這裡,並非其他緣故。如果貴朝真的不與契丹互通友好,我們朝廷一定會另外派遣使臣來這裡一起商議。”金主不聽,於是把呼延慶拘留在這裡六個多月。
呼延慶能言善辯,呼延慶多次求見金主,堅持以前所說的理由,再三辯論,這樣連續了好多天。於是金主完顏阿骨打)與黏罕兀室等人商議,讓呼延慶回大宋。一聽說能夠回到大宋朝,眾人日夜奔馳,有的“裂膚墮指者”,可見故國之思讓人肝腸寸斷。
呼延慶不僅口才特彆好,也擅長軍事,擔任平海軍指揮使,平海軍是駐紮在登州登州在北宋時屬於京東東路,登州轄蓬萊、黃縣、牟平、文登等4縣,治蓬萊。位於現山東半島)的一支精銳的海防水軍,屬於北宋禁軍。
當然了現實中呼延慶更厲害,大宋朝鐵鞭王呼延讚的後代,祖父父親被奸臣所害,小小的呼延慶生活在姥爺姥姥家,因為一身的武藝,所以他想著替父報仇。在結拜兄弟孟強、焦玉孟良、焦讚之後)、嶽鵬花刀嶽勝之後)、楊文廣、朋友袁智、李能袁天罡、李淳風之後)的幫助下,以及包拯、寇準、楊家將等愛國忠臣的支持下,與奸黨展開了曲折、激烈、長期的鬥爭,最後終於積蓄力量擊敗了龐家奸黨勢力,將龐籍,龐文在東京市曹處以醢刑。報仇雪恨後,呼延慶被封為忠孝王。
呼延慶很牛,九歲的時候就能獨自上西街呼延家族肉丘墳,當然後來忠心孝心感天動地,守墳官兵聞之,急來緝拿。少年英雄呼延慶,不畏強敵,奮勇抵抗,將龐籍,龐文萬剮淩遲,且斬殺其親信數名。終究是孩童之軀,怎敵千軍萬馬。小英雄順勢奪馬便逃。逃至一麻杆胡同,前無路,後有追兵,便翻身入院。原是高猛府邸。在高猛、寇準、包拯等人的搭救下逃離京城。
呼延慶出生於並州太原,在宋朝時期是武將和外交官這樣的角色。在小說中,呼延慶被描寫成了精忠為國,人人仰慕的大英雄,是個十分正麵的“民族英雄”。
但其實呼延慶根本就不擅長帶兵和打仗,他隻是地方守衛,最多的時候也隻帶領著五百多人的隊伍。書中寫呼延慶的父親呼延守,忍氣吞聲,隱姓埋名多年,隻為了找奸臣報陷害之仇。而在看到兒子呼延慶出生後孔武有力,聰慧過人,便以為報仇有望。長大後的呼延慶果然不負父親希望,手刃仇人,令讀者大呼痛快,紛紛視其為英雄豪傑。但真實的呼延慶非但不是一位民族英雄,還是宋朝的罪人,為什麼這麼說,這要從一場戰役說起。呼延慶在做太原守衛之時,得知北宋想要攻打遼國,要收複燕雲十六州,而當時金宋遼處於三國鼎立之勢。
所謂富貴險中求,呼延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認為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便自告奮勇接受了這個任務。呼延慶根本不是為了報仇更不是為了國家利益,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名利。犯下滔天大罪而且他也沒有殺仇人,反而接受任務之後,因為一己私利,犯下禍國大罪。呼延慶在進入當時的“外交團”之後,憑借自己聰明機智,加上精通金國的語言,被委以重任。
呼延慶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沒有分析局勢,便草草決定和金人聯盟滅遼。當時的金人十分狡詐多變,呼延慶隻顧金國承諾自己的豐厚條件和成功之後的高官厚祿。結果導致金國滅遼之後,並沒有兌現承諾,而是引狼入室,金國緊接著馬上攻打北宋。北宋根本沒有時間防範,金人如同餓虎出籠,直奔北宋而來,一時間朝代都更換了姓名。這便是曆史上聞名的“靖康之恥”,“靖康之恥”成為了曆史上最大的恥辱。
而作為負責兩國談判,最終敲定合作的呼延慶,引來金人滅掉自己的國家。這樣看來,呼延慶的確是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國家的罪人。強行“洗白”而說書先生為什麼獨獨鐘情“民族罪人”呼延慶,還費心費力地去給他“洗白”呢?究其原因,一方麵是當時社會的民眾普遍愚昧無知,比較好騙。說書人為了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便瞎編亂造隻為求故事的一個“爽快”。說書人說得神乎其神,讓人驚掉大牙,才能賣座,靠這個賺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呼延慶嘴皮子功夫十分厲害,書中說他“善外國語,又善於辯駁。”而且還說他“舌戰金主”,曾經被強勢的金國扣押,跟人家大便一場不說
。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巨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