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賊寇的陣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乾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戰術思想:中央突破。
鋒矢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前鋒張開呈箭頭形狀,也是屬於進攻陣形。鋒矢陣的防禦性較魚鱗陣為好,前鋒張開的箭頭可以抵禦來自敵軍兩翼的壓力,但進攻性稍差,陣形的弱點仍在尾側。
鶴翼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以重兵圍護,左右張開如鶴的雙翅,是一種攻守兼備的陣形。戰術思想:左右包抄。鶴翼陣要求大將應有較高的戰術指揮能力,兩翼張合自如,既可用於抄襲敵軍兩側,又可合力夾擊突入陣型中部之敵,大將本陣防衛應嚴,防止被敵突破;兩翼應當機動靈活,密切協同,攻擊猛烈,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
偃月陣:全軍呈弧形配置,形如彎月,是一種非對稱的陣形,大將本陣通常位於月牙內凹的底部。作戰時注重攻擊側翼,以厚實的月輪抵擋敵軍,月牙內凹處看似薄弱,卻包藏凶險,大將本陣應有較強的戰力,兵強將勇者適用,也適用於某些不對稱的地形。
方圓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防,長槍、弓箭在外,機動兵力在內,與優勢敵軍交戰時使用,戰術思想:密集防禦。
雁行陣:兵力配置如大雁飛過的斜行,以充分發揮射擊兵種的威力。冷兵器時代以白刃戰為主,雁行陣較為少用,但也應結合具體的情況。
這些陣型都是水泊軍隊在冷兵器時代為了適應不同的戰鬥環境和戰術需求而創造出來的。它們不僅體現了古代軍事家們的智慧和戰術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爭的結果。
老祖先針對冷兵器時代戰爭的特點,發明了許多陣法,其存在的價值至少是不無道理的。軍人也深刻的理解到在戰鬥中保持陣型的重要性。
帝國的陣型最常用的是兩種,矩形陣和梅花陣,以矩形陣用處最多,效果也最好。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對士兵戰鬥模式的設定也很重要。隻有將其和陣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後者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進攻時將你的兵力排成矩形陣,外圍是重騎兵,往裡依次是弓箭兵、步兵、最內側是攻城車。注意,下麵要說兵力的戰鬥模式設定。將外圍重騎兵等兵種攻擊一定範圍內的敵人,然後返回崗位。將弓箭兵和炮兵、攻城車等原地攻擊。進攻的整個過程要始終注意保持陣型。慢慢向進攻目標一般是敵方城池),到達投石車等遠程攻堅武器的範圍後即可停止前進,命令攻城車進攻,一旦敵人的兵力出來反擊,不要驚慌,讓外圍的重騎兵和弓箭兵來對付,他們之間能彼此照應,以強擊弱,往往能戰勝成倍於己的敵人。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敵人用投石車進攻,則要立刻後撤,或者排騎兵去消滅它們。如果敵人是弓箭兵,而且數量較多時,不要自亂陣腳,也不要急於派兵去追擊他們,而是應該指揮整個陣型向敵人逼近,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受一些損失,但是運動中,這些損失微不足道,當你逼近到自己的兵力攻擊範圍內甚至將敵人包圍在垓心),這時候讓你的士兵大開殺戒吧!
行軍打仗,除了統軍將領、武器裝備,雙方采用的陣法也常常令人們津津樂道。,古代雙方交戰時,常常各擺陣勢,或圓或方,或橫或縱,而鬥陣失利的那方,便會馬上兵敗如山倒,有時,陣法則和奇門遁甲相聯係,一旦施展,便會將數萬大軍圍困,無法逃脫。那麼,陣法真的那麼神奇嗎?有哪些著名陣法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名鼎鼎的“八陣”。
提到八陣,可能大部分人腦海中當先浮現的便是諸葛亮的“八陣圖”,其實,“八陣”一詞含有多種解釋,其原理也十分的複雜。傳說,八陣早在上古時期便被黃帝的部下風後發明了,他還寫成了《握奇經》。後來,這本書被薑子牙引申、被漢武帝的丞相公孫弘注解,成為一代奇書。
這本《握奇經》有著濃厚的道家色彩,它的主旨在於:
以天地風雲四陣為正,龍虎鳥蛇四陣為奇,四正四奇總為八陣。”
這便是最初的八陣。作戰時,
“先出遊軍定兩端……風居四維……雲居四角……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
,布陣完畢後,“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右,聽音望麾,以出四奇。”
大體上看,便是在陣勢布置時,派遊擊隊警戒;陣勢布置完畢,遊擊隊在隊伍末尾隱藏,伺機出動;等到兩軍相接,便讓遊擊隊從後出擊,協助八陣士兵。而關於最重要的四正四奇之運用,則後人對此有多種解釋,無法準確理解和還原。
八陣從黃帝時代流傳到戰國,被著名軍事家孫臏吸收融合進自己的思想,編入《孫臏兵法》。根據孫臏的解釋,八種陣法各自有著不同的功能,適應不同的戰爭情況。
如用來阻截敵人的方陣、用於集結隊伍的圓陣、擴大陣地的疏陣、突破敵軍的錐形陣、更好地發揮弩箭作用的雁形陣等等。
在這之後,諸葛亮也接過了八陣的衣缽,根據《三國誌》記載:“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儘管現在諸葛亮版本的八陣圖已經失傳,但《諸葛氏宗譜》上還有著記錄。在名稱上,諸葛亮的八陣圖繼承了“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的名稱,按照這一宗譜所說,八種陣法有著這些特點:
天覆陣:“外方內圓,為陣之主,為兵之先。”
地載陣:“其形正方,其體莫測,動用無窮。”
風揚陣:“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蛇能為繞,三軍懼焉。”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巨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