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水過得很愜意。可以說愜意極了。
白日裡到各個練兵場巡視一番,操練操練部下、活動活動拳腳,時不時幫蘇家準備些婚儀之事。晚上和家人吃頓團圓飯,然後跟付錚或是摸黑去河裡撈魚,或是跳到高塔上俯瞰萬家燈火,或是在家中院中花前月下,將新婚之時沒來得及做的事都補了個遍。
既有事忙、又無人約束,實在美哉。
當趙水多年之後再回首,發現當時算是他這一生中最樂極的時候。若早知道,他想,該更珍惜才是。
可人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當災禍之手悄然抓住腳踝將人拉下的時候,才發現深淵之下,究竟能多麼的深不見底、一落再落。
“速來!”
趙水和付錚剛要臥床休息的時候,收到了赫連破的傳信,短短二字,卻讓他們原本愉悅的心驟然蒙上一種不妙的預感。
二人立即更衣,剛出府門,就看見一騎身著鎧甲的兵隊從主街上飛奔而過。耳邊傳來的馬蹄聲告訴他們,這城中絕不止這一隊兵馬在調動。一路駕馬向宮城奔去,沿路果然碰到許多騎兵匆匆向城外趕去。這緊鑼密鼓的動作驚擾了不少百姓從門縫中探出頭來,向外張望。
宮城裡也是一樣的忙亂。
趙水拽住一個端著傳令狀飛似的奔跑的宮人,將險些摔倒的他扶穩,問道:“發生了何事?”
“趙、趙大將軍。”宮人扶上帽沿看清來人,立即縮著身子行禮道,“好像又戰亂了!”
“戰亂?哪裡起的亂?”
“不、不知。”
見他麵露焦急,趙水鬆了手讓他去了。他腦中過了一遍最近各地上報的情況,賊軍早已掃除乾淨,各地又加強了安防管製,他還在東南西北四方的幾處要塞設置了鎮防軍,一旦有異動立即可以形成防線。星城各處,哪裡還會有機會、又有何理由起兵造反呢……
“先麵見城主吧。”付錚看出了他的疑惑,低聲道。
“嗯。”
趙水和付錚抵達七星殿時,殿內一片安靜。城主和常安副城、玉衡門主等人在,旁邊還立著一名傳信兵,低頭一臉愁容。彼時赫連破正望著殿中頂部寫著“淵合餘慶”四字的牌匾靜靜立著,不知道在想什麼,聽到腳步聲,轉過身來。
“你們來了。”他的神情不似想象中嚴肅憂慮,反而像是陷入某種被悲傷籠罩的平靜中。
“城主。”趙水和付錚行禮道,“發生了何事?”
赫連破移開目光,落在旁邊的山河疆域圖上。
趙水和付錚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這才發現那寬闊的疆域圖上,南麵的邊境一片赤紅,連燃三城——
標紅之地,代表失守。
“這是……”趙水認出了平穀縣的位置,皺眉道,“平穀縣早無賊人,縣令又嘉謀善政,怎會有兵亂?”
“不是星城的內亂。”赫連破說道,閉目緊鎖眉頭咽了口氣,才繼續開口,“是外敵——星城之外的他國之敵。”
“城主!”
開陽和破光門主以及司馬副城也先後趕來,看見殿中這麼多人,都愣了一下。
“咋的啦?”開陽門主還未邁過門檻,便問道。
“將剛才的再稟告一遍吧。”赫連破對那傳信兵道。
“是!啟稟各位大人,星城南境‘震界牆’被破,與星城接壤的蒲單國舉兵來犯,平穀縣縣令拚死送人傳出消息。趙將軍安排在南境的鎮防軍知曉後即刻調兵,設防線攔截敵軍攻勢,並請求增援。”
“什麼?現下戰況如何?”
“已失三縣,對方首軍約六千人,據探還有上萬眾陸續跨過邊境緊跟而來。鎮防軍共調派三千兵馬,短短兩日已死傷一千四百餘人……敵軍來勢洶洶,此前的叛賊之亂因有地緣與星垢的考量,大多是搶掠擾民,可這外來者無垢印之罰,歹毒狠辣,所過之處不堪入目。聽聞他們將平穀縣縣令的首級與屍身分開掛於旗頭,以此恐嚇平河縣自開城門,卻未信守承諾,致使該縣血流成河、屍首異處。”傳信兵說著,聲音已哽咽。
趙水的心裡“咯噔”一下——
分明幾個月前,平穀縣縣令還笑容滿麵地與自己拜彆,承諾將縣城打造成四季如春的溫養之地,眼中皆是希冀。
“外來者……”
趙水和付錚不約而同地念道。一個想到當時在平穀縣的茶樓望見的長相奇怪之人,一個想到前些日子關於捉到兩個語言不通尋釁滋事的外地人的奏折。若當時再機警一些……他們想,不禁黯然沉默。
“星城自成立起從無外敵侵入過,‘震界牆’也無異動,怎會破?”司馬昕驚道,“何況星垢之判凡在星城之人皆可罰,為何他們可避免,就因為是外族人?”
“星城幾乎不與外界交流,對蒲單了解不多,或許有未知之事。”常安副城言語冷靜,說道,“剛星門同僚來報,附近靈人前去相助,已有兩位被抓,生死未卜。”
“星城不容來犯!”開陽門主罵了聲,然後拱手道,“一切聽城主號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幾人也鄭重行禮,齊聲道:“臣等聽城主號令!”
赫連破走到“淵合餘慶”的牌匾下,身上的哀傷情緒悄然無蹤,堅定的神色讓每個人都心都安定下來。他下令道:“鄰國來犯,絕不容忍,必讓其自作自受、知曉星門厲害!付門主,你即刻傳信調令前線兵馬,全力增援鎮防。司馬副城,通報附近州府,立即向後方疏散百姓,越快越好。特封赤炎少宰趙水為炬城主將,賜虎符、統領三軍,各門擇良才隨行,明日卯時整兵後即刻啟程!”
“是!”
“敵軍來犯前所未有,事出蹊蹺,需儘快摸清敵人底細,查清此事。吾打算派魏理寺隨軍同去,協助調查。”
“是,謝城主。”趙水回道。
付錚看了他一眼,上前請命道:“城主,臣也想到前線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