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尉遲敬德等將領談論及派三衛大軍增援安西都護府,與駐守於當地的薛萬徹、那史那杜爾等大軍如何配合作戰,李承乾便連插話都做不到了。
不論是之前的大唐太子,還是現在的“李承乾”,對於西域之地的了解實在是太貧乏了。
合兩世之人的見識,也隻知道西域利益極大,關係到胡商與中原之地的商旅貿易,而現在大唐雖占優勢,卻還是受到吐蕃以及薛延陀部的威脅。
單憑這點兒見識,李承乾自然沒資格在三位皆曾征戰於西域的老將軍麵前賣弄。
反正他們如何定計,便以自己行軍大都督與太子的名義發布教令。
不過,李承乾百無聊賴,也算聽到了不少的軍中消息。
從地圖上看,安西都護府,距離長安腹地,足有兩千裡之遙,哪怕以大唐之強盛,也顯得有些鞭長莫及,反而時刻受到吐蕃和薛延陀部的威脅。
也就是回紇在西域實力強悍,而且還勉強算是大唐的盟友,可以策應一二。
實際上,大唐在年前設立安西都護府卻是有十足的底氣!
而這些底氣,則完全來自於大唐將士們傲人的戰績。
侯君集屢破吐穀渾,把曾經稱雄一方的強悍勢力打得幾乎滅族。
龜茲與高昌,皆曾為西域之大國,李勣領兵伐滅之尚有餘力大破薛延陀部。
依然存活於西域的部族與小國,哪裡還敢違逆大唐都護府的軍令?
大唐在西域不過屯兵兩萬,但其仆從大軍,卻不下七八萬。
難怪號稱控弦之士二十餘萬的薛延陀部,從來沒有在大唐軍手上討到過便宜。
這些曆史對於李承乾來說並不算陌生,不過聽到親臨其戰的幾位老將談論起當年之戰,討論起兩千裡之外,西域諸國對大唐俯首貼耳,李承乾的心中,竟不免生出了幾分豪情。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承乾以手指敲擊桌案,口中直接把腦中閃過的詩句吟出。
他自穿越以來,事事皆以“自保”為先,但那並不代表著自己的性格就是軟弱的龜蛋!
身為男兒,哪個不曾暢想過像曆史中的英雄人物一樣,在大唐這片最有曆史浪漫氣息的年代,策馬疆場,征服四夷,令諸雄俯首?
李承乾隻是沒得選擇而已。
穿越之初,他便處在曆史上最絕望的時刻,麵對的“對手”,更是六世紀最強碳基生物,不論用兵還是政鬥,天下皆無敵手的李世民!
他不事事先求自保,隨時都可能重蹈曆史的覆轍,不但毫無出息地在廢黜囚禁之地憋悶而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是便宜了李泰,便是落到李治手中。
現在,他親耳聽到幾位傳說中的名將訴說起了大唐在西域的經營,大唐屢屢挫敗蠻夷的偉績,而且這一切,還是在自己穿越之後的“便宜老子”李二鳳的統禦之下完成的。
哪怕李承乾現在對這個便宜老子隻存有忌憚之情,幾乎沒什麼父子親情,心中還是頓生豪情。
“男兒何不帶吳鉤……”
“好詩呀!咱老程向來看不上那些咬文嚼字的書生,更不喜他們那些狗屁不通的詩詞,但是殿下這詩,夠直白夠味道!連咱老程也聽得出來,真是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