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回味了幾遍,也忍不住連連點頭。
“那些士族多自恃才學與顯赫的家世,看不起我等武夫,但照我看來,便是那盧姓王姓的世家子弟,也斷作不出這等既顯我大唐男兒豪情,又應景的詩作。”
尉遲敬德卻是大喜:“連茂公都稱讚,那確是好詩啦。咱們可得把殿下這詩好好宣揚宣揚,連帶著咱們哥幾個也光彩嘛!”
“嘿嘿,連太子殿下都作詩誇讚咱淩煙閣的老兄弟們,此詩若能傳唱於天下,可得把那幾個世家都氣個半死!”
李承乾愣了一會兒,才回味過來。
他引自李賀的這首詩,能傳唱千年,那自然是上乘佳作,而且還在無意之中,拍了眼前幾位老將的馬屁。
便在不久之前,自己的父皇命人作淩煙閣,記錄二十四功臣對於大唐,當然也是對李世民能順利登基為帝的功績。
此事天下皆知,李賀本人詩句中,期待著出現一位如淩煙閣中一般的英雄人物,平定中唐亂局。
現在自己所吟的詩句,在彆人聽來自然不會有這一層意思。
大家隻會當作是太子殿下也在期待著能有像淩煙閣中一般的名將名相輔佐自己。
這不就等於是在委婉地提升了淩煙閣中人物的地位麼?
而且,從他們口中,也聽得出來,哪怕在貞觀朝之時,士族經曆了隋末大亂,依然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縱使戰功赫赫如尉遲敬德等人,也沒少受幾大頂級門閥的鳥氣。
可是,可是……
我隻是有感而發,借著李賀的詩句抒發一下自己的情緒。
我是真沒想刷你們的好感度啊!
李承乾有“苦”難言,隻能微笑著接受三位老將的誇獎。
還能咋辦?難道現在要告訴他們,自己其實是剽竊了百多年後一位叫李賀之人的詩句?
自己所吟的詩句裡出現什麼淩煙閣也隻是個巧合?
還得“詳細說明”,那李賀為何會作出此詩……是因為大唐再過百多年,就會因安史之亂,陷入軍閥割據,大唐朝廷無力節製的情景,甚至有時朝廷還要看那些地方節度使的臉色……
李承乾隻是想要擺脫太子的身份,給自己招來的禍患以及李世民那個可怕人物的猜忌。
他絕對不想讓自己被世人當成是瘋子,那下場一定很不美妙!
“那不過是一時興起,隨口亂吟而已,幾位將軍不必放在心上,至於在外宣揚之語,更是過了,你們聽過便罷。”
“咳咳,用兵方略之事,便拜托三位將軍,本宮接下來,還得跟兵部協調軍甲糧草的供應之事,便不送在位將軍了。”
李承乾現在是滿頭大汗,乾脆直接送客吧。
要是再讓他們呆下去,自己萬一再不小心刷了他們的好感度,那這太子還能不能推得掉?
得知自己竟然“公開收買軍方重臣”,自己那個皇帝老子又會怎麼看待已經存了“謀反之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