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過程卿的奏章,又聽到你的申辯,有一事非常奇怪,還需要王泳你來為朕解惑。”
李世民的語氣很是輕淡,似乎隻是在閒聊一般。
但是,王泳竟然感覺到恐怖的壓力。
現在的感覺,比起當初他被程咬金直接挑飛起來,更加可怖!
“臣,臣,不敢……”
“剛剛你說,不知道太原會不會被強敵包圍,會不會等到朝廷援軍,所以才需要準備更多的錢糧以備非常之時,對吧?”
“是,臣,臣正是如此說的。”
“你又告訴朕,有你坐鎮太原,王氏一族便可以全力配合朝廷之大計,對否?”
“呃,王氏一族自當儘力。”
王泳現在被問得有些莫名,搞不清楚陛下重複他剛剛的話有什麼用。
李世民的臉色,卻在此時沉了下來。
“那朕便不懂了!既是王氏樂於相助,太原需要存糧,那之前你為太原守將之時,為什麼不向王氏借糧,而要搶掠百姓存糧!”
“莫非,你想告訴朕,堂堂王氏的府庫之中,竟是沒有存糧的嗎!”
王泳之前狡辯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的話中存在多大的漏洞和把柄。
現在,他當然不敢說王氏沒有存糧……如此戲弄陛下與朝廷,真的會激起陛下的萬丈怒火。
王氏組合在朝中地方有自己的影響力,但被抓到明著欺君的把柄,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可除此之外,他要怎麼自圓其說?
李世民直接看向李泰:“青雀,你專責為前線大軍供應軍械糧草,你來說說,王泳之所為,是否有可恕之理?”
李泰神色一震。
便是他反應再慢,也明白父皇的意思了。
他極是後悔剛剛竟然站在王泳的角度,隻顧著向父皇告狀,說皇兄的不是,不知不覺間卻是逆了父皇之意。
他雖然需要王氏的支持,但此時此刻,父皇的意誌已經表明了,他絕不可能為了王氏而跟李世民唱反調。
“父皇所言極是,王氏乃是太原之大族,朝廷並無大軍新進駐彼處,那麼以王氏的存糧,絕對能支撐太原守軍之用。”
“既然王氏擁有存糧,那再從百姓家中搶糧,實在是讓朝廷丟失民心。”
李泰先是深深地看了王泳一眼,然後換上了公事公辦的語調。
李玄素暗喜,明白太子殿下此時乃是占理的一方,就連魏王也無法再挑他的不是。
李玄素和魏征一樣,皆是出身河北,跟太原王氏八杆子搭不著邊,自然不可能主動替他求情。
反而見到情形開始對太子有利,他立即站出來道:“陛下,事情已經明了,王泳仗著王氏之威不思抵禦外敵,反而迫害百姓,以臣看來他不僅是不想動用王氏之糧庫,更是要趁機為王氏一族搶奪田產!”
“自前朝之時,每逢外敵入傾,便是這些豪門大族兼並土地的良機,我大唐初建,萬事皆要為後世立個模樣,像此等行為,萬萬不能容忍,否則必重複暴隋之鑒!”
大唐初年,各個大臣進諫之時,都喜歡以前朝為例,李玄素之言立即引得眾臣附和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