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軍比誰都清楚,開設這個專欄。
於他而言絕不止是短期的身份躍遷,更是鋪就長期文學道路的起點。
他要“文以載道”。
可文字要傳情達意,終究需要一方妥帖的承載平台。
《安徽青年報》這份專欄,恰似為他在文學世界裡紮下了一根紮實的根基。
而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裡,這更等同於一份體麵的營生。
一份相對輕鬆卻穩定的收入,足以讓他在動蕩與變革交織的年月裡,多一份安身立命的底氣。
真是一份難以拒絕的邀約啊~
...
“專欄該叫什麼名字好呢?”
李主編見他神色鬆動,眼神一亮。
“我琢磨著就叫‘青年觀察’,你看咋樣?就寫你看到的、聽到的,不用端著架子,像跟讀者嘮嗑似的。”
穿藍布衫的張副編推了推眼鏡,補充道:“每月兩期,千字左右就行。題材不限製,個體戶的新活法、知青的讀書夢、村裡的新鮮事,啥都能寫。稿費給你千字六塊,比報社老作者還高一塊。”
“稿酬很寬厚。“
許成軍深吸一口氣,喉結動了動:“但是李主編,有件事我得說清楚。”
“我可能要去上海讀書,複旦大學的工農兵推薦製流程走了一半了。”
編輯部裡突然靜了。
錢明在旁邊拽了拽他的衣角,眼裡帶著點急。
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
你丫的在這搞事!
李主編卻笑了:“這是好事啊!”
“去複旦更該寫!上海的個體戶比合肥多,素材不也多?”
“你要是願意,就當我們的駐滬通訊員。稿子寄到報社就行,馬勝利跑郵局勤,保證丟不了。”
沉吟片刻。
“我寫。”
他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很篤定
“不過,專欄裡得留個角落,登讀者來信。”
許成軍指尖在桌麵敲了敲,“不光我寫,也得讓他們說說話。”
沉吟一會,一正一副兩位主編對視一眼。
張副主編笑著說:“這主意不錯!咱們加個‘讀者回音’,你挑幾封來信回應,比你單寫更熱鬨!”
...
李主編適時站起來主動找許成軍握手,笑嗬嗬地說,“那咱們說定了?”
許成軍欠了欠身,握手時特意加了點力。
“說定了,能和咱們青年報合作,也是我的福氣!”
...
半個小時後。
李主編把協議折成方塊塞進他兜裡。
許成軍下意識托了下對方的手腕,等紙片妥帖落進兜袋,才順勢把衣襟按了按。
“這個月你看著時間交個第一篇,寫啥都行,就當給咱們青年報的讀者報個到。”
李主頓了頓,眼裡帶著期許,“編輯們都很看好你。”
《合肥晚報》編輯部。